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實現自我價值(3)(3 / 3)

綜合上述案例和李鎮西老師所取得的成就可以看出,李鎮西老師之所以會成為一個受歡迎的班主任,首先在於他是一個受歡迎的語文教師;之所以會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班主任,首先在於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語文教師。要成為一個優秀班主任,不僅僅在於班級管理工作的優秀,還在於其學科教學的優秀。他的學科教學與他的班主任工作相輔相成、渾然一體。這啟示我們:作為一個班主任,一定首先要在學科教學或者說專業技能上征服學生,要讓學生迷戀自己的課堂;在當好班主任的同時,要搞好自己的教學,莫讓你的學科教學拖了你的班主任工作“後腿”。

深度思索

時常可以聽到一些校長介紹某位教師:“這個老師雖然課上得不是太好,但適合做班主任。”也可以聽到一些班主任自豪地吹噓:“我上課不行,當班主任還是比較厲害的。”一個連課都上不好的老師,適合做班主任嗎?我想,如果一個班主任連課都上不好,這樣的班主任的優秀僅僅是靠“專製”和“霸權”來實現的,學生很難從心底裏認同和佩服。

在中小學,當班主任的老師無一例外地都要兼任一門學科的教學,對此,個別班主任常常會有些牢騷,覺得既做班主任工作又要教學,工作量大,會顧此失彼。難道當班主任與擔任學科教學工作一定有不可協調的矛盾嗎?當好班主任就不能搞好教學、要搞好教學就不能當好班主任嗎?答案是否定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學工作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當然,由於班主任工作任務繁重,班主任兼任過多的課是不適宜的。為了讓班主任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班主任工作,教育部2009年8月頒布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規定:班主任工作量按當地教師標準課時工作量的一半計入教師基本工作量。但這並不意味著當班主任就不要搞好教學。其實,不上課的班主任和課都上不好的班主任都很難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第一,高超的教學本領是當好班主任的必備條件。

馬卡連柯:“高度熟練、真才實學、有本領、有技術、手藝高超、實事求是、不辭辛勞——這才是最吸引孩子們的東西。”他還說:“學生可以原諒老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諒老師的不學無術。”馬卡連柯這裏說的不隻是班主任,但毫無疑問包含了班主任。

在學生看來,班主任要比其他科任教師更加優秀,而他們判斷優秀的標準,一般都集中在教師的教學水平上。作為班主任,你如果課講得精彩,教法獨特、新穎,學生學得輕鬆愉快、學科成績好,學生就會打心眼裏佩服、敬重你,進而信服你,你的威信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樹立起來。反之,麵對一位不會上課的班主任,學生會在潛意識裏認為,你連做教師的資格都不夠,怎麼能做班主任呢?課講得一塌糊塗的班主任,是沒有資格成為學生的精神領袖的。

長沙市的周孝君擔任本校長雅班47班的班主任,盡管長雅班的學生文化基礎很差,但他覺得自己帶班很輕鬆。學生都很尊重他,在課堂上學生都叫他周老師,可是下課當他走下講台的時候,學生們親切地叫他“周哥”。為什麼會這樣呢?他說:“這是因為在教學上,我樹立了權威,教學方法比較受學生的歡迎,所以他們在課堂上都非常尊重我。”

因此,擔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師,一定要對自己的教學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失去了這一點做支撐,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就會非常被動。曆數那些著名的優秀班主任——於漪、霍懋征、孫維剛、於永正、魏書生、任小艾、竇桂梅等,他們的班主任工作之所以出色,其精湛的教學藝術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

第二,班主任工作和教學工作不是割裂的,而是水乳交融、相互滲透、互相促進的。

班主任工作和教學工作看起來似乎毫不相幹,可做起來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可以說,從工作量上來看,班主任工作和教學工作相加,不是一加一等於二,應該是一加一小於二。但是,從效果上來說,卻是一加一大於二。

魏書生老師平日裏讓學生堅持寫“道德長跑日記”,作文課上讓學生幾十次地寫“享受學習的快樂”,他還讓學生搜集報刊上各種各樣精彩的短文在班上讀,堅持辦《班級日報》,這一切,我們能分出來哪些是教學工作,哪些是班主任工作嗎?其他學科和語文一樣,也可以和班主任工作結合起來。著名優秀班主任孫維剛、張思明是數學老師,由於數學功底紮實,他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把古今中外優秀數學家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做學問和做人的準則等,都潛移默化地傳達給了學生,而且,他們利用學科的特點,將數學應用到生活中,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各樣的數學建模活動,這些,既屬於數學教育範疇,同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內容。

