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在絕望的熔爐中鑄造希望之劍(1)(1 / 3)

並非業績卓越的人都一路坦途,並非所有的業績都唾手可得。那些業績優秀的人大多經曆失敗、苦難和艱辛,甚至身陷絕望處境。他們在艱難處境能堅定、忍耐。他們用信念驅趕著自己,他們不找理由和借口,他們通過轉變思路追逐成功,他們攻克一個個難題······就這樣鍛造其希望之劍,在通往成功路上的路上披荊斬棘,與天公試比高。

斯托克代爾悖論:堅定,忍耐

富蘭克林說:“有耐心的人,無往而不利。”在人生路上,你要保持一種必勝的信念,對前途充滿信心,但現實生活又是複雜、很殘酷的,你要能夠直麵它。

斯托克代爾是美國的一個海軍上將,在越南戰爭期間,是被俘的美軍裏級別最高的將領。但他沒有得到越南的絲毫優待,被拷打了20多次,關押了長達8年。他說:“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著出去,還能不能見到自己的妻子和小孩。”但是他在監獄中表現得很堅強。越南人有一次為了表現他們優待俘虜,把他養了一段時間,準備給他拍照。結果斯托克代爾就自己用鐵條把自己打得遍體鱗傷,並用刀片把自己的臉割破。越南人拿他沒辦法,隻好放棄了。監獄中的戰俘是一個人關一間,彼此看不到,他為了鼓勵監獄中的同胞,就發明了一種密碼,通過用快慢節奏敲牆來表達英文字母。有一次,一位戰俘因思念家人而掩麵痛哭,他們全監獄的戰俘都通過敲牆,用代碼敲出了“我愛你”,那個戰俘非常感動。

斯托克代爾被關押8年後才獲得自由。吉姆·柯林斯先生去采訪他,問:“你如何熬過這艱難的8年的?”斯托克代爾說:“因為我有一個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出來,一定能夠再見到我的妻子和孩子。這個信念一直支撐著我,使我生存了下來。”吉姆·柯林斯又問:“那你的同伴中最快死去的又是哪些人呢?”他回答說:“是那些太樂觀的人。”吉姆·柯林斯說:“這不是很矛盾嗎?為什麼那些樂觀的人會死得很快呢?”斯托克代爾說:“他們總想著聖誕節可以被放出去了吧?聖誕節沒被放出去,就想複活節可以被放出去;複活節沒被放出去,就想著感恩節;而後又是聖誕節,結果一個失望接著一個失望,他們逐漸喪失了信心,再加上生存環境的惡劣,於是,他們鬱鬱而終。”斯托克代爾說:“我有一個很強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活著出去,一定能再見到我的妻子和小孩,但同時我又能正視現實的殘酷。”

斯托克代爾悖論是持續50年能保持在世界500強的企業所采用的理論。斯托克代爾悖論能常青50年,是因為斯托克代爾悖論堅定忍耐的巨大內涵。

成功有兩個最重要的條件:一是堅定,二是忍耐。通常,人們往往信任那些意誌最堅定的人。意誌堅定的人同樣也會遇到困難,碰到障礙和挫折,但他即使失敗,也不會一敗塗地、一蹶不振。我們經常聽到別人問這樣的話:“那個人還在奮鬥嗎?”也就是說:“那個人對前途還沒有絕望吧?”

一個人若對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他就沒有一點希望。哀莫大於心死,心已死,人也就完了。一定要記住,不管在工作中遭受什麼樣的打擊,不管處於怎樣的逆境,你都要保持一種必勝的信念,對前途充滿信心;但是,現實生活又是很複雜、很殘酷的,你要能夠直麵它。簡單地說就是堅定和忍耐,這就是斯托克代爾悖論。

電影巨星席維斯·史泰龍年輕時十分落魄,一度連房子都租不起。當時,他立誌當演員,並滿懷信心地到紐約的電影公司應征,但都因為外貌平平及咬字不清而遭到拒絕。當紐約的500家電影公司都拒絕他之後,他仍然堅定信念,從第一家電影公司開始再度嚐試。在被拒絕了1500次之後,他寫了《洛基》的劇本,並拿著劇本四處推薦,也繼續被嘲笑奚落。在一共被拒絕了1855次之後,他終於遇到一個肯拍那個劇本的電影公司老板時,對方卻提出不準他在電影中演出的要求。史泰龍堅持不放棄最後,他終成聞名世界的超級巨星。

你能麵對1855次的拒絕仍不放棄嗎?史泰龍正因為做到了別人做不到的事,所以他成功了。

與其說史泰龍運用了這個悖論,倒不如說他又一次為這個悖論寫下了一個鮮活的案例。麵對那麼多次拒絕,他依然沒有絕望堅信自己能夠成功,他的堅定使他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富蘭克林說:“有耐心的人,無往而不利。”耐心需要特別的勇氣,對理想和目標全然地投入,需要不屈不撓、堅持到底的精神。這裏所謂耐心是動態而非靜態的,主動而不是被動的,是一種主導命運的積極力量。這種力量在我們的內心源源不盡,但必須嚴密地控製和引導,以一種幾乎是不可思議的執著,投入到既定的目標中,才具有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