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養蚌人,他想培養一顆世上最大最美的珍珠。

他去海邊沙灘上挑選沙粒,並且一顆一顆地問那些沙粒,願不願意變成珍珠。那些沙粒一顆一顆都搖頭說不願意。養蚌人從清晨問到黃昏,他都快要絕望了。

就在這時,有一顆沙粒答應了他。

旁邊的沙粒都嘲笑起那顆沙粒,說它太傻,去蚌殼裏住,遠離親人朋友,見不到陽光、雨露、明月、清風,甚至還缺少空氣,隻能與黑暗、潮濕、寒冷、孤寂為伍,不值得。

可那顆沙粒還是無怨無悔地隨著養蚌人去了。

鬥轉星移,幾年過去了,那顆沙粒已長成了一顆晶瑩剔透、價值連城的珍珠,而曾經嘲笑它傻的那些夥伴們,卻依然隻是一堆沙粒,有的已風化成土。

大自然讓人們在奮鬥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壯大與進步。未經磨難,是不可能成功的。

一個人從生到死,就是一連串的成長與考驗,並從每一次麵對挑戰的經驗中累積智慧。

是什麼錘煉出人類最深邃和最高尚的思想呢?不是人類的學識,不是商業行為,更不是感情的衝動,而是苦難,是磨難。

苦難可以磨煉我們的意誌,每個人都應勇敢地、堅定地走好生命中每一步路。

困難可以將你擊垮,也可以使你重新振作。這取決於你如何去看待和處理困難。美國名作家羅威爾曾說:“人世中不幸的事如同一把刀,它可以為我們所用,也可以把我們割傷。那要看你握住的是刀刃還是刀柄。”

遇到困難時,如果握著“刀刃”,就會割到手;但是如果握住“刀柄”,就可以用來切東西。要準確握住刀柄,可能不容易,但還是可以做得到的,但要講究方法和技巧。

在我們討論處理困難之前,我必須告訴你,人生中能夠遇到這些困難,是值得你高興的事情。若沒有了這些,人生就不成其為人生。雖然困境有其令人難以接受的一麵,但人生中的成長卻又不可缺少困難的磨煉。

在處理難題時,首先你必須要冷靜,盡量沉著應對。如果你的內心無法保持冷靜,就無法有效處理它。通常我們遇到難題時總是急躁不安。我們總是想著這些問題必須立刻解決,必須采取某些行動。

當你心慌意亂時,想要找出理性的答案是不太可能的。惟有你平靜下來,才能真正地麵對難題,這才是理性的思考。

獲得勝利的另一個因素是信心。信心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的利器。當你相信難題可以克服時,你已經離勝利不遠了。

通常人們被困難擊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們自認為可以被打敗。而克服困難的一個最大的訣竅,如同我們所說的,也就是要學會相信自己可以擊敗困難。為了做到這一點,你的心理及精神就要不斷地成長。你可以在心靈方麵茁壯成長,戰勝任何難題。換句話說,你必須比所遇到的困難更高更壯才行。

積極心態偉大的功效之一是,它教導人們停止與自己對抗。事實上,很多人必須練習如何打敗自己。因為他們堅信自己無法處理自己的困境,他們已經被自己的心靈擊敗了。

如果你可以因為成長而克服困難,則困難就是激勵你成長的要素。俄羅斯有一句諺語:“鐵錘能打破玻璃,更能鑄造精鋼。”如果你像鋼一樣,有足夠的堅強作為打遣的品質,去克服人生中的困難,那麼這些困難正好可以磨鑄你的意誌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