第三,班主任的教學藝術會給學生以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一個班主任精湛的教學藝術會帶給學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甚至很多學生會因為喜歡聽班主任的課而決心當一個教師和班主任。如李鎮西老師說:“我高中的班主任張新儀老師之所以受到全班同學的愛戴,首先是因為她的物理課上得太棒了!思路清晰、深入淺出而又妙趣橫生,那時候我們最盼望的課就是物理課,因為佩服張老師,我們自然很信任她,張老師在同學們心目中當然就有著非常高的威信。高中畢業我下鄉插隊一年後考上大學中文係,回母校看望張老師,她很驚訝:‘你怎麼考中文係不考物理係呢?你的物理學得那麼好,應該考物理係才對!’我笑了:‘張老師,其實我並不喜歡物理,隻是因為您的物理課上得那麼好,我才把物理學得那麼好。’的確如此,張老師首先是靠物理課讓我佩服她,進而喜歡她,然後又因為我喜歡她,於是不但特別聽她的話,而且連物理也學得那麼好,也正是因為高中班主任張老師對我的影響太大,所以我後來當了教師後也決心像張老師那樣做一個上課受學生歡迎的班主任。”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新時代的班主任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在當好班主任的同時爭當教研教改的先鋒。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苦練“內功”,讓課堂更加吸引人。

班主任要熟練地掌握自己所教授的課程,爭取做到精益求精,拓展自己的知識範圍,形成自己的知識體係,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及時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技術,新的培養目標和方案,適應新的教學要求。同時要及時將自己的教學經驗加以總結和提煉,並提升到理論高度,逐漸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論體係和係統。隻有苦練教學基本功,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藝術,才能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第二,全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法指導。

不短視和急功近利,耐心守候學生,幫助學生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學會知識和會學知識,是班主任老師的責任。有學識和才華的好班主任,一定善於利用他的學科專業知識激發學生創造興趣,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組織開展創造性活動,培養學生創造品質。在學科教學中,班主任又可以利用學習活動的組織,和學生廣泛接觸,加深對學生的全麵了解,及時滲透好的學習方法,並將交流這些好方法與班級活動相結合。

第三,培養自己的“一技之長”。

作為班主任,除了要把自己的課上得吸引人,還應該有教學以外與自己專業相關(或者不相關)的一技之長:教數學的,不妨在課餘研究一點數學“猜想”;教物理的,最好同時又是一個科技製作的能工巧匠;教政治的,能不時發表一些經濟學小論文;教語文的,可能又是一位楚辭研究者……班主任的“一技之長”,會讓學生佩服和欣賞,使自己成為一個受學生歡迎的人。相關鏈接

“看我的!”

一位體育老師被學校安排擔任一個“差班”的班主任。學校之所以讓他出任這個班的班主任,就是因為前幾任班主任對這個班束手無策,於是學校不得不寄希望於這位身材魁偉的體育老師,希望他能把學生鎮住。

第一次到班上去,迎接他的是教室裏麵的吵鬧,本來已經上自習好幾分鍾了,教室裏卻毫無學習氣氛,桌子上還站著打架嬉鬧的學生。他生氣地指著那幾個學生說:“你們跟我走!”

他們滿不在乎地跟著老師走了,而且越走越快,走到了班主任的前麵,一直走到辦公室,然後不等班主任命令,他們自覺地麵對牆壁站成一排。顯然,以前班主任的常規教育方式讓他們形成了定勢思維——犯了錯誤,自然要被教師叫到辦公室罰站,不如爭取主動,先站好再說。班主任哭笑不得:“我叫你們到辦公室了嗎?我隻說要你們跟我走,你們卻朝辦公室跑。”

他們有點納悶:“你不是叫我們跟你走嗎?不到辦公室到哪裏去呢?”

班主任指了指操場:“到那兒去。”

他們似乎恍然大悟,隨即直奔操場,等班主任趕到操場,他們已經在跑道上跑了將近一圈了。依然是定勢思維使然。

班主任樂了:“我叫你們跑了嗎?”

學生更加不解了:“那你叫我們到操場來幹啥呢?”

班主任說:“到這來。”說著指了指操場邊的單杠。

幾個孩子來到單杠邊,隻聽班主任說了一聲:“站在這裏,看我的!”

班主任很敏捷地躍上單杠,開始甩大回環,動作優美瀟灑,輕鬆自如,一圈,兩圈,三圈,越甩越快,一口氣甩了幾十個大回環,簡直令幾個孩子眼花繚亂,目瞪口呆。

從此,這幾個學生對班主任佩服得五體投地。

此事之後,這個班的風氣令學校領導刮目相看。當然,班主任之所以能夠改變班風並不僅僅靠那幾十個大回環。如果那樣,我們就把班主任工作看得太簡單了。但是,班主任和調皮學生第一次見麵,就以自己精湛的專業技藝給了他們一個下馬威,贏得了學生的心,以後的“較量”自然一馬平川,勢如破竹。

(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