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橋———中國互動娛樂業第一人
2003年10月,“胡潤製造:中國內地百富榜”,30歲的陳天橋一躍登上第十把交椅,財富高達40億元。小行業裏誕生了大富豪,從此,改變了人們對於網絡遊戲的看法。胡潤對陳天橋的評價是:“憑借《傳奇》遊戲,陳天橋在中國網絡遊戲市場上演了自己的人生傳奇……”
“謝謝您,那不是我的理想”
17歲時,陳天橋就已經是上海複旦大學的學生了。這說明他和大多數同齡人比起來,至少跳了一級。陳天橋對此淡然一笑說,我的大學也是跳出來的。1993年,包括他在內的18位優秀學生獲得了提前畢業的機會。
同年,他又成為整個上海市唯一的“市優秀學生幹部標兵”,不但學習優秀,而且社會工作出色。這種提前畢業的機會有著深刻的外延,也就是說,僅僅上了三年大學的他們同時具備了直升碩士、出國留學、去外企工作等多種好機會。
“那時候,感覺自己像這個世界的寵兒,被一種幸福包圍著,似乎一切理想抱負唾手可得……”陳天橋回憶起那個時候,臉上依然泛著些青春的興奮。
和他同時獲此殊榮的同學們有了出路,但他,選擇了在幸福中的突圍———最終把這些好機會統統放棄了,而是選擇留在了上海浦東新區的陸家嘴集團公司,他覺得大上海這幾年的變化實在太大了,他感受到了自己的血管正在和這個時代的血脈一起劇烈地跳動著。於是,決定融進去,化為一塊結實的磚……他加盟陸家嘴集團公司後,被安排在公關部門,而直接由他來負責的工作便是放映錄像片。放映的目的是讓客戶了解企業以及企業的產品,這種工作的新鮮感在他的腦際隻停留了兩天。而他,硬是幹了10個月。這10個月最沒有創造力的工作讓陳天橋一時間“威風掃地”。了解內情的人問他,你為什麼不出國呢?外麵的學術環境好。為什麼不去外企呢?那裏比這裏更重視人才。為什麼不讀研究生呢?有了高學曆,你就不會做這樣底層的工作了……陳天橋當然不會滿足於這份放映錄像片的工作,他之所以沒有馬上作出其他的選擇,緣於他的“寂寞理論”的前半部分———人要耐得住寂寞。
他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一路扶搖直上的學生時代造就了他的自信與激情,但同時,淺薄的社會閱曆也需要不斷磨煉和充實。他把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當成了邁入社會大學的敲門磚———他利用放映錄像的機會接觸客戶、向客戶學習……在寂寞中為自己悄悄積累著經驗。
10個月後,總公司派他到分公司掛職鍛煉,擔任副總經理,管理200多人的一個大攤子。當朋友們向他祝賀“脫離苦海”的時候,他覺得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一個2l歲的副總經理,這在上海灘也算得上是個不小的新聞了。這時候,擺在他麵前的應該不再是選擇的痛苦了,按照公司既定的方針慢慢做,不錯的收入和地位足以讓他成為一個風光無限的人物。
但是,陳天橋在這時候開始履行他的“寂寞理論”的後半部分了———人還要耐不住寂寞。他對此的解釋是:擁有了舞台,一定要發揮到極致。
他用簡單而快速的語言回憶了自己掛職鍛煉期間的一係列改革措施,那些方案他至今回想起來依然是值得驕傲的,是對任何一個有生機的企業都有益的。不久,出色的他直接晉升為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的秘書。
在陸家嘴集團公司的四年中,陳天橋學會了“傳統行業企業家獨立、務實的管理風格”,“比一般人更早地接觸到了互聯網”和“迷上了遊戲”。
後來,集團老總被提拔為浦東新區副區長,想帶著他,說:“小陳,去給我當秘書吧!”陳天橋說:“謝謝您,那不是我的理想。”就這樣,陳天橋去了一家證券公司。
1999年一個秋天的午後,26歲的陳天橋和他的幾個哥們兒聚集在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中。就是在這個下午,一家名為“上海盛大網絡發展有限公司”的新型民營企業誕生了。陳天橋和他的團隊選擇了“互動娛樂”這樣一個沒有物流的產業方向。用東拚西湊來的50萬元,開始了他們嶄新的事業。公司創辦了stame.com,以動畫、卡通為主,還開出了“天堂歸穀”(HomeValley)的虛擬社區(當時嚐試的虛擬社區就是日後網絡遊戲社區的前身)。
當時的外部環境對這個剛剛開始的企業並沒有太多的寬容。網絡虛擬社區被人們認作旁門左道,許多人對此並不看好———給人提供一個遊戲的場所,這麼邊緣化的產業,如何賺錢?
