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誰偷走了你的業績:損害業績的五種壞習慣(2)(2 / 2)

鬆下以前從來沒有做過電器方麵的事情,這次到了一家電器商店工作,麵對著那麼多的電子產品,他感到了自己的無知。他每天都比別人晚下班,用這些時間閱讀各種電子產品的說明書;同時其他兩個同事外出休閑的時候,他參加了電器修理培訓班。他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學習電器知識上麵,因為他決心用學習讓自己成為這方麵的行家。在這種時候,他的兩個同事卻因為這些而嘲笑他。而這一切都無法阻止鬆下繼續學習的決心。

終於,通過不斷的努力,他從一個對電器一竅不通的學徒變成了一個能夠給顧客清楚明了地講解電器知識的專家,並且還可以自己動手修理與設計電器。這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店主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對鬆下的這種學習精神非常賞識,不久便將他由普通學員變成了正式員工,並且將店裏的很多事情都交給他處理。這為鬆下以後的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與之相反,他的兩個同事最後的結果卻是,因為一直沒有學識上的進步,最終隻能被商店解雇。

在挫折與失敗麵前,在不盡如人意的時候,我們需要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深刻的反省和剖析,而不是抱怨。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就在我們的抱怨聲中被一次一次地錯過了,直至事情變得無可救藥,而我們也會在頃刻間被問題擊得粉碎。

“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起一支蠟燭”,這句話是克裏斯托弗斯的座右銘,它也應當成為指導我們工作和生活的一條準則。通過詛咒和抱怨,我們什麼也改變不了,黑暗和恐懼仍然存在,而且還會因為人們的逃避和誇大而增加問題解決的難度。

業績五害之“怠”:隻想不做,與成功擦肩

想到了就做,做到結束為止。行動才有可能成功,隻會空想的人終將一事無成。

有一家大型貿易公司正好趕上周期性的貿易淡季。從年初到7月份,其貿易額連續下降了十幾個百分點,業務員們都變得動力不足,老板想了很多激勵辦法,效果都不佳。公司終日陷在現金流危機之中,老板每天都愁眉不展。

8月底,公司舉辦了一次國際性的大型貿易促銷會,老板希望對公司有所幫助,但這也是一場更艱巨的挑戰——如果在這次貿易促銷會上不能簽幾個“救命”的大訂單,公司到年末恐怕要麵臨破產的危機。

在促銷會開幕前兩天,老板決定在全公司開一次“動員大會”,做最後的動員。

在“動員大會”臨近結尾的時候,老板請在座的經理和業務員們全都站起來,尋找一下,看自己的坐椅下有什麼東西。

於是,每個人都非常驚奇地在自己的椅子下麵發現了一枚硬幣。

在大家驚訝過後,這位老板對大家公布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統計結果——在場的每個人至少都撿到了一枚硬幣,最多的,甚至拿到了100美元。

這時,老板說:“這些錢都歸你們,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大家麵麵相覷,沒有人能猜出為什麼,全場的人都在竊竊私語,摸不著頭腦。

最後,老板嚴肅地說:“我隻想告訴大家一件事——坐著不動是永遠也賺不到錢的,我需要你們擦亮眼睛,去發現隱藏在你們身邊的商機!”

這家大型貿易公司的業績下滑的一個很明顯的原因就是員工坐著不動,隻想不做。硬幣雖然在椅子下麵,彎腰就能看到,但這些員工習慣了坐著不動。因此隻想不做,坐著不動是永遠也賺不到錢的。

在製訂一個明確的計劃之後,關鍵是要落實在行動上,否則你到死都會像以前那樣將工作無休止地拖延下去。

所以,當你有衝動要把計劃付諸行動時,不要輕易放棄,一定要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