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算準購房經濟賬。據有關資料顯示,大中城市地段較好的房屋每年的租金收入一般在房價的6%~8%。樓房設計使用壽命一般為50至70年,按最低使用年限50年計算,年折舊率為2%,扣除折舊因素實際年租金收入為房價的(即年收益率)4%~6%。投資二手房產比投資5年期國債(如5年期國債年利率為3.14%)收益高出0.86~2.86個百分點,即與年利率3.14%的國債相比增加27.4%~91.1%的收益,比2007年各類定期存款所得利益收益更高。由於二手房價格受折舊和其他諸因素影響,比市場上新房價格便宜很多,實際所得收益會高於前述的平均收益。
(3)算清房價變化賬。隨著職工取消福利分房和住房分配貨幣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工薪階層增資機製的進一步規範,城鎮居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物價指數自然是穩中有升。
對於二手房的投資,要結合所選購地區及自身的實際情況,留有選擇空間和餘地,這樣才能夠從長遠規劃將房產作為一種投資和理財渠道。貸款投資二手房在經濟上收益並非都劃算,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但是如果選擇貸款還款額不超過家庭月收入的40%、貸款總額占房產總額50%以下的,仍是一種好的理財方式。所以投資者隻要能找出投資的最佳切入點,獲得收益當在情理之中。
而今隨著政府各種政策的出台,如“強征個稅”之後,買什麼樣的二手房可以比較省錢呢?做低合同價、假過戶、假離婚、假贈與,這些逃稅的方法風險很大,而且違法。擁有21年全美頂級房地產運營經驗、美國四大房地產公司之首的普地地產國際公司前任主席約翰·蓋勒科先生針對北京的情況給出了以下兩招購買二手房省錢的“竅門”。
(1)可以選擇購買無稅或低稅的房屋。像已購公房交易大都已在5年以上,沒有稅費負擔;購買不足5年的二手經濟適用房,根據政策規定,出售時價格不得高於當初購買價,這樣的話,根據個稅按差額20%征收的計算公式,二手經濟適用房出售與購買價格等同,沒有差額,也就不用交納個稅了。對於北京大多數中低收入置業群體而言,可能是用攢了大半輩子的積蓄來買房,選擇購買無稅、低稅的房屋,既能滿足置業需求又能降低購房成本。
(2)可考慮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房屋。這些房子總價較低,然而“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而且大多分布在較成熟的區域,如亞運村、中關村、方莊、團結湖等,也有部分小戶型二手房分布在遠郊區縣軌道交通較便利的區域,這些區域整體居住氛圍較好、購物、娛樂、醫療、教育等配套設施相對成熟,居住方便,而且從以往交易情況來看,小戶型房屋不論是轉手出售還是投入到租賃市場,都是很有市場的。
通過以上兩種手段可以在不冒什麼風險的前提下為自己節省更多的資金,從而更優先地進行其他的理財投資。以下通過幾個例子來給出在二手房的交易過程中,可以通過什麼樣的渠道來減少相關費用,讓其成為有效手段,使用起來又不至於後患無窮。
孫先生經中介公司的介紹,看中了一套路上的兩居室房源。在房屋交易的過程中,中介人員由於讓上家覺得缺乏誠信,始終沒有辦法就過戶細節與上家達成共識,同時無法按照孫先生的要求為其辦妥貸款事項。後來,還是孫先生自己出麵與上家談判,彼此獲得信任後促成了這筆交易。孫先生的貸款最後也是完全由自己出麵全權辦理的。由於中介公司隻完成了一部分服務,最後,孫先生和中介公司達成協議,中介費打6折後支付。
房產中介公司提供的服務,不僅包括為房源尋找上下家,還包括居中協商價格,為上下家具體操辦還款、貸款事宜,從技術層麵確保房屋安全過戶……如果中介公司無法完成上述相關事宜,而將一些原本應該在其義務範圍內的事情交由交易雙方自主獨立完成的話,交易雙方有權提出中介費打折的要求。還有一些中小型的中介公司,本來中介費收取標準就是鬆動的,有比較大的優惠餘地。即使一些大公司,對於一些老客戶,往往在中介費上也能給予一定的優惠,不妨試著談談。由此可知,即使是找中介公司也可以盡量減少自己的中介費用,以達到精打細算。
在購買二手房之前,先了解二手房各項相關事宜,再依據自身條件及專家建議,進行二手房的投資。在交易過程中,應盡力減少自己的出資。
房貸,是不是沉重的殼
由於人們傳統觀念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購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但大多數剛工作的年輕人根本沒有能力用一次性支付的方式來購買房子。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房貸來作為自身購房的付款方式,而房貸就成為這些人身上再也無法缷下的蝸牛殼,壓得人透不過氣來。
居住在南寧“半山麗園”的李小姐就是一名典型的年輕“負婆”。她27歲,工作幾年小有積蓄之後,於2007年3月份購買了一套107平方米的商品房,首付7萬元,在往後的30年裏每個月得還貸1480元,算起來僅房子一項就欠了銀行50多萬元。她笑稱自己一步就跨入了“負婆”行列。據研究調查表明:如今30歲以下的人群正逐漸成為購房的新生力量,而且,95%以上的年輕人是通過向銀行借貸的方式來購房,正所謂“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
