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軍營磨練(1 / 3)

1.朱其瓊發現了劉文明的“秘密武器”不久以後,他也被戰友們戲稱為“小知識分子”。

1948年夏季,華中野戰軍攻下襄陽和樊城之後,就地休整了一段時間。這一年,樊城經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朱其瓊上街去買菜,發現大街小巷的牆壁上貼滿了標語:“打敗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窮苦工農翻身做主人”“打土豪,分田地”“解放軍是人民的子弟兵”“好男兒參軍報國”。有的標語他還不能完全看明白,但是覺得很新鮮。街頭來來去去的解放軍都背著槍,一個個昂首挺胸、精神抖擻,看上去威風凜凜,讓人羨慕。

一天,朱其瓊看到碼頭附近圍了一大堆人,也湊過去看熱鬧。隻見一張鋪著紅布的桌子後麵坐著三個軍人,其中一個在紙上寫字。原來,這裏是個參軍報名點。他看到以前同住在前街的兩個年輕人也在報名,就衝一個解放軍問道:“我能當兵嗎?”那軍人打量了他一番,笑著說:“當然可以啊!”他心裏一陣激動,剛想說“我要當兵”,就感覺胳膊被人扯了一下。扭頭一看,發現是柯老板。柯老板壓低嗓門厲聲道:“還不快回去幹活?!”他沒敢吭聲,怏怏地跟著柯老板回到了布店。

第一次當兵的計劃就這樣流產了。

沒過多久,華中野戰軍開拔了。朱其瓊悶悶不樂了好些天。

這時,他的待遇有所改善,可以坐在餐桌旁吃飯了。老板讓他負責生活用品的采購,時間變得自由了,他偶爾借采購的機會在街上玩耍一會兒。有時,他靠在碼頭邊的石柱上,望著襄河發呆。他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就這麼幹下去,日子哪一天才是盡頭呢?母親和兩個弟弟回老家了,日子過得那麼艱苦,自己作為長子,完全不能照顧他們。每天幹著比黃牛還累的活,還經常挨老板的打罵,布店的生意再紅火,跟他又有什麼關係呢?……江鷗在水麵撲棱著翅膀,時而追趕流水,紮下腦袋去叼小魚,時而撲向藍天,似乎要擁抱白雲,顯得自由自在、快樂逍遙,真讓人羨慕啊。河麵上的小火輪突突地冒著煙遠去,朱其瓊感覺自己的心也隨著那煙飄遠了……

機會終於又來了。

1949年3月,四野13兵團在襄陽、棗陽一帶整訓,待命渡江。其中一部駐紮在樊城。

看到解放軍回來,朱其瓊說不出的高興。他的心思就像門前香椿樹上的嫩芽,春風輕輕一琢,就又萌發開了。解放軍有個連部設在信裕疋頭店旁邊的一個院落裏,朱其瓊常常溜過去玩。看士兵操練、上課、唱歌,也看他們吃飯、開會。慢慢地,他和士兵們混熟了。

在一位叫李靜的指導員的幫助下,朱其瓊終於加入了解放軍。登記的時候,他把胸挺得老高,故意將年齡往大裏說了3歲。這一天是1949年5月2日,離他15歲還差一個月。

朱其瓊加入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他所在的是13兵團後勤部。當時的後勤部部長叫邱國光,政委叫馬紹華,副部長叫邱會作——後來成為林彪反革命集團的“四大金剛”之一。

1949年4月21日,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一舉突破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擊潰了湯恩伯、白崇禧兩個軍事集團。在渡江戰役期間,朱其瓊參加新兵訓練,學會了打槍。

1949年6月2日渡江戰役結束之後,第四野戰軍一路向南追擊白崇禧集團的殘部。部隊晝夜兼程,行軍速度太快,不少新兵掉隊了。朱其瓊早在布店裏就養成了雷厲風行、井井有條的作風,很快適應了部隊紀律嚴明、行動迅速的要求,所以跟得上行軍速度。此時恰逢雨季,道路泥濘難行,行軍十分艱苦。好在他打小在苦水裏泡大,這點苦對他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麼。

