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遊儀容儀表的禮儀
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講衛生、愛清潔的習慣,不僅是導遊員個人文明的表現,也是導遊職業禮儀的基本要求。上崗時,導遊員更應該保持良好的儀容修飾。
頭發應保持清潔和整齊。注意經常梳洗,不存有頭屑,長短適宜,不梳怪異發型。頭發被吹亂後,應及時梳理,但不可當眾梳頭,以免失禮。牙齒應保持潔淨。導遊員要經常開口說話,潔白的牙齒給人以美感。故此,導遊員應堅持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帶團前不要吃蔥、蒜、韭菜等易留異味的食物,必要時可用口香糖或茶葉來減少口腔異味。為保持麵容光澤,女士可施淡妝,但不要濃妝,不當眾化妝或補妝。男士應修短鼻毛,不蓄須。注意手部清潔。指甲應及時修剪,不留長指甲,指甲內不藏汙納垢,不塗抹有色指甲油。
導遊員的著裝應與場合、地點、情境和季節相協調,穿著整潔、大方、得體。導遊員在工作時應穿製服,或穿比較正式的服裝並佩戴導遊標誌。穿製服和西裝時,要將襯衣的下擺塞入褲內,不能卷起。導遊員除手表、戒指外,一般不佩戴耳環、手鐲、腳鏈、別針等飾物。在一些特殊場合如運動場或登山時,衣著可以隨便一些,但仍需注意整齊。夏季,男士不能穿圓領汗衫、短褲,女士不能袒胸露背、穿超短裙。進入室內,應摘下帽子、手套、墨鏡,脫掉大衣。由於經常在室外工作,導遊員的衣服要勤換洗,特別應注意衣服領口和袖口的幹淨。
導遊不僅為本地遊客、本國遊客服務,而且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服務,因此導遊應充分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
(二)導遊言行舉止的禮儀
在旅遊接待過程中,導遊要運用禮儀知識自我約束,自我檢討,以規範的禮貌語言、行動接待每一位遊客。需要注意的是,接待外國遊客時還須尊重其宗教信仰與民族風俗。為遊客服務時,要一視同仁,以禮相待,真誠、熱情地為遊客提供服務。在旅遊團隊中,由於遊客個人素質不同,可能會出現一些違反規定的舉動,甚至可以被視為失禮或無理的行為。遇到這種情況,導遊不要用尖酸刻薄的語言斥責遊客,更不能用鄙視的態度對待他們。作為旅遊從業人員應站在對方的立場、觀點上看待這一問題,用寬大的胸懷包容、體諒對方,必要時做冷靜、耐心的解釋。
導遊人員素有“民間大使”和“形象窗口”之稱,他們的言行舉止代表著個人、企業、民族和國家的形象。優質的旅遊服務與規範的禮節操作規程、禮貌的待客態度、完美的禮儀服務是分不開的。
(三)導遊致歡迎辭的禮儀
歡迎來自遠方的遊客,表達自己滿心的熱忱,是導遊應該表達的重要禮儀內容。其最好的方式就是致上一篇熱情洋溢的歡迎辭,歡迎辭好比一場戲的序幕,一篇文章的序言,一次演講的開場白。第一印象對遊客很重要,致歡迎辭是加深遊客第一印象的好機會,對此,所有的導遊人員都應當有足夠的認識。
歡迎辭是遊客對導遊員產生“第一印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溝通感情、取得信任的第一步,也是展現一個導遊員知識素養、語言能力、風度氣質、服務態度等總體水平的關鍵一步。對致歡迎辭來說,最核心的問題是口頭語言內容與表述方式的選擇。
歡迎辭的基本內容包括:
1.首先問候客人,並代表單位表示熱烈歡迎之意。
2.介紹自己的姓名和職務,介紹參加接待人員的姓名和職務。如在遊覽車上,應介紹司機的姓名及他所駕車的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