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保持心理平衡

自卑的男孩平時要多表揚自己,多以己之長來比他人之短。遇到挫折時別泄氣,不要認為“我不行”,而應表現出強烈的自信:“我行。再來一次,我一定能成功”。讓你的兒子通過勤學苦練完全可以縮小自己與別人的差距,甚至趕上或超過別人。

3.選擇合適的好方法

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在別人有效的對自己的兒子未必適用,“東施效顰”往往事倍功半,根據自己兒子的特殊情況選擇一些好的、實用的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密碼13:遠離懦弱,切忌不要打罵男孩

吃過晚飯的張女士站在陽台乘涼,忽然聽到樓下一位爸爸在大聲地罵孩子,而孩子也一直在大聲的哭泣。尋聲望去隻見樓下草地上一位爸爸在打一個5歲左右的小男孩,嘴裏還不停地罵道:“我讓你不聽話,都跟你說過幾次了還是不聽”。

估計小男孩做錯了什麼事情或不聽話惹惱了爸爸。爸爸邊打邊罵,可不管怎麼打小男孩,小男孩還是一直拽住爸爸的衣服哭喊著:

“爸爸不要打了!痛!。”可爸爸越打越來勁,最後幹脆把小男孩抱起來往草地上一扔說:“我現在不要你了,你自己看著辦吧!”扔下小男孩後爸爸轉身想回家。隻見小男孩不顧身上的傷痛爬起來就追爸爸,追到後扯住爸爸的衣服哭著求饒:“爸爸我也要回家”。最後不知爸爸是折騰累了,還是被小男孩感動了,終於拉著小男孩的手回家了。

有人說你每給別人造成一次傷害,就好比在一個木頭上釘下了一個釘子,而事後的安慰和道歉則好比你拔除釘子的過程,雖然最終釘子是拔出來了,但木樁上的釘痕卻是不能磨滅的,心裏的創傷終是不可能完全愈合的,想回到從前什麼事也沒有發生的時刻,隻怕是永遠也不可能了,所以,要盡力克製自己,不給兒子造成過多的傷害和痛楚,更不要讓兒子因此變得懦弱膽怯。

天下沒有哪一個父母不是望子成龍的,無數事例也證明,沒有一個男孩是在父母的打罵中成才的。棍棒威嚇可能會起作用,但隻是暫時的,不會持久的。而且,打罵兒子是對他正當權利的侵犯。其實,不打罵兒子一樣可以讓他優秀,為了使你的兒子健康成才,現代父母必須改變以打施教的教育方式,對男孩循循善誘,以理服人,給兒子的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和一片快樂的天空。

性格懦弱的男孩最大的特點就是“怕”字當頭,不管遇到什麼事,第一個反應就是“怕”,怕這怕那。因此,消除“怕”字,讓兒子大膽顯示自己,是擺脫懦弱的重要手段,而反複實踐,讓兒子在鍛煉中培養堅強的性格則是重要途徑。培養兒子堅強性格從一點一滴做起,時時事事想到對兒子性格的影響。讓兒子無論遇到什麼事都應該有不甘示弱的精神。

生活中,總有一些思維、智力都不錯的男孩,由於性格懦弱,往往得不到正常的發揮與發展。他們怕與人共處、與人競爭,遇事很害怕,常常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沒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那麼,如何對待這些性格懦弱的男孩呢?

下麵幾個方法被事實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1.鼓勵兒子獨立生活,大膽做事

有些性格內向的男孩隻想同自己熟悉的人相處,而與不熟悉的人打交道時,會產生一種潛意識的懼怕感。家長應注意從小培養兒子處事辦事的能力。如果遇到困難,家長可幫助他克服,給以必要的指導、鼓勵。當兒子完成某項任務時,應立即表揚,使他樹立信心。家長也可以和學校的老師聯係,請求老師讓自己的兒子在班上當個小幹部,擔任一定的社會工作,以提高兒子的交際、處世能力。

2.鼓勵兒子不怕陌生,大膽說話

性格懦弱的孩子大多不喜歡說話,更不善於爭辯,尤其是在陌生人麵前,大庭廣眾之中,更是如此。對於這樣的男孩,家長應為他們創造條件,提供他們大膽講話的機會。此外,家長可多為兒子提供獨立思考、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遇到事情,多問兒子:“你看怎麼辦?”,

