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貪睡的狐狸抓不著雞(1 / 2)

做一個勤奮者吧,陽光女神每一天的第一個吻,肯定是先落在勤奮者的臉頰上的。

西諺說"貪睡的狐狸抓不著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的反義。為什麼貪睡的狐狸抓不著雞?道理很簡單,因為有早起"狐狸"把雞抓走了。早起的狐狸更加"勤奮"。

什麼是勤奮?勤:做事盡力,不偷懶;奮:振作,鼓勁。

有人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幹一份活拿一份錢,我拿一份錢,就幹一份活。市場經濟講求等價交換,談勤奮究竟有多大意義?那麼你的衡量標準又是什麼。

有許多人上班時總喜歡"忙裏偷閑",他們要麼上班遲到、早退,要麼在辦公室與人閑聊。要麼借口生病在家休息……這些人也許並沒有因此被開除或扣減工資,但他們會落得不好的名聲,也就很難有晉升的機會。如果他們想轉換門庭,也不會有其他人對他們感興趣。

當他們埋怨別人、埋怨公司、埋怨社會時,不知是否曾經有過思考,問問自己認真學習了嗎?勤奮工作了嗎?積極付出了嗎?

有時懶惰的人還會存在一種"扭曲"的心理,認為自己的貧窮是因為受到了富人的剝奪,而富人的財富大多來源於投機。而他們卻永遠不會檢討自己,不會看到富人們為之付出的勤奮和努力,他們付出了更長的時間為自己創造財富。比如,世人往往隻看到了美國人擁有的巨大財富,很少看到他們勤奮、努力、忠於職守、自立自強,而正是這種職業精神力量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成功的企業家、職業經理人等等富人。按照"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近發表的數字,平均每個美國人每年工作1976個小時,德國人平均每年工作1535個小時,比美國人少22%。而荷蘭人、挪威人等工作小時比德國人還少。即使是英國,也比美國少10%。

勤奮的美德都是建立在"春播秋收"的目標價值上的,正所謂"勤有功,嬉無益"。人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所以,要想收獲職業發展道路上的成功,必須首先抱以勤奮的工作態度。因為,勤奮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勤奮者自己,擁有勤奮就擁有了成功的必要條件。

成功學中有許多成功定律和名言俗語:如"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更加勤奮、更加努力";"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唯有比別人多一份努力,才能立足於社會,超凡脫浴";"一個很重要的定律就是,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肯定不能成功"。又有許多人總結出不同的成功公式,有的是勤奮+天賦=成功,有的是勤奮+天分+機遇=成功等等,我們發現,在這其中有一個共同的不可或缺的項目就是勤奮。勤奮在事業成功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在美國,有一個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裏,都幾乎做著同一件事:天剛剛放亮,他就伏在打字機前,開始一天的寫作。這個男人名叫斯蒂芬·金,是國際上著名的恐怖小說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