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工作也會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如果你想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有所發展,並擁有一份好的工作,就必須牢記,為公司賺錢才是最重要的。
想要攀上成功之階,最明智的方法就是選擇一份即使酬勞不多,也願意做下去的工作。當你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時,你就有可能創造業績。你也將成為人們競相聘請的對象,並且獲得更豐厚的酬勞。
公司要發展,便需要公司中的每個員工都貢獻自己的力量和才智,作出好的結果。對於在企業工作的員工來說,勞動是謀生的手段,隻有通過勞動為企業創造價值,企業有利潤產生,員工才能獲取報酬,才能有穩定的生活保障。
沒有功勞,苦勞就是“白勞”:企業要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
在企業中,員工不管多麼辛苦忙碌,如果缺乏效率,沒有作出業績,那麼一切辛苦皆是白費,一切付出均沒有價值。
古羅馬皇帝哈德良手下有一位將軍,跟隨自己長年征戰。有一次,這位將軍覺得自己應該得到提升,便在皇帝麵前提到這件事。“我應該升到更重要的領導崗位,”他說,“因為我已經參加過10次重要戰役。”
哈德良皇帝指著拴在周圍的驢子說:“親愛的將軍,好好看看這些驢子,它們至少參加過20次戰役,可它們仍然是驢子。”
沒有功勞,苦勞就是“白勞”,就如同參加320次戰爭的驢子一樣,最終不會有本質上的改變。市場亦如此,沒有業績員工就不會有本質的改變和提升。
在當今的企業中,有不少員工跟這位將軍的想法一樣。當上司交給的任務沒有圓滿完成的時候就會產生“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想法,覺得自己工作的時候一刻也沒閑著,不管有沒有結果,都應該算成績。他們覺得上司會諒解自己的難處,會考慮自己為公司忙碌的苦勞。
其實,事實並非這些整日忙碌卻不見成效的員工所想的那樣,沒有結果的忙碌不但浪費了自己的時間,還耗費了企業的資源!年複一年地重複一種類似的工作,固然很熟練,但可怕的是這種重複已然阻礙了心靈的成長,扼殺了人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一生也難有作為。
企業要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即使你付出了千倍的努力,吃盡了苦頭,如果你沒有給公司提供好的結果,所有的忙活就是白忙。
一位企業領導讓李浩去買書,李浩先到了第一家書店,書店老板說:“剛賣完。”之後他又去了第二家書店,營業人員說已經去進貨了,要隔幾天才有。李浩又去了第三家書店,這家書店根本沒有。
快到中午了,李浩隻好回公司,見到領導後,李浩說:“跑了三家書店,快累死了,都沒有,過幾天我再去看看!”領導看著滿頭大汗的李浩,欲言又止……
李浩有了苦勞,卻沒有功勞,因為他沒有為公司提供結果。要知道公司是靠結果生存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滿足於苦勞,滿足於“我盡力了,結果做不到我也沒辦法”,那麼公司靠什麼生存?
其實,去買書是任務,買到書才是結果。李浩的確跑了三家書店,三家書店都沒有他要買的書,李浩雖然付出了勞動,卻沒有結果。而企業需要的恰恰是結果。
競爭殘酷無情,不論你曾經付出了多少心血,做了多少努力,隻要你拿不出業績,那麼一切辛苦皆是白費,一切付出均沒有價值,一切過程都沒有意義。一切用結果說話,隻有作出了業績,不斷為公司創造利潤的人,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聯想集團有個很有名的理念:“不重過程重結果,不重苦勞重功勞。”這是寫在《聯想文化手冊》中的核心理念之一。聯想之所以能從幾個下海的知識分子的公司,成為如今一家享譽海內外的高科技公司,毫無疑問,與這個核心理念密切相關。
事實上任何一個企業都是要求員工出業績、出結果的。
著名的三正半山酒店的酒店管理行動綱領裏麵有這樣幾條:
1.我們追求出正果。出正果就是我們的工作要富有成效,做任何事都要追求一個好的結果。我們反對隻說不做,同時我們也反對做而無效。隻有持之以恒地付出,不折不扣地努力,才能得到理想的回報。
2.企業對員工價值認可的程度,取決於員工為企業創造業績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