部隊途經沙市,抵達常德。在常德接到命令,原地休整。大家這才喘了一口氣。在此期間,他與一個叫劉文明的戰友成了好朋友。劉文明家在老河口,帶著未婚妻和妹妹一起參軍,但是三人不在同一支部隊。他個子高高的,眉清目秀,雖然穿著軍裝扛著槍,但掩飾不住身上的一股儒雅之氣。朱其瓊很喜歡這種氣質。後來他才知道,劉文明是個高中畢業生。

常德休整期間,文工團來慰問演出。一個叫張曙的演員演唱了一首歌“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她那粉紅的笑臉,好像紅太陽,她那美麗動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我願變隻小羊跟在她身旁,我願她那細細的皮鞭不斷輕輕地打在我身上……

他的歌聲一響起,台下就掌聲如雷。朱其瓊覺得那聲音好聽極了,像輕盈的露珠在草尖上滾落,像嬌美的花瓣從水麵上滑過,又像柔柔的羽毛輕輕掃在耳畔,撩得他的心裏癢酥酥的。他和戰士們一起鼓掌,巴掌都拍紅了。

張曙一曲唱罷,戰士們齊聲呼喊“再來一個!再來一個!”他笑著說:“我先給大家講講這首歌的故事吧!”他告訴大家,這首歌口歎在那遙遠的地方》,是著名音樂家王洛賓創作的。1941年春天,著名導演鄭君裏率攝製組千裏迢迢來到金銀灘草原拍攝一部影片《祖國萬歲》。攝製組在青海湖畔開機。鄭君裏請當地同曲乎千戶的女兒薩耶卓瑪扮演影片中的牧羊女,王洛賓扮演薩耶卓瑪的幫工。在拍攝中,兩人互生好感……當攝製組離開青海湖時,卓瑪和她的父親騎著馬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一個小山坡上方才停住。王洛賓騎在駱駝上,不住地回頭張望卓瑪美麗的身影。隨著駝峰起伏,駝鈴叮當,王洛賓心中的情感化為詞曲,借助哈薩克民族的曲調,唱出了這首優美的《在那遙遠的地方》。

張曙的講述又激起了更加熱烈的掌聲,慰問演出達到了高潮。講完故事,張曙把這首歌又唱了一遍。朱其瓊在台下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起來。後來他學會了唱這首歌,還因為這首歌引發了一個浪漫的故事。

演出結束之後,朱其瓊對劉文明說:“這個張曙真了不得,不僅歌唱得好聽,還懂那麼多知識,故事講得真好。”劉文明笑了笑說:“多看看書和報紙,你的知識也會多起來。”

9月上旬,13兵團由湘潭進入永豐(今雙豐),參加了衡寶戰役。衡寶戰役又稱中南戰役,與海南島戰役、西南戰役並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後的三大戰役,是解放軍進軍中南地區以來的首次重大戰役,也是橫跨開國大典的唯一一場大戰,從1949年9月13日開戰至10月16日結束,曆時34天。朱其瓊所在的部隊擔任後勤工作,為戰役勝利提供了保障。

有一天,劉文明興奮地對朱其瓊說:“小朱,你知道嗎?新中國在10月1日成立了,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朱其瓊驚訝地看著他,不知道這麼重要的國家大事他是怎麼知道的。劉文明揚了揚手裏的一份報紙,嘿嘿地朝他直笑。朱其瓊接過來一看,是一份皺巴巴的《新湖南報》。這是他第一次看報紙,一下子就被上麵的內容吸引住了。報紙上既有各地新聞、戰局分析,還有文學故事、科學知識,他看得津津有味。他一邊看報一邊想,難怪劉文明的見識總是高人一籌,天南海北無所不知,古今中外無所不曉,原來他有“秘密武器”啊!以後,隻要劉文明弄到報紙,他也湊過去一起看。就這樣,他懂的新聞和故事也多了起來,被大家戲稱為“小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