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企業為什麼會破產:業績是企業的生存底線(2)(1 / 2)

從摩托羅拉的失敗到諾基亞的興盛,同樣都是創新,結果卻大相徑庭。因此,創新隻是理論上具備了提升競爭力的潛質,最終是否能真正提升競爭力,還要看業績。不然,像摩托羅拉那樣盲目追求高新技術,追求產品品質的完美,不以業績為中心,必將導致公司利潤的下降。

競爭力歸根結底是業績的競爭,企業的工作重心一定要放到創造業績上。每個員工都要同企業一起創造業績,隻有這樣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贏得優勢地位。

業績是企業生存的底線

所謂的底線,就是企業不做到這一點就會垮掉。氣球超重會下降,汽車沒有輪胎就行駛不了,人沒有食物會活不下去,這都是底線。業績是企業生存的底線,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業績之於企業,就像魚兒離不開水。

2002年,全自動洗衣機行業利潤下降9%,以小天鵝雙缸洗衣機的價格為例,每台約下降了65元;而與此同時,洗衣機用鋼板和塑料的價格每台卻上漲了約45元。一升一降,每台大約有110元的利潤蒸發。

2002年,小天鵝生產全自動洗衣機和雙缸洗衣機各100萬台。僅雙缸洗衣機一項,就有1.1億元的利潤損失。原料成本的大幅上升及利潤的下降使小天鵝在第三季度公布中亮起了預虧的紅燈。

在小天鵝集團內部,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在小天鵝的“同心多元”戰略下,空調作為其除洗衣機之外的第二主業受到極大的重視,可盡管小天鵝集團早已在中央、商用空調領域精心耕作了七八年,其銷量卻不過50萬台。

與此同時,小天鵝洗碗機也如履薄冰。盡管洗碗機曾以小天鵝為“明日之星”被精心嗬護,但洗碗機市場一直處於極為尷尬的境地。2002年,小天鵝梅洛尼洗碗機有限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925萬元,虧損額卻高達2007萬元,成為小天鵝的巨大拖累。

在洗衣機越做越虧的情況下,2002年小天鵝卻將銷售額做到100億元。隨著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小天鵝集團的開始步履維艱。2003年6月下旬,江蘇省和無錫市政府開始籌劃出售小天鵝集團價值7億元的資產。

作為曾經國內最大的洗衣機企業,小天鵝集團雖然有過連續10年贏利的無限風光。但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公司管理不善等一係列問題,業績日益窘迫並導致嚴重虧損,也使得江蘇省和無錫市政府不得不考慮出售其資產。從小天鵝的起落我們可以看出,業績是企業生存的底線,沒有業績企業就要被淘汰出局。

所謂的底線,就是企業不做到這一點會死。氣球超重會下降,汽車沒有輪胎就行駛不了,人沒有食物會活不下去,這都是底線。

而至於人為了保持苗條的身段要穿什麼衣服,汽車為了駕駛樂趣用什麼型號的發動機,那都必須在底線被滿足的前提下才有探討的意義和價值。

企業靠什麼生存?業績。業績可以為公司帶來利潤,有錢去生產,才能有錢去追加投資。如果企業不想辦法提高業績,怠慢市場,那麼唯一的結果就是被清除出局。

2007年,摩托羅拉共售出1.59億部手機,比2006年的2.17億部下滑27%。與此同時,2007年全球手機銷量增長了17%。如果摩托羅拉今年的手機銷量再下滑27%,就會降至1.16億部。索尼愛立信2007年的手機銷量增長了38%,即使2008年增長速度降至20%,手機銷量也將達到1.24億部,從而超越摩托羅拉。

到2007年年底,摩托羅拉淪落至全球第四大手機廠商。對於摩托羅拉來說,全球第四大手機廠商的稱號無疑是一個恥辱。2008年農曆春節後,摩托羅拉在亞洲的市場份額已跌至最高峰時的1/3,第四季度移動終端事業部的銷售額同比下降38%。2007年全年,該部門的虧損額為12億美元。可一年前,這個部門還為公司貢獻了27億美元的贏利。

由此可以看出,摩托羅拉的利潤已經滑落至曆史最低點。2007年年末,其對手諾基亞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首次達到了40%,推動全年運營利潤增長46%,達到116億美元。3月20日,這家芬蘭公司的股價達到29.33美元(摩托羅拉的股價恰好是9.33美元),牢牢把持著全球第一大手機廠商的位置,而且市場份額有望繼續增長。

如果繼續保持每年27%的手機銷量下滑速度,曆史最為悠久的手機廠商摩托羅拉很快就將在五大手機廠商中墊底甚至出局。

摩托羅拉曾經一度坐著手機行業的頭把交椅,但由於摩托羅拉的手機銷量迅速下滑,從而導致了災難性的後果,跌出世界前五。業績是企業生存的底線,沒有業績就要被市場淡忘,走出人們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