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教孩子精確描述一件事情也是一種很有效的方式。孩子在描述一件事、一個人物時都會比較籠統、含糊,這時,家長可以通過引導,讓孩子把事情講清楚。
上小學一年級的小柯放學回來。媽媽問他:“兒子,今天學了什麼呀?”
“老師給我們講故事了。”小家夥興奮地說。
“講的什麼呀?”媽媽耐心地問。
“在很久很久以前……”說著便說不下去了。
這時媽媽耐心地提示她:“很久很久以前有個什麼人呢?”
“哪吒!”
“哪吒都做什麼了?”
“哪吒鬧海!”
“是嗎?那你給我們講講哪吒鬧海的故事好不好?”
如果家長都能像小柯媽媽這樣,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循循善誘,耐心引導,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怎麼會不提高呢?
童年時代是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啟蒙和高速發展階段,再加上男孩的好奇心和模仿力都很強,這段時期是他們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時期。因此,家長一定要在這個時期針對男孩的特點,用正確的方法引導他們去表達自己。
1.與你的男孩玩語言遊戲
提高男孩的語言表達能力,僅靠平時與孩子交談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家長可以在生活中常與男孩玩語言遊戲,如開展家庭成語接龍比賽、家庭演講比賽、猜謎語比賽等。為了準備成語接龍比賽,家長可以為孩子購買成語詞典或成語故事磁帶、光盤、圖書等。如果男孩對這種遊戲感興趣,他們會主動去看、去記憶的。另外,家長還應鼓勵他們動口去說。
馮陽小的時候,父母為了鍛煉他的語言表達能力,經常和他玩語言遊戲。媽媽做考官,爸爸和孩子“同台競技”。媽媽問:“鴨子會遊泳,老鷹……”爸爸迅速回答:“老鷹會飛”。這樣,馮陽明白了遊戲的規則,很興奮地參與進來。媽媽問:“蘋果是綠色的,香蕉是……”馮陽馬上接答:“香蕉是黃色的”。
家長讓男孩以競爭的形式參與遊戲,不但可以培養他們在“時間壓力”下迅速反應、準確表達的能力,還會使他們覺得學語言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同時這對男孩的記憶能力、應變能力、想象能力、擴散思維能力、概括能力等,也是很好的一種鍛煉。
2.引導你的男孩把話說豐富
要想讓男孩完整並出色地進行表達,家長首先應該有耐心。另外,家長還應注意,當男孩說話磕磕巴巴時,千萬不能動不動就批評他,這樣隻會挫傷他的積極性。
一位媽媽這樣記述了她引導孩子表達的心得:
今天,兒子放學回家,高興地對我說:“媽媽,今天老師表揚我了。”
這時,我放下了手中的家務,親切地對兒子說:“是嗎,媽媽先恭喜你了!快說說,到底老師為什麼表揚你呀?”
“老師說全班語文單元測驗隻有3個打滿分的,有我一個。”孩子自豪地說。
“是嗎,那你說說詳細經過,你們老師帶著什麼樣的表情走進教室的?”我引導他。
“當時教室裏十分安靜……”
“請再用個成語描述,叫鴉雀……”我故意打斷他。
“嗬,對了,教室裏鴉雀無聲。老師興高采烈地走進教室……”
“老師怎樣說,麵帶什麼表情呢?”
“嗬,想起來了,老師麵帶微笑,滿麵春風地說:‘今天我要公布成績了,全班有3個同學最出色,打了滿分,他們是……’”
“當時你心裏緊張嗎?形容一下。”
“我心裏緊張極了,像敲起了咚咚的小鼓,又像揣著小兔子亂蹦亂跳。”
這樣,在我的積極引導下,兒子把今天發生的事成功地表述了出來。隨後,我又讓兒子把今天發生的事情寫成了日記。
如果家長真的能夠長久地這樣引導男孩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感,當有一天男孩語言表達能力的窗口被打開後,那時候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會迅速地提升。
密碼50:鼓勵創造,讓男孩成為創造天才
男孩睜著一雙天真無邪的眼睛,看著社會中的各類陌生事物總會感到好奇,萬事萬物的新鮮感也讓他們充滿探索和求知的欲望,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合理地利用男孩的這種天性,多方引導並加以鼓勵,這樣不僅能促進男孩的大腦發展,還能提高男孩日後的處世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從小培養他對知識和學習的興趣,為男孩今後的發展道路奠定堅固的基石。
家長多給男孩一些動手的機會,就等於多給了男孩一點創造的空間,鼓勵男孩動手和思考,就是鼓勵男孩進行創造。任何家長都不能把孩子看成“橡皮泥”,而應該認識到孩子是一個生命,他需要生長的空間,同樣也需要自由發展的空間,如果孩子失去了這樣的空間,就將失去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思考、創造和智慧。
在一次水墨畫作品展示課上,老師讓孩子們把自己滿意的作品貼到黑板上,一會兒整塊黑板都貼滿了小橋、流水、太陽、花朵……老師看到這麼多作品,也不禁為自己的教學成果感到自豪,於是一幅一幅地欣賞和評論起來。突然,一幅奇特的畫映入老師的眼簾:畫麵上有兩座山,兩山之間是潺潺的流水,皴法、墨色都做得很好,可見畫功不錯,但是讓老師感到不滿的是小作者畫的流水卻是鮮豔的紅色。
“這是誰畫的?”老師不由地皺著眉頭問。這時,一名男孩站了起來,表情帶著吃驚。老師嚴厲地問道:“你知道這幅畫的敗筆是什麼嗎?”男孩咬了咬嘴唇,眼神有些害怕地看著老師。“為什麼你要把水畫成紅色?”老師責備道。
