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從細節裏摳出魔鬼業績(4)(2 / 2)

經過多年的商業洗禮,洛克菲勒能夠準確地查閱報上來的成本開支、銷售以及損益等各項數字,並能從中發現問題,並以此來考核每個部門的工作。

例如,有一次他曾質問一個煉油廠的經理:“為什麼你們提煉一加侖原油要花1分8厘2毫,而東部的一個煉油廠幹同樣的工作卻隻要9厘1毫?”他甚至連價值極微的油桶塞子也不放過,他曾寫過這樣的回信:“上個月你彙報手頭有1119個塞子,本月初送去你廠10000個,本月你廠使用9527個,而現在報告剩餘912個,那麼其他的680個塞子哪裏去了呢?”

洛克菲勒這種精打細算的節約精神成就了他石油帝國的輝煌。泰山不拘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滴油等“有形”節約開始,避免生產中的“跑、冒、滴、漏”現象。滴水成河,聚沙成塔。

憑著家裏1萬塊的積蓄,成孝梅幹起了收垃圾的活。真正做的時候,成孝梅又發現了難題:除了這1萬塊錢,什麼也沒有。撿生活垃圾她又拉不下臉麵,關於生活垃圾之外的廢品怎麼回收、什麼賺錢、什麼價格、賣給誰一概不知。於是,她到專門做廢品回收的福利工廠蹲點——給回收站提供自己免費的勞動,一個點蹲一個星期,蹲了三四個點後,成孝梅總結出廢棄書報是最賺錢的。

找出廢書報這個賺錢的點,成孝梅就上路了。雖然對垃圾回收流程不熟悉,但經過四五個月的摸索,成孝梅就可以“直買直賣”,一條垃圾變財富的寬暢大道就開始鋪開了。

4年過去了,成孝梅以100萬注冊了一個公司,有占地10畝全翻新彩鋼板搭建的堆放垃圾的廠房,占地20畝的深加工廠房,添置了壓塊機、塑料粉碎機、可樂瓶粉碎機、鐵皮壓塊加工設備;組建了相當3個車隊運輸力的由5噸、3噸、1噸貨卡組成的成孝梅自己的車隊。固定客戶則包括工廠、企業、學校、機關100多家,承包的社區生活垃圾範圍包括龍柏新村、梅隴鎮、古美街道、航華新村等,而外灘、莘莊、七堡、虹橋機場等地也都有她的觸角。

有垃圾,哪裏有成孝梅,哪裏就有成孝梅的財富。4年來,成孝梅利用垃圾創造了上千萬的資產。

垃圾也能積累出一筆重要的財富,在常人看來,垃圾微不足道,成孝梅利用垃圾創業,她的財富是靠一張張小紙片、一個個礦泉水瓶、一分一分錢積攢起來的。她的成功是靠個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伊萊克斯公司中國區前總裁劉小明,剛開始隻是北京某西餐廳的廚師,但是他善於積累,先是在國內上大學,然後到美國讀博士,後在華爾街當律師,進入伊萊克斯公司之前,沒有家電行業的工作經驗。但是,劉小明清楚自己已經積累了足夠的能力。上任後,他把伊萊克斯產品的市場份額拓展到12.9%,僅次於海爾。

高手總是在平時就注意積累:產品要做好,服務要做好,對待員工要好,這些全是常識,是基礎性的東西,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勤奮的人每一秒鍾都在積累。員工要鍛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要把最基本的東西做好。最基本的東西看起來很簡單,每個人都懂,但恰恰很多人沒有把最基本、最簡單的東西做好。

萬丈高樓,平地起,優秀的業績源於點滴的積累,隻有積累點滴的工作經驗,才能處理未來工作中的危機。隻有積累點滴的知識,對世界了解透徹才可能做一個智者。隻有積累點滴的財富,不擇細流才可能在某一天擁有巨大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