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基金產品,有不同的收益和風險。每位投資者都應該謹記,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跟風並不適宜,自己需要做的是審時度勢,規避風險。
別折騰,長期持有收益才高
選擇一隻好的基金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還是要耐心持有。在這方麵,彼得·林奇在投資生涯的初期有切膚之痛。
彼得·林奇很早就發現了家得寶建材公司,當時股價隻有25美分,他買進持有一年後就賣掉了,15年後上漲了260倍。同樣的股票還有玩具反鬥城、阿爾伯遜、聯邦快遞,都因為沒有耐心持有而錯失幾十倍幾百倍的收益。由於有了早期的教訓,彼得·林奇在後來的投資生涯中,一旦找到好公司都是長期耐心持有,1982年買入的克萊斯勒一直持有到汽車股一個周期的結束。1977年開始買入房利美,中間有過反複,等他認定這是一隻可以放手一搏的好股票後,就逐年增倉,成為第一重倉股而耐心持有,1991年彼得·林奇離開富達公司時依然未變。
彼得·林奇這麼說:“作為業餘選股者,根本沒有必要非得尋找50至100隻能賺錢的好股票,隻要10年裏能夠找到兩三隻賺錢的大牛股,所付出的努力就很值得了。”這個道理更適用於基金。
股票投資和基金的投資不太一樣。一隻股票如果漲得太高,投資者就會考慮其基本麵與股價是否匹配,從而作出賣出或持有的決定。但是,買一隻基金產品其實就等於購買了“一籃子”股票,基金經理會隨時根據個股股價的合理性、市場景氣變化等來調整投資組合,選擇最具潛力的個股進行投資。如果選股策略正確,投資組合調整得宜,理論上基金淨值是可以一漲再漲;如果選股不好,淨值再低的基金仍可能下跌。
對於那些看好市場走勢、但缺乏個股選擇能力的投資者而言,投資股票型基金無疑是合適的選擇。牛市之中的股票型基金更值得長期參與。也有不少投資者在麵臨市場波動時會猶豫是繼續持有,還是贖回?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若股市長期牛市的格局並沒有變化,那麼,短期市場的震蕩不過是長期行情中一個很小的波動而已。此時對於投資者而言,花精力在擇時上並不妥當,更重要的是選擇風格穩定、信譽良好的基金公司,以及適合自己風險偏好的基金品種,並堅持長期投資。
如果你的投資目標是在退休時積攢20萬元,現在離退休還有20年,按照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你需要每個月大概存800元;如果投資收益率是5%,那麼每個月隻要投資800/(1+5%)=600元;如果是8%,每個月存800/(1+8%)=440元。越是長期持有基金,越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
長期持有還可以為投資者節約開支。因為如果投資者為了獲取價差收益,頻繁地買入賣出,會大大增加申購、贖回的成本。更重要的是,長期投資可將短期投資可能的虧損完全吸收。時間既可以增加報酬的穩定度,也可以有效降低市場風險。
在我國,各基金管理人為了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紛紛出台優惠政策。即持有期限越長,手續費越低,甚至免收贖回費/轉換費。長期持有基金時,還可以選擇“紅利再投資”的方式獲取更多實惠,也就是將分紅收益直接轉成基金單位,及時將“小錢”轉成可以增值的資本,使自己的資產不斷地增長。
彼得·林奇提出過一個著名的“雞尾酒會”理論。這理論是多年來彼得·林奇在家裏舉辦雞尾酒會,聽離他最近的10個人談論股票時總結出來的。
“在市場經過一段時間下跌之後,沒有人期盼它能再次上漲時,人們都不談論股市了。如果這時有人過來問我將怎樣謀生,我會回答‘試試買點基金’。他們聽完後會很有禮貌地點點頭就走了。即使不走,他們也會很快把話題轉到即將進行的大選,或者天氣情況之類,很快他們就會同旁邊的一位牙醫談起有關治療牙斑的問題。”
當10個人寧願與牙醫談論有關治療牙斑的問題,而不願意與一位基金經理談論股市的時候,在彼得·林奇看來,股市極有可能出現轉機了。
當股市已經開始反彈上漲15%的時候,幾乎沒有人注意。彼得·林奇依然會告訴大家去買點基金,但新到的客人隻會在去和牙醫談話之前,在彼得·林奇的身邊多逗留一點時間,隻是為了和他談論一下股市有多大風險。這時人們談得更多的依然是治療牙斑而不是股市。
“到了第三個階段,股市已經上升了30%,一大群興致勃勃的人整晚都圍在我身邊,而忽視了牙醫的存在。許多熱情的客人把我叫到一邊問我該買哪隻股票,甚至牙醫也這樣問我。酒會上的每個人都把錢投在了某一隻股票上,並且他們都在談論股市的走勢。”
“第四個階段,所有客人都簇擁在我周圍,但這一次是他們都來告訴我應該買哪隻股票,甚至是牙醫也會給我推薦三五隻股票。當然這些股票仍在上漲。但當鄰居們都來告訴我應該買哪隻股票並希望我聽從他們意見的時候,征兆已經很明確——股市已經達到高點並且是到了該下跌的時候了。”彼得·林奇說。
