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課四兩撥千斤的金融衍生品(1 / 3)

四兩撥千斤的衍生品

“四兩撥千斤”是中國兵法中的經典智慧,針對投資理財,簡單地說,就是用最少的投資,獲得最大的回報。1981年9月1日,在法國的一個著名地段,貼了一張3米長的大海報,一位穿三點式泳裝的性感女郎,向來往的行人微笑,招來很多人的停留。這時,一行大字就會映入人們的眼簾:9月2日,我把上邊的脫去!人們都覺得有意思,都等著9月2日的來臨,好像這一天來得太慢了。到了2日,大家一早就跑來看究竟,結果“上邊的”真的不見了,女郎露出健美的胸脯!與此同時,人們看見她旁邊又多了一行字:9月4日我把下邊的也脫去。大家都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紛紛打電話去報社問,卻怎麼也探不到內情。9月4日,大家都跑去看海報,結果女郎“下邊的”真的沒有了,不過她轉過身去,背對著觀眾,旁邊又加了一行更大的字:“未來海報公司,說得到,做得到!”一下子那麼多觀眾,那麼多的媒體都關注了這個事件,所以他們都記住了這家海報公司。該公司也因此聲名大噪,錢財滾滾而來。這家海報公司醉翁之意不在酒,先把人們的胃口吊足了,讓人們急於知道結果,然後它告訴人們“說得到,做得到”,輕易地把自己的理念傳播出去了,觀眾也記住了,其實世界上很多大企業都知道媒體力量不可小看,畢竟是它們在引導消費時尚和公眾理念,所以很多公司都善於利用媒體把自己置於公眾的焦點之內,這些都充分顯示了四兩撥千斤的智慧。而如今當我們從事理財、從事投資時,更需要的是這種“四兩撥千斤”的精神。

在如今的投資理財中,正如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副主席JohnSmollen所指,從某種程度上說,衍生品的一個基本功能就是它的杠杆力。“四兩撥千斤”可以非常準確地用來描繪這個功能。從本質上說,金融衍生品是一種廉價而高效率的品種。它將標的金融工具所固有的風險屬性分解開來,把它們分別轉移給能更好地處理和吸收它們的人。近年來衍生工具在金融界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衍生品,如期權、基金、黃金等如今廣受大眾歡迎的投資對象,特別是期權,在風險管理中所起的定價、評價和估量的功用。

股指期貨交易是以股票指數為交易標的的期貨交易,目前是金融期貨中曆史最短、發展最快的金融產品,已成為國際資本市場中最有活力的風險管理工具之一。其原理是在預測股指將下跌時賣出股指期貨合約,在預測股指上升時買入期貨合約。在市場可能出現波動的時候,投資者可以在不賣出股票本身的情況下對其投資進行保值,從而保護投資者的利益。股指期貨是個既能為投資者避險又能創造收益的投資工具。股指期貨的走勢實際上是與個股緊密相連的,而且具備了期貨交易的特點,通過買空賣空,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增加獲利機會,即使在熊市中也可能獲利。例如,投資者持有股票時,可通過賣出股指合約以預防股市整體下跌的係統性價格風險,在繼續享有相應股東權益的同時維持所持股票資產的原有價值;相反,如果投資者預計大盤要上漲又來不及全麵建倉,則可通過買進一定數量的多頭股指期貨合約以避免踏空。

以小搏大的股指期貨交易特點特別值得投資者注意,因為指數期貨交易采用保證金製度,支付一定數量的保證金後就能進行交易。假設上證指數處於1500點,根據上證指數期貨合約每點價值100元計,一張股指合約價值為1500100=150000元,保證金(按10%算)隻需約1.5萬元。如果上證指數上升1%,即15點,則可贏利1500元,這就是上證指數期貨能夠為投資者提供的10倍的杠杆回報。由於保證金交易的特殊性,其風險較高。如果指數下跌1%,投資者蒙受的損失可能是10%甚至更高,根據交易規則,還需要每天結算(逐日結算:投資期貨每次的輸贏金額都比較大,所以結算時公司會根據每天的結算價格,計算客戶保證金賬戶的存款餘額,一方麵看看客戶是否需要補繳保證金,一方麵客戶有投資獲利時將款項撥入其保證金賬戶,或有虧損時從保證金賬戶扣除,這是與股票資金運用的根本不同之處),對投資者的風險控製能力要求也比較高。因此,中小投資者參與股指期貨投資時應該小心謹慎為好,但如果從規避風險的角度去操作,它肯定是一種非常好的保值工具。股指期貨作為四兩撥千斤的一種主要衍生品,已經受到廣大投資者的喜歡,人們越來越多地投資於期貨,以期獲得更大的收益。而事實上除了人們趨之若騖的股指期貨外,還有人們並沒有注意到的期貨同樣可以讓人們在理財方麵獲得巨大的利益。

