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把話說到他人的心坎上——如何會說打動人心的話(2 / 3)

卡耐基接著講道:“美國南北戰爭時有一個戰士名叫萊特,他不過是數百萬北方軍隊中普通的一名士兵。他作戰勇敢,每次衝鋒都跑在最前麵,他說他隻有一個心願,就是解放南方黑奴,讓自由和民主回到人民手中,他的勇敢受到了無數次的嘉獎。在剛剛接受一枚英雄勳章後,萊特,親愛的萊特,卻遇到了不幸!在一場遭遇戰中,他倒下了。臨死之際,他手握著那枚英雄勳章說:‘把它送給我的母親。’人們照著他的話做了,卻發現他是母親惟一的親人。他的母親寧願自己忍受孤苦寂寞的晚年生活,也要把兒子送到前線……,如今,這位偉大的母親和他的兒子都已死去,但這枚勳章卻保留了下來,它永遠鼓勵著我們為大眾的利益而努力奮鬥,看,它就在這兒!”說完,在全場聽眾的注目下,卡耐基揭開手巾,露出了一個盒子,他再打開盒子,一枚金黃色的勳章躺在紅色的絨布之上。所有的聽眾在那一刻靜默無聲,有的人悄悄地流下了眼淚!人們不僅在為英雄的偉大而感動,而且在積極地思考著人生應當如何過才有意義。成功的語言交流,不是賣弄華麗的語言,它必須凝聚著說話人的真情實感。真情實感是聯係說話人和對方心靈的紐帶。一個人如果能將他的豐富情感如實地表達出來,那麼對方一定會受到感染,產生共鳴,從而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簡而言之,人的感情是由社會生活中的各種事件引起的,用敘述方法把事件介紹出來,又把情感抒發出來,這種敘述因事而動情,寄事而含情,不僅說話人動情,而且使對方動容,效果甚佳。

4.適度的讚美是打動人心的催化劑

適度的讚美是成功交談的催化劑。隻要細心觀察,您可以就一個人的外表、穿著、品位、談吐、內在的修養、學識、工作的態度、精神、毅力等等找出許多優點,這些都可予以讚美。

通常情況下,溝通中恰當的讚美被公認為是一種“喜悅的分享”。

美國一位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也是溝通大師,她講了一些自己的經曆:我曾經在一次演講會前,悄聲在一位令人“驚豔”的朋友聽眾耳邊“呢喃”:“您這件鵝黃外套簡直棒極了,您沒看您剛走進來時,幾百隻眼睛瞪您的樣子!”在整場演講會中,我在台上看到她漾開的笑臉,像極了鵝黃的葵花。

一次餐會,碰到有位朋友穿著與我不久前購買的一模一樣的套裝,逮到機會,我趕快跑過去告訴她:“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哪天我們可以同台演出了,怎麼這麼巧,我們就是英雄所見略同,我買了一套跟你一模一樣的衣服!真有默契,下回穿給你看!”那天,她樂不可支,因為我們品位相同。適度的讚美會令人開心、滿足,而且對溝通雙方印象深刻,可能還會帶來預想不到的效果。我們不是因特殊目的而讚美,而是因為見到了美好的事物,願與對方分享而真心適度地讚賞,這種分享,已經為自己帶來無窮的快樂了,那麼,這種有效的溝通不就是使自己成了最大的贏家嗎?

在溝通中,為了小心地保持雙方的自尊心,我們必須時時運用讚美的溝通藝術。

但是,讚美必須是真誠地發自內心,而表達於言語及眼眸,我們隨時可以找出一個人的突出特點來讚美一個人,然而,若非發自內心,您的眼中呈現的“不真”,馬上會被識破;如果您不真正認同的,寧可不說半句,隻以點頭微笑,反而更為得體。

凡事總是“過猶不及”的,讚美也是如此。在交往談話中,頻頻灌迷湯,當然令人感到肉麻;如果每次見到一個人,老盯著同一件事猛獻殷勤,也會叫人受不了。

5.充滿熱情的話語,能強力感染對方

幾乎所有的人都曾懷疑過,自己提出的話題能否提起對方的興趣。但是有一個方法保證會叫他們感興趣,那就是:點燃自己對話題的狂熱,讓自己的話充滿熱情,就不怕無法掌握對方的興趣了。

因此,當與人交談時,首先要表現出對自己話題的熱誠與興趣,不要抑製自己真誠的情感,也不要在自己真實感人的熱情上頭加個閉氣閘。讓對方看看,你對談論自己的題目有多熱誠。如此,他們的注意力便在你的掌握之中了。