“老師,我畫的是受過汙染的水,河中的化學物質發生了反應,所以河水就變成了紅色。就好像黃河一樣,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總有一天河水會變了顏色的。”孩子說完之後,眉宇間流露出認真和委屈的神情。老師沉默了一會兒,微笑著說:“孩子,你做得很好。在繪畫的時候,我們需要想象的翅膀和多多思考。”創造力不僅是想象,更是智慧。
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創造的社會,創新已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創造能力作為一種綜合能力,也成為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創造力培養,嗬護孩子的天性,通過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激發孩子蘊藏的創造潛能,培養他的創造能力及創新精神,適時地給孩子以激勵和讚賞,讓孩子對開拓創新和學習知識充滿興趣和激情。
每個男孩都具有超強的創造力。尤其在兒童時期,他們好奇心強,沒有過多的思想束縛,敢想、敢做;對周圍新鮮的事物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愛提問、喜追究;“打破砂鍋問到底”、“探究性地拆東西”、“自言自語做遊戲”……這些聽似“好笑”,看似“頑皮’’的言行舉止,恰恰就是男孩創造火花的閃現。
所以,做家長的應注意發現孩子的創造力萌芽,保護他們最原始的創造意識和創新精神,使他們的創造性得以持續和發展。
1.為男孩提供能夠發揮創造性的環境
孩子往往會在心情愉快時,迸發出創造性。因此給孩子足夠的自由活動時間、地點和進行各種活動的材料,是促進孩子創造性的必要條件。
如果條件許可的話,父母最好在家裏給孩子一個能自由遊戲、閱讀、活動的小天地,並在活動中適當地給孩子以啟發。孩子在遊戲中的試驗、實踐、發現問題的過程,正是他學會思考的過程。
2.發現、珍惜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萌發創造性的起點和火花,對事物好奇,才會產生思考和探索。
某幼兒園裏曾有這麼一個孩子,上課時,他總是做自己的事情,思想一點也不集中;小朋友做遊戲時,他卻獨自一個人坐在角落裏玩積木。父母為他的“笨”感到焦慮,可是帶班的老師卻不相信他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帶班老師發現這孩子並不是低能兒,而是有他自己的特殊興趣和不同一般的好奇心。
比如孩子關心的是:到底是水泥地滑,還是打蠟地板滑?是水泥地的摩擦力大,還是地板的摩擦力大?這位老師發現了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後,就有意識地對他進行誘導性的啟蒙教育。後來這孩子逐漸改變了不合群的個性,智力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孩子的好奇心如果受到肯定和鼓勵,孩子便會繼續探索、思考和學習;要是受到壓抑,就會喪失自信心和探索的興趣。因此,做家長的要有意識地捕捉男孩創造性表現的瞬間,並及時對他的行為進行鼓勵和引導,進而有效開發他創造力的潛能。
3.給你的男孩提供必要的幫助
一個5歲的小男孩對畫畫很感興趣,他的父母就給他買了很多畫筆和畫紙,讓他自由地畫畫。至於畫的是什麼,畫得怎麼樣,父母並不加以評說和糾正。
一次,小男孩用了很長的時間畫了一個西紅柿,就高興地拿著給爸爸看。
爸爸沒有說孩子畫得像不像,而是先問孩子:“兒子,你畫的這是什麼呀?”
“爸爸,我最愛吃西紅柿了,我畫了一個西紅柿。”小男孩自豪地說。
可是他給西紅柿塗的是紫顏色,而且是像香蕉一樣的長條形。於是爸爸對小男孩說:“嗯,畫得很不錯。不過呢,你畫的和真實的西紅柿
有一點點的不一樣。來,兒子,我們看看真實的西紅柿長的什麼樣子,然後再來畫一個,好嗎?”
“好的,爸爸,我們一塊兒畫。”
這位爸爸做到了不隨便否定孩子。這對孩子創造性潛能的發揮很有好處。但創造必須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之上,當你的男孩的做法嚴重偏離現實時,做家長的就應給他提供必要的幫助。比如,這位爸爸看到兒子畫出奇怪的西紅柿,他沒有打擊兒子,而是給他拿來真正的西紅柿,讓他在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上再去創造。這一點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密碼51:努力挖掘男孩的獨特潛能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都有自己獨特的智能特點。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加德納創立的多元智能理論可以很好地幫助家長明白:為什麼孩子之間那麼不同。加德納教授認為,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其中包括語言智能、數理邏輯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肢體運動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及自然觀察智能。又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結構不一樣,生理功能不一樣,成長環境不一樣,以及所接受的教育也不一樣,所以自然會形成不同的智能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