正文 第10章 專心致誌,專注的力量無窮大——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1 / 3)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說:“把所有的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然後看住這個籃子,不要讓任何一個蛋掉出來。”與其什麼都要,不如咬緊一處,學會培養和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你的全部精力於重點工作之上,學會擺脫周圍一切無聊之事的幹擾,這樣,你就積聚了無窮大的力量,專心的“神奇之鑰”就會隨時開啟你的成功之門。

1.專心是打開成功之門的“神奇之鑰”

專心會構成一股無法抗拒的力量。這裏我們先來看看它有些什麼用處:它將打開財富之門。

它將打開榮譽之門。

在很多情況下,它會打開健康之門。

它也將打開教育之門,讓你進入你所有潛在能力的寶庫。

它將打開監獄鐵門,把人類殘渣變成有用及值得信任的人。它將使失敗者變為勝利者,使悲哀變成快樂。在這把“神奇之鑰”的協助下,我們已經打開通往世界所有偉大發明的秘密之門了。

我們人類以往所有的偉大天才,都是經由它的神奇力量發展出來的。

卡內基、洛克菲勒、哈裏曼、摩根等人都是在使用這種神奇的力量之後成功的。

所謂“專心”,就是把意識集中在某個特定的欲望上的行為,並要一直集中到已經找出實現欲望的方法,而且成功地將之付諸實際行動為止。

有人將此形容為“聚焦”,聚焦的能量足以使金屬熔化。人們常常一方麵感到要做的工作和應當做的貢獻太多,永遠有做不完的事,一方麵感到時間太少,總是一晃而過,無論如何總是不夠用。工作何其多,時間何其少,怎麼辦?惟有專心致誌於一件要務上,才能快速地取得成效。

許多人通常不是由於他們不肯幹、懶惰,而是由於他們平均使用力量,不善於專心致誌。他們工作得很賣力,很辛苦。我們常看到從事現場管理的人,東跑西跑,忙個不停,一天下來,累得腰酸腿疼,卻什麼問題也沒有解決;在辦公室工作的管理者,桌上擺滿了文件,一會兒翻開這一份,一會兒又抓起那一份,剛起草了兩行文件,又抓起了電話詢問某單位的工作進展情況,一天下來,頭昏眼花,起草的文件還停留在那兩行上。

做事需要專心,道理好懂,但做起來卻頗難。其原因,一是缺乏戰略頭腦,為複雜的環境所幹擾,被環境所支配。二是缺乏訓練,專心於一事,這是一種能力,不是人人都有這種能力的,有這種能力的人也有強弱之分。能力需要通過鍛煉和訓練獲得。心理學上對精神和注意力集中有一定的訓練方法,但這是指較短時間(例如數分鍾或個把小時)的精神集中,比如注意聽別人談話等。我們這裏所說的專心是指一段時間內(數天、數周甚至更多)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對此,主要靠自己在工作實踐中訓練,例如強迫自己的意誌集中,養成一抓到底的工作習慣,學會在複雜環境中集中精力處理一些重大問題。

2.與其什麼都要,不如咬緊一處

下麵這則寓言說明:什麼都想要是不可能什麼都得到的。從前,有一座山,山裏住著熊媽媽和熊兒子。一天,熊媽媽要出趟遠門,便對熊兒子說:“兒子,我要出趟遠門。你已經兩歲多了,是大孩子了,該自己照顧自己了。另外,咱家山後邊的那塊玉米地,你也學著收一收,把棒子弄回家。那塊地很大,你盡量弄吧,幹多少算多少。”“好吧!”熊兒子很爽快地答應了,心想:“我一定好好幹活,等媽媽回來後,給她一個驚喜。”

熊媽媽前腳出門,熊兒子後腳就出去幹活了。他來到後山的玉米地邊。哇,好大一塊玉米地呀!望也望不到邊,上麵長的玉米棒子又大又多。熊兒子一刻也沒有耽擱,趕快進入地裏掰起玉米棒子來。

他掰了一個放在左胳肢窩裏,然後又去掰第二個,放在右胳肢窩裏,再去掰第三個,可是他一抬手,左胳肢窩裏的玉米棒子掉了,但他沒有在意,掰了一個再放到左胳肢窩裏;又去伸右手掰另一個,可一抬手,右邊的玉米棒子又掉了,他仍沒在意,繼續地掰。他想,這麼多的玉米棒子,我一定都把它們掰回家,於是他掰呀掰呀,直掰到精疲力盡,手裏仍隻有兩個玉米棒子。在不知不覺中,他已經離家很遠了,帶兩個玉米棒子回家實在太累了,他想明天再好好幹吧,於是他便空手回家了。但是到了第二天,他又犯了與第一天同樣的錯誤,又是空手而回。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直到熊媽媽回來,熊兒子還是一個玉米棒子都沒收回家。也許,你看到這則寓言時,覺得熊兒子太傻,太有趣了,但其中卻包含著一個很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什麼都要不如咬緊一處。”雖然這個道理聽起來比較簡單,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卻有很多人忽略它,尤其是一些創業之初的年輕人,他們看到自己眼前有那麼多機會,放棄了實在太可惜,於是他們四處出擊,什麼都想得到,但最終卻如同小熊那樣兩手空空,一無所得。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曾提出過這樣的忠告:“把你所有的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然後看住這個籃子,不要讓任何一個蛋掉出來。”這句話告訴我們,必須認真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自己的奮鬥目標,並且一旦確定就要堅持不懈,直至成功,不可朝三暮四,什麼都想要,那樣下去你很可能什麼都得不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隻有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一件事情上,才能把這件事情做好。

有一個事例從另一個方麵告誡人們辦事不專心的害處。一個人拿著鐵鍬已經挖了深淺不同的很多口井,其中有幾口離地下水層已經很接近了,但是他卻沒能堅持深挖下去,而是懊喪地自語著這裏沒水,又繼續到別處去挖。這個事例所隱含的道理,與那則有關熊兒子的寓言不盡相同。前者主要告訴我們不要什麼都想要,應量力而行。而這個事例告訴我們:幹工作要咬緊一處,隻要目標正確,堅持下去,總會成功的。

每一個希望成功的人,特別是那些處於創業階段的人,一定要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做貪功的熊兒子,也不要做朝三暮四的挖井人。

3.集中注意力:實現專心的關鍵

實現專心的關鍵就是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甚至在一種極特別的情形之下,仍能保持泰然的態度而不分散自己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