2006年12月11日,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的季度報告中也指出,中國的房屋貸款市場達2270億美元,規模居亞洲之首。中國的房貸市場增長迅猛,截至2005年年底已占中國GDP的10%。商業銀行成為房貸市場的主要放貸者,而住房公積金則作為補充。
在這樣一個龐大的房貸市場中自然就對應著一個龐大的苦不堪言的房奴群體,想想高達2270億美元的房貸,所遮蔽的,是怎樣的房價。因此,當房奴已經作為一個新新人類客觀存在,這些新新人類在為了每月的還貸而終日奔波的時候,房價早已經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收入水平和承受能力,並且在曆經幾次宏觀調控之後,依然居高不下、一路攀升的一個現實景況之下,中國的房屋貸款市場達2270億美元,規模居亞洲之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顯然,這個2270億美元所承載和遮蔽的,是民生之多艱和房奴們所難以言說的心痛。畢竟,這個2270億美元的黑洞,是要靠房奴們每月的工資折長年累月地扣除和償還的,2270億美元不知道需要多少個人的工資折扣除多少年才能扯平。所以說,2270億美元在吞噬著一部分群體和百姓的幸福生活,也許並不為過。中國科學院的一項調查顯示,高達98.09%背負有房貸的人,心理上會產生焦慮情緒等心理問題,因為還房貸而出現諸如困惑、迷茫、焦慮、壓抑、悲觀以及對生活的不確定性等生存體驗,相信背負著這2270億美元的每一分子,每一個兄弟姐妹,都有著切身的體會。
如果如某些房地產商所言,房奴有病是自作自受的話,那麼,中國房貸市場亞洲第一這個名號其中所蘊涵的金融風險,卻是無可回避的。在房價攀升和房地產信貸規模較大的情況下,需關注房地產市場波動帶來的潛在風險。如果房地產價格出現大幅下跌,銀行自身持有的房產抵押價值將會降低,進而影響到房地產的信貸投放,而這將推動房地產價格更大幅度的下跌,從而引發金融風險。
所以,現在看來,金融風險與房產泡沫,真的是拴在一根繩子上的兩隻螞蚱。如果房價大降,就可能引發金融風險。如何既讓房價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內,又要最大限度地防範可能發生的金融風險,從而實現抑製房價與防範風險的雙贏,同時解救這拴在一根繩子上的兩隻螞蚱,將取決於公共管理部門的管理智慧和製度設計的藝術。
總之,中國房貸市場“亞洲第一”這個“名號”,讓我們感到沉重。畢竟,承載它的,是那些不得不買房子的百姓;支撐它的,是老百姓手裏那捉襟見肘的“工資折”。當有的房奴產生心理疾患,當房貸已經占到GDP10%的高比例,當房價之高讓大部分社會成員都苦不堪言,當2270億美元壓得大多數國民都氣喘籲籲,當這個“亞洲第一”成為一個民生負擔的時候,公共管理部門正視其中潛藏的社會風險,並通過一定製度設計和公共政策,把這種風險化解到最低的程度,從而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命題。為此,國家出台了一係列的房地產新政策,對房地產進行了調控。然而,巨額的房貸讓所有承受這個蝸牛殼的人都活得氣喘籲籲的,由於房貸的壓力,讓他們不得不去關心銀行利率的調整、不得不從自己的工資存折中每月預留固定的金額去還房貸。房貸,讓他們無法快樂輕鬆地去麵對生活。尤其是在央行不斷加息的背景之下,那些還房貸的人壓力就越來越大。
當然,將預還貸資金全部投資股票等高風險產品並不是一種好的選擇,而是可以選擇一款投資低風險、收益穩定的銀行理財產品,尤其是投資期限短的打新股產品。
(3)作為投資者,應當對全局有很好的通盤考慮,並盡早為此作好打算。央行出台提高房貸首付、連續加息的調控政策,手裏握有多套住房的投資者是受影響最大的群體。
有關專家表示,對於一些投資者而言,為緩解目前的資金壓力,可以處理手中的一部分房產,遇到合適的可以出售,或者出租籌集部分資金,來償還銀行的按揭貸款。如果變現成功,投資者可以嚐試將這部分資金購買各種理財產品。
羅傑斯為每個不同種類的人提供了不同的還款方式,但實際上,在選擇還款方式時,並沒有最好的,隻有最適合的。每個人在選擇還款方式時都應從多方麵綜合考慮之後再作出判斷,而這些綜合因素的排列組合又是千變萬化的,因此選擇還貸方案一定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而不應該隨波逐流。
“偉嘉安捷”專家就曾指出,投資理財需要量身定製,適合別人的理財方法不一定適合自己。對於貸款購房者而言,若想避免卷入房奴大軍,在製訂貸款計劃時就應將多方因素考慮進來,如工作收入、穩定程度、儲蓄存款、投資收益以及家裏的資助等。如果不能詳細地進行個人理財規劃,那麼勢必會造成借款人財務“赤”字的出現。
所有的這些還款方法都隻是能從一定程度上緩解貸款購房者的壓力,對於他們身上那個巨大的蝸牛殼,在這樣房價高漲的社會裏,誰也沒有能力將其完全卸下,我們所能做的隻是盡可能地減少自己所可能承擔的壓力。要減輕自己身上的負擔,就必須懂得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合理的個人理財規劃,以此減少個人財務赤字出現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