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證一台機器正常運轉,就必須控製好每一個環節,因為每一個龐大的係統都是由無數個細節結合起來的統一體。忽視任何一個細節,都會帶來想象不到的災難。
隻有關注到每一個細節,你才能掌控產品的質量,才能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從而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精細到每一個工序是對工作內容的細化,也是管理成熟的標誌。
美國一家公司在韓國訂購了一批價格昂貴的玻璃杯,為此美國公司專門派了一位官員來監督生產。來到韓國以後,他發現,這家玻璃廠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質量都是世界第一流的,生產的產品幾乎完美無缺。他很滿意,就沒有刻意去挑剔什麼,因為韓方自己的要求比美方還要嚴格。
一天,他無意當中來到生產車間,發現工人們正從生產線上挑出一部分杯子放在旁邊,他上去仔細看了一下,沒有發現兩種杯子有什麼差別,就奇怪地問:“挑出來的杯子是幹什麼用的?”
“那是不合格的次品。”工人一邊工作一邊回答。
“可是我並沒有發現它和其他的杯子有什麼不同啊?”美方官員不解地問。
“你自己看,這裏多了一個小的氣泡,這說明杯子在吹製的過程中漏進了空氣。”
“可是那並不影響使用啊?”
工人很自然地回答:“我們既然工作,就一定要做到最好,任何的缺點,哪怕是客戶看不出來,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不允許的。”
“那麼這些次品一般能賣多少錢?”
“10美分左右吧。”
當天晚上,這位美國官員給總部寫信彙報:“一個完全合乎我們的檢驗和使用標準,價值50美元的杯子,在這裏卻被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用幾乎苛刻的標準挑選出來,隻賣10美分。這樣的員工堪稱典範,這樣的企業又有什麼可以不信任的?我建議公司馬上與該企業簽訂長期的供銷合同,我也沒有必要在這裏了。”
美國質量管理專家菲利普·克勞斯比曾說:“一個由數以百萬計的個人行動所構成的公司(想想看,每個人每天要執行多少不同的行動)經不起其中1%或2%的行動偏離正軌。”一架波音747飛機,共有450萬個零部件,涉及的企業單位更多。而美國的“阿波羅”飛船,則要20000多個協作單位生產完成。在這由成百上千乃至上萬、數百萬的零部件所組成的機器中,每一個部件容不得哪怕是1%的差錯。否則的話,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單是殘次品、廢品的問題,甚至會危害人的生命。
要想保證一個由無數個零件所組成的機器的正常運轉,就必須通過製定和貫徹執行各類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從技術和組織箮理上把各方麵的細節有機地聯係協調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係統,才能保證其生產和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在這一過程中,每一個龐大的係統是由無數個細節結合起來的統一體,忽視任何一個細節,都會帶來想象不到的災難。
中國的神舟5號載人宇宙飛船成功飛入太空並安全返回指定地點,是中國航天科技發展史上的又一個裏程碑。要知道這樣一個極其複雜的載人航天係統,是由500多萬個零部件組成的。即使是有99%的精確性,仍然存在著50000多個可能有缺陷的部件。哪怕是99.999%的精確性,還存在50多個可能的隱患。如何能夠達到100%,那就要消滅那些可能存在的缺陷。航天的奇跡就在於一定要做到100%,要把一切可能的隱患都測試、估計、預控到,這樣才能夠確保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