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叫馬爾科姆?達爾科夫的人,一直從事著廣告促銷方麵的專業創作,並取得了相當的成功。他深情地回憶起24年前那位改變他人生的女老師的故事:

馬爾科姆?達爾科夫在孩提時代是個極為膽怯懦弱的男孩,對什麼事都缺乏自信。一天,他的老師布勞奇布置學生改寫一篇小說。他至今仍清楚地記得,而且令他永生不忘的是布勞奇老師在他的作文的頁邊空白處寫了四個字:“寫得不錯”。就是這四個字改變了他的人生,他說:“在讀到這些字以前,我不知道我是誰也不知道將來幹什麼,但讀了他的批注後,我就回家寫了一篇短篇小說,這是我一直夢寐以求,但從來不相信自己能做的事。”後來,在老師的不斷鼓勵下,達爾科夫成為了中學報紙的編輯,他的信心增加了,視野擴大了,他開始了一種充實的生活,並最終成為了一名作家。

有些時候,就是一句平時卻真心的讚美足以創造一個奇跡。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研究發現:“人類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讚美。”讚美你的兒子,看到他聰明、好學、向善的一麵,引導他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態中成長。

同樣是一個十分膽小的長著齙牙的8歲男孩,他的臉上總顯露出一種驚訝懼怕的表情。而且,他的呼吸就像喘氣一樣,如果被老師喊起來背誦課文,他立即會雙腿發抖,嘴唇顫抖不已,像這樣的孩子,一般都會自卑,會逃避許多社交活動,更不敢交朋友,但他有點特別,他強迫自己跟那些嘲笑他的人接觸,強迫自己去參加打獵,騎馬或進行其他一些激烈的活動,使自己變為吃苦耐勞的人。

他的缺陷促使他努力地改變自己,他喘氣的習慣變成一種堅定的嘶聲,他用堅強的意誌,咬緊自己的牙床使嘴唇不顫動。在他未進大學之前,他用追趕鳥群,在落基山獵熊,在非洲打獅子來克服懼怕。

這個小孩憑著這種奮鬥精神,不因為缺陷而氣餒,直到攀登上成功的巔峰,到了晚年,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他有嚴重的缺陷,他就是美國最得人心的總統之一,富蘭克林?羅斯福。

兒子往往因為膽怯而不敢與人交往,結果僅限於很小的朋友圈子,變得越來越孤僻、退縮。他很少與人交往,往往認為自己是不可愛的,不受歡迎的。如果形成了這樣消極的自我概念,那他在行動上就會有意無意地表現得讓人很難接近。相反,當他認為自己是可愛的,被別人接受的,他就會表現的自信,交往的人越多,就越會增加他的自信,從而在別人麵前就不那麼膽怯退縮了。

膽怯退縮的確是人生中的一大障礙,是成長、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將如何幫助男孩踢開這塊絆腳石,勇往直前地走在成長、成熟、成功的道路上呢?試試下麵的方法吧:

1.樹立自信心理是戰勝膽怯退縮的重要法寶

膽怯退縮的男孩往往缺乏自信心理,對自己是否有能力表現或做某些事情表示懷疑,結果可能會由於心理緊張、拘謹使原來可以做好的事情弄糟了。而那些自信、膽大、性格外向的男孩,可能越是大場麵的考試發揮就越好,這是因為他的自信心理比較強,而且不像膽小內向心理的男孩那樣瞻前顧後,想得那麼多,大腦的興奮點都集中在如何答題上了,所以比較容易發揮水平,甚至超水平發揮。

2.做好充分的準備,為樹立自信的心理打下基礎

自信的心理不是憑空產生的。對於本來就膽小退縮的男孩來說,每一次失敗可能都是一個重大的打擊,所以在每做一件事情之前,都應該教會他們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樣就會為自己樹立自信心理打下基礎,為自己取得成功提供可能性。而每一次成功又成為膽小退縮的男孩嚐試下一個任務的動力,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最終使自己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敢於嚐試新的東西,迎接更多的挑戰,為自己爭得更多的發展機遇,贏得更多成功的體驗。

3.對失敗進行正確的原因歸結

如果能讓你的兒子對失敗進行積極的“歸因”,那情況可能就大不一樣了。例如,當你兒子考試沒考好時,告訴他不必灰心喪氣、一蹶不振,重要的是要冷靜地分析自己錯在哪裏,為什麼錯了?如果是沒有複習到,下次把沒弄明白的弄會就是了;如果的確是努力了還是沒有作出來,那也一定不要給自己貼上“我很笨”的標簽,這個標簽會在無形中壓抑你兒子的勇氣和創造能力。可以讓他向那些做對的同學請教,不僅向他們學習解這道題的方法,還可以請他們介紹好的學習方法來借鑒。

密碼20:戰勝憂鬱,為男孩找回快樂

孩子的世界應當是繽紛多姿的,充滿歡笑和快樂,可是有的孩子小小年紀卻總是鬱鬱寡歡。孩子的不良情緒牽動著家長的心。

郭磊是班裏一個成績名列前茅的男孩,白白淨淨,清清爽爽的感覺,可就是臉上總看不到笑容,眼神憂鬱,神情凝重,全身散發著不屬於他這個年紀的深沉。課上更是很少見他發言,即便被老師叫起來也是哆哆嗦嗦,話說不成句,緊張得要命。為了使他變得大膽一些,老師有意地創設機會,讓他能在鍛煉中提高,可是每次都是以失敗告終。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次班裏組織有家長參與的朗誦會,看到他媽媽的舉動,才找到了造成孩子如此表現的根源所在。