蓋瑞·貝弗德是美國國債期貨市場的主力大戶,他哪來那麼多資本,在以法人機構為主力的華爾街國債期貨市場進出自如呢?貝弗德是在25年前,以1000美元的資金開始從事期貨交易的,最初他因為受限於資金規模,隻是從事玉米期貨交易,慢慢地積累了一筆令人驚羨的財富。蓋瑞·貝弗德從不相信分散投資,他的交易哲學是:挑選一個品種,然後專心研究,成為該領域的專家。在他的交易生涯中,黃豆及相關的穀物市場是他交易的重心。

雖然蓋瑞·貝弗德從一開始就希望成為一位全職的交易員,但由於資本太小,早期他隻能做一個兼職的交易員,在一家小型經紀公司任職。他當時麵對的問題是:如何從一個欠缺資金的兼職交易員變成一個具有充裕資金的專業交易員。蓋瑞·貝弗德非常希望成為專業交易員,這個強烈的欲望使他勇於承擔較大的風險,籌措自己所需的資金。

1965年,蓋瑞·貝弗德根據自己對黃豆市場的了解,以及他的農業經濟教授湯瑪士·海歐納莫斯的意見,判斷黃豆價格將上揚,於是他孤注一擲,用所有資金買進20手黃豆合約。起初,黃豆價格下跌,蓋瑞·貝弗德瀕臨破產邊緣,但他咬緊牙關硬撐下去,終於等到黃豆價格飆升。當蓋瑞·貝弗德賣出這20手合約時,他的資產增加了一倍,他靠這一筆成功交易,向全職交易員的目標邁出了一大步。

從此以後,蓋瑞·貝弗德的交易一帆風順,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期,他的交易規模已達到美國政府規定的黃豆與穀物投機持倉的上限。由於這一原因,再加上1983年時一筆非常糟糕的黃豆交易,促使蓋瑞·貝弗德將交易重心轉移到當時還沒有投機部位上限規定的國債期貨市場(後來國債期貨也實行投機部位上限規定,最高不得超過10000手合約,而黃豆期貨的投機部位上限為600手)。

對蓋瑞·貝弗德來說,1983年在黃豆市場的失敗是其交易生涯的轉折點,但也因此正好趕上在國債期貨行情跌到穀底時進入這個市場,並持有大量多頭持倉。1984年到1986年初,國債期貨行情持續上揚,而蓋瑞·貝弗德由於長期做多,不但達到了成為全職交易員的目標,也成為國債期貨市場中少數幾位能與法人機構平起平坐的交易員之一。

蓋瑞·貝弗德寡言、保守且性格內向,他從事交易與分析市場的基本方法是進行基本分析。不過,蓋瑞·貝弗德發現很難全部了解市場基本麵,因此他還會依靠其他資訊手段,以免基本分析產生錯誤,並由此開發出一套趨勢追蹤係統。他認為,要成為一名成功的交易員,可以從學習如何使用交易係統開始,剛出道的交易員可以從趨勢追蹤係統中學習到如何獲利與減少虧損的竅門。後來,蓋瑞·貝弗德曾經研究過公開出售的交易係統,結果發現這些交易係統進行的交易次數太頻繁。如果一套係統總是頻繁進行交易,就會導致交易成本過高,並使這套係統的獲利能力降低,蓋瑞·貝弗德認為趨勢追蹤係統最好是屬於中長期的係統,因為過於敏感的趨勢追蹤係統隻會使經紀傭金增加。

趨勢追蹤係統除了能養成投資人的交易習慣外,蓋瑞·貝弗德還建議使用趨勢追蹤係統的投資者在交易時必須加上自己的判斷。換句話說,投資者應該把資金分為兩部分,一半用趨勢追蹤係統進行交易,一半則用自己的判斷從事交易,以免趨勢追蹤係統失靈。如今,蓋瑞·貝弗德基本上以自己的判斷為主,因為他認為趨勢追蹤係統的效用已大不如前,這主要是由於太多人使用相同的係統所致,如果市場上許多人都在做同一件事,市場一定會經曆一段調整期。

一筆完美交易的構成條件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勝利,乘勝追擊,並盡量減少損失。如何在有利的行情中繼續持有某個部位呢?如何避免過早獲利回吐?蓋瑞·貝弗德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在交易前先進行全麵考慮,必須設計一套能夠應付多種偶發事件的交易策略,同時還應該設計一個能夠保住勝利果實的長遠目標。另外,還可以利用趨勢追蹤係統來提醒投資者出場的時機,避免過早獲利回吐。

