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位小夥子到位於鬧市區的一家單位推銷電腦清潔紙巾,他用格式化的語言禮貌地說:“對不起,打擾一下,我是××公司的駐地代表,請問你們是否需要電腦清潔紙巾?如果需要,我們可以給你們優惠。”由於見慣了形形色色上門推銷的商販,工作人員不買他的賬,並一臉不悅地要求他離開。這位推銷人員並沒有沮喪。他微笑著說:“不買也可以啊,容許我給你試一下產品好嗎?”沒等工作人員同意,他很快拿出一包紙巾擦拭起電腦有汙垢的部位,動作十分投入、認真、嫻熟,但工作人員還是沒有買他的賬。見狀,他禮貌地道聲“再見”就離開了。一會兒他又回來了,他說:“你們領導說了,需要這種產品,請你考慮考慮好嗎?”一位工作人員開玩笑地說:“領導需要就讓領導買去,我們不需要,請你還是走吧!”話說得沒有一點商量的餘地。他並沒有因為工作人員的冷漠而放棄,而是努力詳細地介紹他所推銷的產品的性能和好處。但工作人員還是不動心,他隻好離開了。
第二天早上一上班,這位推銷人員又來到了這家單位。還是一樣的誠懇、一樣的熱情,但還是一樣被工作人員冷漠地拒絕了。第三天他還是來了這家單位,但得到的還是同樣的遭遇。工作人員以為吃了幾次閉門羹,他應該會放棄,第四天應該不會再來了。沒想到的是第四天他又出現在辦公樓內。考慮到單位的電腦較多,工作人員答應購買300多元的產品,前提是他必須拿出正規有效的發票,否則不予購買。他的發票是上海市的,盡管有水印,可財務人員不在,工作人員不能確定發票真偽。最終工作人員明確告訴他不要了,請他到別處去推銷。
第五天他仍然來了,這次他不但帶了價值300元的產品,還帶了稅務部門的發票鑒定證明!工作人員心服口服地買下了他的產品。臨走時,一位工作人員問道:“難道你就沒想到過放棄?”他一臉陽光,真誠地說道:“沒有一塊冰不被陽光融化!沒有人會對真誠、熱忱說‘NO’,就這麼簡單。謝謝,我走了!”
“情自肺腑生,方能入肺腑”。隻有深切的熱誠,才能喚起別人的熱誠。因此,想要成為超級說客,就必須學會以“真誠”、“熱忱”去打動人心,遵循在語言、行動上“誠能感人”的原則。
真誠與熱情是非常可貴的品質,也是你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古今中外,凡是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人,都具備這一優秀品質。愛默生曾經說過:“有史以來,沒有任何一件偉大的事業不是因為誠實與熱忱而成功。”事實上,這不是一段單純而美麗的話語,而是邁向成功之路的指標。用真誠的心、熱情洋溢的方式與對方交談,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定能打動人心,為你的言辭打下融洽的情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