彼得·林奇談論的道理是該何時入市何時離市,但你還可以從中得出另外的結論:安之若素,不要受疲軟市場的影響。事實上,當市場疲軟時,對於基金的長期投資者是非常有利的,因為此時基金較容易建立良好的組合投資,為市場上升時的贏利奠定基礎。當然這並不是說排除業績突出、基金淨值不斷增長的基金,業績突出說明公司管理水平有過人之處,是投資者的良好選擇,在排除係統性風險影響的情況下,是投資者購買的首選。
長線是金,短線是銀,這是每一個基金管理人都會對投資者說的。當你通過對基金的精心挑選後,長期持有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價格下跌,那麼你甚至可以再買入一些基金單位。正如我們知道的利用證券市場的波動來贏利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也恰好是我們選擇基金投資的原因),同樣地,利用市場的波動進行基金交易牟利也十分困難。因此,當投資者購買一隻基金後,在不出現重大意外的情況下,建議長期持有自己的基金。
對於新發行的基金,當投資者覺得值得投資時立即購買是通常的選擇,但對於申購基金就麵臨著購入價格的選擇問題。這裏僅提出一個隻考慮係統性風險情況下的基本原則:購買下跌中的基金。當然這個原則的前提是基金淨值的下跌是由於係統性風險也就是市場風險引起的,如果基金淨值的下跌超過了同類基金的平均水平就不在考慮之列。
《文彙報》曾於2007年5月9日發表題為《牽住牛鼻子,長期持有基金分享牛市收益》的文章。其中,理財專家提醒投資者,如果把基金作為一個投資理財工具,那麼就應該樹立這樣的理念——投資基金,功在長期。從世界基金業的發展來看,長期投資持有運作良好的基金,其收益一般都非常可觀。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認為,長期投資優質基金是個人財富規劃的重要行為,而克服短線投資思路十分關鍵。在選擇基金時,首先要注重基金公司的品質,股東實力雄厚、投研團隊穩定高效、客服周到細致的公司則是不錯的選擇;其次要考察基金,一些經曆了熊市牛市、操作穩健、追求長期回報的優質基金可以重點關注。
基金是適合長期投資的,但“知易行難”,真正貫徹這一理念,卻不是那麼容易。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基金投資人對市場短期波動更為敏感。
據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上半年56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347隻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達到1.8萬億元,相比2006年末增長了111%。一輪大牛市,讓投資者對於基金投資的熱情空前高漲。然而,很多基民卻依然存在投資誤區:頻繁買賣,波段操作,甚至未能收獲其投資品種所實現投資收益的1/3。調查顯示,有半數以上基金投資者表示,自己持有單隻基金的期限一般不超過半年。結果,喪失了獲得高額持續收益的機會。
投資專家認為,事實上,基金作為專家理財工具,長期持有才能享受到經濟增長所帶來的收益。因為長期的業績往往能體現基金公司的投資管理能力、抗風險能力。舉例來說,如果一名投資者在2004年買入泰達荷銀行業精選基金,持有到2007年,其投資收益率將高達300%。但如果在3年的過程中頻繁買賣,試圖“擇時”操作,扣除期間的申購、贖回費用,投資收益率將遠遠低於300%。
當市場中真正有內在價值的股票重新占據主流時,基金管理公司的“長跑能力”差別將愈發明顯。因此投資專家建議,投資者應該重點選擇那些整體實力強大、堅持價值投資理念、基金淨值較少出現投機性波動的優質公司和優質產品。簡單投資,守住你選的好基金,它所帶來的長期回報可能會帶給你一個巨大的驚喜。
理財專家指出,投資的本質實際上是對市場中那些中長期的戰略投資品種的布局把握。基金可以借助專業優勢,挖掘優質上市公司持續跟蹤,並根據行業或者公司實際情況的變化,對所持有的證券品種進行調整優化,這樣才能實現比較穩健的投資業績,不會產生太大的波動。
而頻繁地買賣基金,即使是一個專業投資者,也難以成功地把握住每一個波段,更不要說普通的個人投資者,而且這樣做不僅要付出不低的申購贖回費,還有可能錯失基金業績大幅上漲的機會。頻繁申購贖回基金,也會使自己的資產在衝動中縮水。事實上,隻要中國經濟不發生大的、嚴重的衰退,就可以堅定地長期持有基金。投資者隻要牽住基金的牛鼻子,通過長期持有基金,就可以分享大牛市的收益。
選好基金,並且一定要拿得住。從基金公司的角度來說,基金公司希望基民們不要頻繁贖回他的基金,因為大量贖回會使基金經理被迫賣掉表現好的股票來支付贖金,而使基金經理的投資變得被動;從基民的角度來說,短期有收益,隻能是賺小錢,要想獲得相對高的投資收益,也隻有長線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