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皮特的製度與人情:情通理達,讓人無法說“NO”(1 / 2)

常言道: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情不通則理不達。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以情為先是進入對方內心世界、產生親和力的重要方式。隻有實現心靈的交流和情感的溝通,才能使對方心悅誠服。

皮特是一位跨國酒店駐中國的外方經理,一天,他在檢查酒店客房時發現,房間裏的地麵、窗簾、浴室都打掃得幹幹淨淨,幾乎沒有灰塵,床鋪也很整齊。但當他準備離開客房時卻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茶幾上的茶杯朝向擺錯了。按照酒店要求,這幾個茶杯的正確擺向應該朝向門口,讓客人一進門就看得見酒店的名字,借此傳達酒店的品牌形象。但現在茶杯上酒店的名字卻看不見了!

皮特非常惱火,他當眾斥責服務員工作粗心大意,不負責任。而這位服務員雖然自知工作失職,但終因受不了被人當眾斥責的尷尬,當場與皮特頂撞了起來。她認為這隻是一件小事,是皮特在雞蛋裏挑骨頭,小題大做。雙方不歡而散。

事後,皮特與中方經理溝通後才恍然大悟,外國人講究規則,中國人講究人情,他當眾指責服務員的行為難免讓服務員感到自尊心受損,下不了台。第二天,皮特與那位服務員進行了溝通。當他再次出現在這位服務員正在整理的房間時發現,這回茶杯擺對了,他們相視而笑。皮特對於昨天起衝突一事向服務員道了歉,認為不應該在眾人麵前挫傷她的自尊心。但是,他又強調杯子的擺法非講究不可,因為它關係到酒店的品牌意識。皮特寓理於情的態度讓這位服務員分外感動。她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工作的疏忽帶來的後果。從此,她格外注意這方麵的細節。

其實,身為外方經理的皮特對酒店管理製定嚴格的製度,講究規範化、科學化,這都是對的。服務人員工作上的失職在先,才會有皮特當眾訓斥她的一幕發生。但是皮特忽略了一個事實,即由不同國情所帶來的在文化和管理上的差異。所以,皮特在說理過程中就事論事、缺乏人情味的工作方式和態度,是導致不愉快事件發生的重要原因。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因此,在待人接物時,話語中一定要充滿著真情實意,這樣才會產生語言的魅力和感染力,從而取得圓滿的實際效果。同樣,要想把道理說得清楚,把事情辦得漂亮,也必須寓理於情。否則,就會事倍功半,背道而馳。

不同的態度與工作方法收到了不同的效果。對他人表現得情真意切,關懷體貼,別人就容易愉快地接受你的觀點;冰冷的態度、公事公辦的言辭,往往會引起對方的逆反心理。沒有心理上的溝通做基礎,即使再有理,也不一定能使人信服。如果在說話時能巧妙地運用情感技巧,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就能征服對方,使他不由自主地成為情感的“俘虜”。以情為先,攻心為上,以自身的情感優勢化解對方的頑固,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詩人白居易所說的“動人心者莫先於情”,就是這個道理。

真誠與熱忱能夠鼓舞及激勵一個人對工作采取積極的行動。而且不僅如此,它還具有感染性,因為如果你有熱情,你可以使有才能的人聚集到你身邊來。真誠與熱情就是成功和成就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