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的前身大多來自於日本武士階層,其所奉行的是“武士道”,而近代日本軍國主義所宣揚和奉行的也正是“武士道”。日本軍國主義與倭寇所奉行的“武士道”是一脈相承的。
倭寇所奉行的是“武士道”,正是近代日本軍國主義產生的曆史源頭。日本著名史學家井上清先生在名著《日本曆史》一書中明確指出:“殺人、劫財、強盜為武士的習性。”由武士演變而來的倭寇,其所奉行的“武士道”的核心就是井上清先生指出的“殺人、劫財、強盜”,這隻要看看本書所揭示和列舉的元明時期三百年中倭寇在中國沿海的所作所為就一清二楚了。而再看看日本軍國主義在70多年前侵華戰爭中所實行的“三光政策”,所犯下的種種滔天罪行,其所作所為與當年倭寇如出一轍,有過之而無不及,人們從中也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近代日本軍國主義繼承了當年倭寇的衣缽,他們所宣揚和奉行的“武士道”,也正就是當年倭寇“武士道”的核心:“殺人、劫財、強盜”。曆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透過當年倭寇對中國的侵略,我們也可以清楚地認識到近代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決非偶然,而是具有深刻的曆史淵源的。早在四百多年前明朝萬曆年間,日本最大的倭寇頭子豐臣秀吉就已經有侵略中國的狼子野心,明確提出了吞並中國的目標、步驟和計劃(見本書第六講)。近代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企圖滅亡中國,吞並中國,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當年最大的倭寇頭子豐臣秀吉思想的傳承,是在完成當年倭寇沒有完成的末竟事業。時至今日,倭寇依然陰魂不散,還有人為其樹碑立傳,依然還有人為日本軍國主義大唱讚歌,這無疑應該引起人們的高度警惕和深思。為了不讓倭寇侵略中國那樣的空前浩劫再次重演,難道我們不應該從被倭寇侵略、屠殺、掠奪的慘痛曆史中,汲取深刻的教訓嗎?
偉大的英國哲學家培根說:“曆史使人明智。”值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到來之際,我們撰寫這部《中華抗倭史話》,重溫當年倭寇侵略中國的曆史,以曆史記載為依據,用詳實的數據和生動具體的實例,係統地揭露倭寇侵略中國的滔天罪行,展現中國人民抗擊倭寇的英雄氣概和大無畏精神,相信對於今日人們進一步認清日本軍國主義的凶殘本質,堅定與日本軍國主義鬥爭到底的勇氣和決心,是具有深刻的曆史借鑒作用和重要的現實意義的。
本書的撰寫得到了安徽出版集團時代新媒體出版社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謹致衷心的謝意!
本書的撰寫,得到了學界諸多朋友和親友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趙業亮、馮鈴、楊若薇、朱明、金煒、徐紅參與了本書的資料、圖片的收集、整理工作和部分初稿的撰寫,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