那天,朗誦會開始後,同學們相繼表演了各自準備的文章,都很出色,得到了在座家長的嘖嘖稱讚。輪到他了,聽他媽媽說,為了能有一個好的表現,他準備了好久,早就將這篇文章讀得滾瓜爛熟。可他剛翻開書,站在一旁的媽媽嚴肅地說了聲:“好好讀,不許出錯。”就這麼一句話,孩子有些傻了,遲遲沒有開始讀。

讓人不禁思考:媽媽對兒子的嚴格管教不能說是一種錯誤,但是任何事情都是物極必反。如果過高、過嚴的要求兒子,會給他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隻要兒子出點兒差錯,作為家長不能及時給予鼓勵,而是一味地批評,使兒子遭受的責備多,從而產生膽怯心理,做事瞻前顧後,他的表現當然就會屢屢令人失望。其實,很多孩子正是由於長期受到媽媽的訓斥,尤其是在老師、同學麵前,媽媽也沒能留有一絲情麵,才使得他們的自尊心嚴重受挫,而逐漸變得非常自卑,心情抑鬱,進而做事畏手畏腳,沒有一點自信。

男孩在進入青春期以後,開始或多或少地意識到自己的社會義務並逐漸形成自我價值的觀念。一旦受到挫折或打擊,往往不能正確對待,會產生憂慮不安,進而導致抑鬱症的發生。抑鬱就像其他情緒反應一樣,人人都曾體驗過。對大多數人來說,抑鬱隻是偶爾出現,曆時很短,時過境遷,很快就會消失。但對有些人來說,則會經常地、迅速地陷入抑鬱的狀態而不能自拔。

郭磊的媽媽後來通過和老師交流受到了啟發:作為父母,要根據兒子的個性特點、能力水平,提出適當的要求,使兒子通過一次次成功,體驗快樂,獲得自信。決不能用父母的權威,咄咄逼人的架勢教育兒子,使得他把委屈和痛苦憋在肚子裏,這樣每一次挫折都會增加他的自卑感,他永遠也不會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她決心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並向老師保證今後多與孩子交流,不再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模式去做。時時考慮批評的藝術,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多鼓勵為孩子樹立自信。幾個月後,老師終於看到了郭磊燦爛的笑容。

兒子是父母的一麵鏡子,他會折射出你教育成功的一麵,也能折射出你教育失敗的一麵。所以家長要重視與兒子的溝通,而且,溝通要無形地在每天的點點滴滴中完成。

陷入抑鬱狀態的重要表現是:情緒低落,鬱鬱寡歡,思維遲緩,興趣喪失,悶悶不樂,缺乏活力,反應遲鈍。對生活缺乏信心,體驗不到生活的快樂,幹什麼都沒精打采,不願與人交往,並伴有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狀,看上去疲憊倦怠、表情冷漠、麵色灰暗,仿佛陷入了痛苦的深淵而無力自拔。

長期憂鬱會使男孩的身心受到損害,無法正常學習和生活。要想男孩避免陷入抑鬱或從已有的抑鬱狀態中解脫出來,可以參考下麵介紹的一些方法。

1.讓兒子客觀評價自己和他人

教會兒子不妄自尊大,更不妄自菲薄,看清自己的長處,建立自尊,增強自信。不盲目地把自己同別人做比較,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鼓勵自己,從中體驗到更多的成功和快樂。會增加對自身能力的信心,會因看到希望和前途而重新振作起來。要看到事物的光明麵不把事物看成是非黑即白,遇到不愉快的事,要從好處和積極方麵著想,以微笑麵對痛苦,以樂觀戰勝困難。

2.讓兒子學會宣泄

教你的兒子善於向知心朋友、家人訴說自己不愉快的事。當處於極其悲哀的痛苦中,要學會哭泣。另外,多參加文體活動、寫日記、寫不寄出的信等等,都可以幫助消除心理緊張,避免過度抑鬱。

3.讓兒子擴大人際交往

不要拘泥於自我的小天地裏,應該置身於集體之中,多與人溝通。多交朋友,尤其多和精力充沛、充滿活力的人相處。這些洋溢著生命活力的人會使你更多地感受到事物的光明和美好。盡可能地使生活有規律按時起床、按時就寢、按時學習、按時鍛煉等等有規律的活動會簡化你的生活,使你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別的事情。而多完成一件事,就會使人多一份成就感和價值感。

4.完善人格,培養抗壓能力

父母應多發現孩子的長處並恰當地給予表揚和鼓勵,並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與應付困境乃至逆境的能力,教育孩子學會忍耐和隨遇而安,在困境中尋找精神寄托,如參加運動、遊戲、聊天等等。

5.營造溫馨民主的家庭氣氛

良好的家庭支持和家庭凝聚力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持久動力。父母要經常檢查自己的情緒,尊重孩子,順暢地和孩子溝通,為孩子創造一個親密、融洽、溫馨的家庭氛圍,讓孩子體會到家裏的溫暖感和安全感。

6.給予孩子適時的積極暗示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抑鬱症狀,這時父母要給予孩子適時的積極暗示,教導孩子理智調節自己的情緒,糾正認識上的偏差;尋找一些令孩子開心或是振奮的事情,讓愉快的活動占據孩子的時間,用積極的情緒來抵消消極的情緒;教導孩子學會適當的發泄,比如:傾訴、哭泣、寫日記、運動等把不愉快的情緒釋放出來,使心情平靜;引導孩子為自己樹立一個目標,使孩子有方向感,實行目標激勵。另外,可及時找心理專家谘詢,予以積極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