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團結協作,業績才能升值(2)(2 / 3)

我們看到,有太多的事情會導致誤會,不積極主動溝通,會使誤會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一定要牢記“矛盾的98%是誤會”,多調查,多思考,多交流,及時消除誤會,化解矛盾。

2.溝通要簡短

有效溝通,意味著能夠清楚而有說服力地傳遞信息、想法以及觀點。

美國前總統裏根被譽為“偉大的溝通者”,他常對幕僚講下麵這個故事:

某個星期天,一位年輕牧師將做生平第一次講道,結果發現,空蕩蕩的教堂長椅上隻坐了一個人。牧師問那人:“你覺得我該怎麼辦?”那人回答:“我不太清楚,我隻是個養牛的,但如果我到牧場發現隻有一頭牛,我還是會喂它。”於是,牧師走向講壇,滔滔不絕地講道,講完後問那人:“你覺得怎麼樣?”那人回答:“我不太清楚,我隻是個養牛的,但如果我到牧場發現隻有一頭牛,我絕不會把全部的飼料都塞給它!”

長篇大論,聽眾無法吸收,溝通時說話要簡潔明了,突出重點方可給人留下清晰的印象。

3.要善於傾聽

曾經有個小國的人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的人還出了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皇帝想了許多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麼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彙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都不懂吧?最後,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裏,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裏直接掉出來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子裏,什麼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心悅誠服。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於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總之,作為一名員工應該以你的思想感情、學識修養、道德品質、處世態度、舉止風度,做到坦誠而不輕率,謹慎而不拘泥,活潑而不輕浮,豪爽而不粗俗,一定可以和其他同事融洽相處,提高自己團隊作戰的能力。一加一大於二,但你應該讓它大得更多。培養自己的創造力,不要安於現狀,試著發掘自己的潛力。

尋找支持,善於合作

個人的力量很微弱,但整體的力量無窮大。每個人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製,善於與人合作的人,能夠彌補自己能力的不足,達到自己原本達不到的目標。

在遠古時候,上帝創造了人類。隨著人類的增多,上帝開始擔憂,他怕人類不團結,會造成世界大亂,從而影響他們穩定的生活。為了檢驗人類之間是否具備團結協作、互助互幫的意識,上帝做了一個試驗:他把人類分為兩組,在每組人的麵前都擺滿了豐盛的佳肴,但是,卻給每個人發了一隻很長的勺子,要求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把桌上的食物全部吃完,並不許有任何的浪費。

比賽開始了,第一組人各自為政,隻顧拚命地用勺子取食物往自己嘴裏送,但因勺子柄太長,總是無法夠到自己的嘴,而且因為你爭我搶,造成了食物的極大浪費。上帝看到這裏,搖了搖頭,為此感到很失望。

輪到第二組人開始了,他們一上來並沒有急著用勺子往自己的嘴裏送食物,而是大家一起圍坐成一個圓圈,先用自己的勺子盛放食物送到坐在自己對麵人的嘴裏,然後,由坐在自己對麵的人用勺子盛放食物送到自己的嘴裏,就這樣,他們在規定時間內吃完了整桌的食物,並且絲毫沒有造成浪費。第二批人不僅僅享受了美味,還獲得了更多彼此的信任和好感。上帝看了,點了點頭,為此感到欣慰。於是,上帝在第一組人的背後貼上五個字,叫利己不利人;而在第二組人的背後貼上另外五個字,叫利人又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