蓋瑞·貝弗德之所以能夠從黃豆期貨的失敗中走出來,再去從事另一種期貨——國債,在期貨這種衍生品中再次站起來,而成為一個國債大師,正是由於他懂得不斷進步,懂得用別人不一樣的思維來獲得更多的利益。而大部分其他從事理財投資的人無法獲得大利益的原因就在於他們不懂得利用四兩撥千斤的方法。正如五礦實達期貨經濟董事長李福利所言“衍生品市場已經越來越受到眾人的關注”。正是這樣的衍生品讓人們從期貨中不斷獲得利益,讓四兩撥千斤的衍生品越來越為人所關注。而如今要想在這樣的市場中贏利,就必須行事果斷,必須有耐性,有強烈的求勝欲望,有進場的勇氣,而勇氣來自於資金充裕程度,還要有認輸的勇氣,這種勇氣也是以資金為後盾的,認輸的勇氣是指麵對失敗的交易,你必須提得起放得下。

隻有懂得利用四兩撥千斤的衍生品的投資者才可以贏利,才不會用傳統的智慧,固守一處,不會稍有利潤就棄單而出,不會把更大的贏利空間讓給別人。懂得用不同思維的人才可以獲得比他人更大的利益,才可以在投資市場中穩占一席之地。

商品期貨,底子不厚別伸手

商品期貨是指標的物為實物商品的期貨合約。商品期貨曆史悠久,種類繁多,主要包括農副產品、金屬產品、能源產品等幾大類。具體而言,農副產品約20種,包括玉米、大豆、小麥、稻穀、燕麥、大麥、黑麥、豬肚、活豬、活牛、小牛、大豆粉、大豆油、可可、咖啡、棉花、羊毛、糖、橙汁、菜子油等,其中大豆、玉米、小麥被稱為三大農產品期貨;金屬產品10種,包括金、銀、銅、鋁、鉛、鋅、錫、鎳、鈀、鉑;能源產品5種,有原油、取暖用油、無鉛普通汽油、丙烷;林業產品2種,有木材、天然橡膠。

各國交易的商品期貨的品種也不完全相同,這與各國的市場情況直接相關。例如,美國市場進行火雞的期貨交易,日本市場則開發長繭絲、生絲、幹繭等品種。除了美國、日本等主要發達國家以外,歐洲、美洲、亞洲的一些國家也先後設立了商品期貨交易所。這些國家的期貨商品,主要是本國生產並在世界市場上占重要地位的商品。例如,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主要交易橡膠期貨;菲律賓交易椰幹期貨;巴基斯坦、印度交易棉花期貨;加拿大主要交易大麥、玉米期貨;澳大利亞主要交易生牛、羊毛期貨;巴西主要交易咖啡、可可、棉花期貨。新中國成立前,中國期貨市場主要的期貨商品包括:金、銀、皮毛、花紗布、糧油、麵粉、麩皮、棉布等。現在的中國期貨市場起步於20世紀90年代初,目前上市的商品期貨有農產品、有色金屬等10個品種,從交易情況看,銅、大豆等品種交易比較活躍。

商品期貨交易的了結(即平倉)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對衝平倉;二是實物交割。實物交割就是用實物交收的方式來履行期貨交易的責任。因此,期貨交割是指期貨交易的買賣雙方在合約到期時,對各自持有的到期未平倉合約按交易所的規定履行實物交割,了結其期貨交易的行為。

實物交割在期貨合約總量中占的比例很小,然而正是實物交割機製的存在,使期貨價格變動與相關現貨價格變動具有同步性,並隨著合約到期日的臨近而逐步趨近。實物交割就其性質來說是一種現貨交易行為,但在期貨交易中發生的實物交割則是期貨交易的延續。它處於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的交接點,是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的橋梁和紐帶,所以,期貨交易中的實物交割是期貨市場存在的基礎,是期貨市場兩大經濟功能發揮的根本前提。在商品市場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新商品交易所紛紛開張,老交易所不斷擴展業務,由此催生了期貨市場的牛市。曾得出“期貨市場風險低於股票”結論的高頓教授,最新研究發現,投資者可以通過觀察遠期市場和現貨市場的價格差,來確定市場存貨是否減少到了足以讓期貨合同有利可圖的水平,從而獲得更高的回報。

由此可知,其實商品期貨市場同股票一樣具有很大的風險,在從事商品期貨之前應該先衡量風險程度,再考慮自身的條件是否足夠承擔這樣的風險,在從事每項投資之前都應該考慮到商品期貨的最壞可能性。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在麵對困難的時候,就沒有辦法承擔相應的責任,在麵對挫折的時候就會對自身的投資失去信心。而在從事商品期貨時也是一樣,應該能夠準確地評估用現有的資本在投資於所謂的商品期貨之後是否能夠為你贏來更多的資本。假如你的底子不夠厚的話,由於市場風險的存在,你根本就無法估計你的錢財投入此項商品後是為你贏利,還是讓你輸得一敗塗地。如果對風險估計不夠,沒有充分考慮到自己的經濟能力,在你投資失敗後,將無法再從失敗中站起來,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本去投入到新的商品期貨市場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