說話者熱情地陳述自己的意見時,對方很少會生起相反的意念。所謂“感染性”,就是說熱情是有感染力的,它會將一切否定的相反意念摒棄於一邊。

你的目標如在說服,請記住動之以感情較諸發之以思想成果更大。要激起情感,自己必先熱切火烈。

不管一個人能夠編造出多麼精微的詞句,不管他能搜集到多少例證,不管他的聲音多麼柔和,手勢多麼優雅,倘若他不能真誠講述,不能以情動人,這些都隻是空洞耀眼的裝飾罷了。要使交談的對象給對方印象深刻,先得自己有深刻印象。你的精神經由你的雙眼而閃亮發光,經由你的聲音而四向輻射,並經由你的態度而自我抒陳,它便自會與對方產生溝通。

每次與人交談時,特別是目的在於說服對方時,你的所作所為總是決定著對方的態度。你如果冷淡,他們亦然。

總之一句話,僅運用理智,是不能打動對方的心的,必須展露出你對於自己所講的話題有多深摯的信念和熱情,才能達到這個目的。

6.談吐幽默,會使你到處受到歡迎

幽默是人際交往中的吸鐵石,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它可以將周圍的人吸引到你身邊來;也是轉換器,可以將痛苦轉化為歡樂,將煩悶轉化為歡暢。每個人都喜歡與機智幽默的人做朋友,而不情願與憂鬱沉悶、呆板木訥的人交往。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新郎在婚禮上,借著自己與新娘的姓,借題發揮,做了一篇巧妙的鑲嵌文章:

“本新郎姓張,新娘姓顧。我倆尚未認識時,我東‘張’西望,她是‘顧’影自憐。後來我‘張’口結舌地去找她,她說她已有所愛,我‘張’惶失措,勸她改弦更‘張’,她說現在隻好‘顧’此失彼。我大‘張’旗鼓地追求她,她左‘顧’右盼等著我。到認識久一點,我便明目‘張’膽,她也無所‘顧’忌。於是,我便請示她擇日開‘張’,她也就欣然惠‘顧’。”引得下邊的親朋好友開懷大笑。該新郎的幽默口才和好人緣可見一斑。

榮膺全美十大銷售高手之一的甘道夫博士曾說:“銷售是2%的產品知識和98%的了解人性。”可見了解人性、善於溝通、幽默口才才是成功的關鍵所在。某大學植物係有一位植物學教授,開的課雖然是冷門課程,但隻要是他的課,幾乎堂堂爆滿,甚至還有人寧願站在走廊邊旁聽,原因並不是這位教授專業知識多傲人,而是他的幽默風趣風靡了全校園,使得學生們都喜歡上這位教授的課。

有一次,該教授帶領一群學生深入山區做校外實習,沿途看到許多不知名的植物,學生好奇地一一發問,教授都詳細地回答解說。一位女同學不禁停下了腳步,對著教授讚歎地說:“老師,您的學問好淵博呀,什麼植物都知道得那麼清楚!”教授回頭眨了眨眼,扮個鬼臉笑道:“這就是我為什麼故意走在你們前頭的原因了,隻要一看到不認識的植物,我就‘先下腳為強’,趕緊踩死它,以免漏餡!”學生們聽了笑得人仰馬翻,使這次實習成了一趟充滿笑聲的愉悅之旅。當然,教授隻是開個玩笑,幽默一下而已,但這正是他廣受學生歡迎的原因之一。

在適當的場合,幽默口才可以使你更容易讓人親近,可以消除初次見麵的尷尬與不安,可以使緊張的心情鬆緩下來,從而使你更受別人的歡迎。

7.委婉巧言,忠言可以不逆耳

一種苦味的藥丸,外麵裹上糖衣,就改變了苦澀的口感,使患者容易一口吞到肚子裏去。於是,藥物進入胃腸,藥性發生了效用,疾病就治好了。善於批評的批評者,即使批評他人,也能做到“忠言不逆耳”。他們說的話,就像裹著糖衣的藥丸一樣,又巧妙,又有效。

以下介紹幾個“忠言不逆耳”的委婉技巧:

欲擒故縱

某公司有一位主管由於成功地運用了這種策略,而把他自己負責的車間管理得秩序井然,工人們嚴守紀律,自願為公司效勞。比如:當發現有人工作態度欠佳,或者是生產過程中出了什麼差錯時,他會在下班後,把那人叫到辦公室,然後親切地問:“最近你家裏還好吧?在我的印象裏,你一直都是嚴守紀律、工作熱情高而且技術不錯的人,把工作交給你,我很放心,希望你能再接再厲。”他一這樣說,那位職員早已是羞紅了臉,非常誠懇地跟主管交代原因並道歉,保證以後不會再出現類似的毛病。這位主管不是粗著脖子去訓導有錯的職工,而是明知你有錯,卻偏偏要誇你不錯,欲擒而故縱,讓你自己去知錯、改錯。這樣,既照顧了員工的麵子,又鼓勵了他,還為自己贏得了好名聲,可謂一箭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