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誰偷走了你的業績:損害業績的五種壞習慣(1)(2 / 3)

每一位新進入麥氏飯店的員工隻要經過七個階段的努力,就可以由一名普通的員工晉升為一名總部經理。

第一階段:見習助理。有學曆的年輕人要當6個月的實習助理。在這6個月裏,他們要到公司各個基層崗位工作,如采購、配調料、收款等。在這些一線崗位上,實習助理要學會保持清潔與周到服務的方法,並依靠他們的親身實踐來積累管理的經驗,為以後的管理工作做準備。

第二階段:二級助理。與見習助理不同的是,這個工作崗位已經具備管理性質,他們要承擔一部分管理工作,如訂貨、計劃、排班、統計,等等。他們要在一個小範圍展示他們的管理才能,並在日常實踐中摸索經驗,管理好他們的小天地。

第三階段:一級助理。在進入公司8~14個月後,有學曆的年輕人將成為一級助理,即經理的左膀右臂。同時,他們也肩負了更多、更重要的責任,每個人都要在餐館中獨當一麵。他們的管理才能也日趨完善,這離他們晉升為經理的夢想已不遠了。

第四階段:參觀經理。在步入這個很多人夢寐以求的階段前,他們還需要進行為期20天的培訓——那就是在公司總部接受全麵、係統的培訓。

第五階段:巡視員。一個有才華的年輕人晉升至經理後,公司依然為其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們就可從經理晉升為巡視員,負責5~6家餐館的工作。

第六階段:大區顧問。4年後,巡視員可晉升為大區顧問。屆時,他將成為公司派駐其下屬15家左右餐館的代表。作為公司15家左右餐館的顧問,他的責任更重大,其主要職責是保持總部與各個餐館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暢通。同時,地區顧問還肩負著諸如組織培訓、提供建議、企業標準的製定之類的重要使命,成為總公司在這一地區的全權代表。

第七階段:總部經理。成績優秀的大區顧問還能得到晉升,成為總公司的總部經理。

麥氏飯店的七階段晉升製度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一個員工,如果想證明自己的價值,實現人生理想,他就應該盡早在心中樹立起責任感,因為對工作負責是一個人自我價值實現的必由之路。

樹立責任意識,職業之舟才能行得更遠些。

業績五害之“拖”:拖延時間,讓希望溜走

拖延並不能使問題消失,也不能使解決問題變得容易起來,而隻會使問題深化,給工作造成嚴重的危害。

1989年3月24日,埃克森公司的一艘巨型油輪在阿拉斯加觸礁,原油大量泄漏,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但埃克森公司卻遲遲沒有作出外界期待的反應,以致引發了一場“反埃克森運動”,甚至驚動了總統。最後,埃克森公司總不僅損失達幾億美元,而且形象也嚴重受損。

埃克森石油公司的事例告誡我們,拖延隻會把企業拖垮,隻能讓他人領先。一味地回避、拖延並不能夠解決問題,隻會讓問題越來越嚴重,解決問題的最好時機就在問題剛剛萌生時。工作中,拖延常為“有空再做、明天做、以後做”、“拖”、“等”、“研究、商量”等找借口,這是一種很壞的習慣。由於惰性心理,今天得過且過,今天該做的事拖到明天完成,現在該打的電話等到一兩個小時後才打,這個月該完成的報表拖到下個月,這個季度該完成的進度要等到下一個季度,等等。帶著這樣的念頭工作,隻會感覺工作壓力越來越大。

拖延是成功的最大敵人。一個企業家可能因為拖延,沒能及時作出關鍵性的決策而遭到失敗;一個員工可能因為拖延,沒有及時掌握應有的知識,而失去晉升的機會。拖延並不能使問題消失,也不能使解決問題變得容易起來,而隻會使問題深化,給工作造成嚴重的危害。

我們沒解決的問題會由小變大、由簡單變複雜,像滾雪球那樣越滾越大,解決起來也越來越難。而且,沒有任何人會為我們承擔拖延的損失。

張傑和李明是從用一個地方考到了同一所大學,並且住在同一間寢室,既是同學又是同室,兩個人的感情很好。他們承諾,一定要一起讀到博士研究生。

大學畢業了,他們兩個分別分到了兩處待遇非常優越的單位。李明仍然堅持讀書,準備應考,而張傑卻認為應該工作兩年,等有了一些積蓄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