如果他說得對,家長應該讚賞,給以鼓勵,使兒子獲得自信和勇氣;如果說得不對,或表達得不確切,也不要責怪孩子,不要讓他感到難為情。

3.鼓勵兒子接觸外界,走向社會

首先要糾正過分保護或過分嚴格的家庭教育。家長要有意識地為孩子創造外出活動及與人交往的機會,家長應經常帶孩子到公園或其他公共場所去,讓他們接觸外界,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家長還應帶他們走親訪友,去各地旅遊,以開闊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同時要鼓勵兒子與小朋友們一起遊戲玩耍,一起參加文體活動。

密碼14:克服自負,不妨給他點“打擊”

孩子產生自負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但是,從家庭方麵來講,多是由於父母對孩子過分寵愛、不能正確客觀地評價他們所致。

孩子產生自負心理的原因主要來自於家庭。孩子學習好、能力強是所有父母所期盼的,為了使孩子保持上進心,父母常常對孩子全盤肯定,覺得孩子做什麼都應該給予表揚,對孩子的錯誤和缺點卻是不聞不問,甚至有意掩蓋。

父母對孩子的這種態度,會使孩子在意識中無法辨別是非,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是對的,別人都不如自己,時間久了就會形成一種自負心理。

自負的表現是多方麵的,有的孩子因自負而不能和同伴友好相處,常常有高高在上、盛氣淩人之感;有的孩子則是傲慢無禮,瞧不起他人;也有的孩子因自負而不愛與人交流,不願意回答別人的提問,甚至愛挖苦人、諷刺人。

不管怎麼說,自負都是一種比較普遍存在的不健康心理,許多有專長或智力超群的孩子都容易染上這種心理疾病。自負往往會導致孩子自滿,使孩子喪失進取心,增長虛榮心。另外,自負心理還容易使孩子意誌脆弱,經不起挫折和打擊,一遇到困難便無從下手,自己無力解決。

實際上,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應該一分為二,孩子對了應該表揚,但錯了就一定要指出來,並幫助孩子改正。如果孩子真的很棒,父母在給予孩子肯定的同時還要告訴孩子不要驕傲自大,因為,驕傲會讓孩子失去同學的友誼,也容易讓孩子落後。這樣孩子在利弊分析後就會努力戒除自己的自負心理。

一旦發現孩子有自負的傾向,父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讓孩子適當地經曆一些挫折

孩子適當地經曆一些挫折可使其心理健全,不至於過分自負,經受不住任何打擊。父母可以交給他一些較難的事去做,如果孩子沒有完成任務,幫他分析一下原因,使他看到自己的不足。當孩子看到外麵紛繁複雜的世界,接觸到比自己更優秀、更具專長的人時,就會認識到“強中還有強中手”,就不會為自己取得一點點郭磊績而自負了。

2.教孩子客觀地評價自己

即使孩子再優秀,他也總有不足的地方。父母不要因溺愛孩子而對他不切實際地吹捧讚揚,尤其是在孩子做錯事時,更要對孩子適當地批評。對孩子的表揚要適當,對孩子的批評也要恰如其分,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掩耳盜鈴、視而不見,而要客觀地指出孩子的不足。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

孩子出現驕傲自負的行為往往都是因為過高地估計了自己,隻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自己的短處,以自我為中心。因此,父母要讓孩子學會正確地評價自己,既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又看到自己的缺點,使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讓孩子把眼界放寬

一個人如果隻把眼光局限在一個小的區域內,那麼他就很容易得到滿足。但如果他把眼光放遠放長一些,那麼他會發現自己現在所取得的成就算不了什麼。一些高傲自負的孩子往往就是被眼前所取得的一些郭磊就所迷惑,對自己感到滿足。這時,父母一定要鼓勵他更加努力,把眼界放寬,因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他的這點成就算不了什麼,隻有再接再厲,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4.正確地表揚孩子

父母在表揚孩子時,切忌過度表揚,一定要掌握好分寸。有些父母為鼓勵孩子,對孩子的表揚太過誇張,這就容易促使孩子產生驕傲自滿的心理。因此,對孩子的表揚一定要適中,把握好尺度。

另外,在表揚孩子時,要本著以精神鼓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的原則,不要給予孩子太多的物質獎勵,否則就會強化孩子產生沾沾自喜、忘乎所以甚至不思進取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