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世界絕不像成年人以為的那樣快樂和單純,很多時候,孩子們是憂傷和孤寂的,因為弱小而傍徨無助,渴望著從成人世界裏得到溫暖和希望。他們的心靈尚未成熟,處於魔幻和現實之間,也因此更能夠接受超越於現實之上的文學和藝術,欣賞其中光怪陸離的畫麵,匪夷所思的想像,神秘莫測的故事。他們幾乎是本能地拒絕醜陋,喜愛溫情和美好,願意看到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彼此溝通,友好相處,互敬互愛。
給這些嬌嫩童心以滿足,為他們打造一個溫馨世界,用以安放他們光滑的、脆弱的、小心翼翼向四方探索的靈魂,是成年人的責任。
譯林少兒文庫正在成為這世界的一個部份。由很多優秀翻譯家精心譯製,已經出版和即將出版的長長的書列,包容了近百年來世界各地最優秀的兒童作品,等待中國的孩子洗淨雙手,端端正正坐下,吸一口長氣,而後慢慢翻開……
毫無疑問,閱讀的過程是一個靈魂淨化和提升的過程。優秀的兒童作品總是比成人小說流傳更久更廣,曆久彌鮮,百讀不厭。它們以真情動人,以優美的文字和超凡的想像引領孩子們去探索自然,感悟生命,初識社會。沒有疆域和種族之分;所有的存在都是生命,互相平等;成長是一種期待,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充滿奇遇,有種種意想不到的驚喜;上帝是最公平的老人,它總是把最好的禮物送給最孤獨的孩子,哪怕這禮物隻是一個希望;世界有一點汙濁,但是沒關係,隻要你心中存留足夠的善良,你會采摘到大地上最美的花朵;準備好了嗎?如果生命有一千種選擇,你知道什麼是你最應該做的嗎?你會挑選一條最驚險最刺激最有挑戰性的道路去走嗎?
兒童文學的寶庫中是真有好東西啊。人在長大的過程中,總要經曆一段黑暗、膽怯、迷茫、驚訝和震撼的心路曆程,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像一雙溫暖潤滑的手,伸出去,讓孩子們緊緊地握住,讓他們感覺到慰藉和依靠,感覺被語言製造的氛圍包裹起來的舒適。想想我們小時候是怎麼讀書的吧。當我們在暮色合攏、炊煙四起的黃昏中看完書中的最後一個字,輕輕歎一口氣,合上書頁,戀戀不舍地把整本書連同書中的人物和故事緊抱在胸前,而後抬起迷茫的眼睛,看著周圍似乎熟悉又似乎陌生的一切時,我們的靈魂沒有輕盈地飛翔起來嗎?我們沒有渴望過進入書中的世界,進入愛麗絲的奇境和美人魚的海底宮殿,去尋找一段驚心動魄的遭遇嗎?生活總是過於平庸和平凡,因其平凡,我們才會在書本中追尋不凡。
打開這套譯林少兒文庫,最令我感興趣的是書中那些寫得很有趣味、很帶情感的譯序和譯後記。差不多的譯者都在“序”和“後記”中談到了他們少年閱讀的記憶和體驗,他們是因為真心喜愛這些作品,或者幾十年中念念不忘這些作品,才動手為孩子們提供一個盡可能完美的譯本。以我個人的閱讀經驗,小孩子的時候對前言和後記肯定不感興趣,作者生平和寫作背景之類不是他們所想知道的,書中的人物和故事才最最要緊。但是孩子們的父母會看,他們會站在書架邊,仔細閱讀與書有關的背景材料,而後品評它的優劣,決定買還是不買。畢竟經濟大權掌握在他們手上。一篇很有文采、情真意切的前言或後記,絕對會讓購書者的心理天平發生傾斜。從這一點來說,文庫的編者善解人意,是真心為讀者所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