最初的幾個月,陳天橋和他的團隊經曆著最刻骨銘心的寂寞。公司便是在這種寂寞得讓人窒息的環境中慢慢發展著,陳天橋把公司員工數擴大到50人,分成四個事業部。產品開發、宣傳等方麵齊頭並進。
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是有市場的。這家最早從事專業網絡卡通的商業企業,在短短幾個月中竟擁有了100萬左右的注冊用戶。正是這些用戶和他們的Pageview,使“盛大”在2000年1月獲得了中華網巨額的風險投資。
“收購價是300萬元。不過,是美元!”
接完中華網的電話,陳天橋的臉上展開了歡笑———50萬元投資,幾個月換來300萬美元,也就是2400多萬人民幣!撿錢也就這個速度了。
2000年1月,陳天橋拿到了中華網300萬美元的投資,中華網得到的是相當於它總瀏覽量30%的Pageviews。
2000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網絡產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蕭條,許多網站的經營開始走下坡路。“盛大”在此期間購買了《黑貓警長》的版權,還辦起了多期的卡通雜誌,和中央電視台聯合舉辦全國性的卡通比賽,後來又陸續拿到了為奧迪、飄柔等大牌廠商做網上動畫廣告的單子。盡管如此,投資方中華網對“盛大”的互動娛樂仍然看不到任何信心,多方權衡之後提出撤資。
這對於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團隊而言,無疑是當頭一棒。陳天橋的心情一下子變得無比沉重。也是在這種沉重中,他獲得了暫時的寧靜,他把自己關在家中,靜靜地思考著自己創業一年以來的得失,發現“互動娛樂”
這樣一個概念還是太大了。深思熟慮之後,他決定放棄投入期長、回報期也長的網絡動畫,回到網絡遊戲的經營中。說來也巧,那時剛好有一個叫做ActozSoft的韓國公司來到上海,尋求網絡遊戲《傳奇》運營商,經上海動畫協會推薦,雙方於2001年6月29日簽訂授權協議,“盛大”用30萬美元的入門費和27%的分成獲得運營權。但是中華網並沒有因此看到“盛大”的未來,堅持撤資,在協商之後同意給陳天橋留下幾十萬美元,而陳天橋也拿回了公司的掌握權,開始正式運營《傳奇》。
這時候的“盛大”,已經今非昔比,陷入了創業以來的低穀。許多員正借機提出辭職,最困難時,公司隻剩下了20多名員工,而公司所持現金隻夠支撐兩個月。有人評價這一時期的陳天橋———他的商業智慧已經開始顯現,但他的財富積累還沒有真正啟動。
最初和陳天橋一起創業的弟兄們一個都沒走,他們對陳天橋的信任雷打不動。那時候,他們常常加班到深夜,一個個都像上滿了發條的機器。
陳天橋相信一句話:“胸襟有多寬,路就有多寬。”他相信自己可以承受即使比當時再大十倍的困難。在公司陷入困境的時候,他依然會安排時間和員工們一起度假,他玩兒起來像個瘋狂的孩子,可以把一切拋在腦後……2001年11月底,《傳奇》遊戲開始收費。
一個月之後,有人開玩笑說,陳天橋出門應該有人保護了。因為,就在這一個月內,《傳奇》的投資全部收回,也就是說,從這時起,陳天橋的個人財富爆炸一樣累積起來。
經曆了大起大落之後的陳天橋,臉上多了幾分成熟與睿智。他常常在員工會上講,年輕人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極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寬廣的胸襟。換句話說,你的眼光、胸襟到了什麼程度,你的事業就能發展到什麼程度。
“別人遊戲的時候,你在幹什麼?”
“有時候我也在線,和大家一起玩,更多的時候我在為公司的發展作更多的嚐試,為我們產業的人性化道路作一些努力。我在2002年初推出了一種麵向青少年的優惠卡,這是一種限時卡,到了午夜12點就強製斷線,我希望有更多的收入,但不希望以青少年沉湎其中為代價。”
陳天橋涉足網絡近10年,對網絡有一種特殊的情感。他覺得,網絡世界中有著最真實的人性,因此,“盛大”在國內率先推出了許多親情化服務。比如上麵提到的限時卡,比如為會員提供在線疑難解答等。
他挺討厭那些拿網絡時代當幌子的“假另類”,穿著稀奇古怪的服裝,醉生夢死、遊戲人生。那些人根本不懂得什麼叫做真正的人生,很可悲。
人生豈是可以隨便遊戲的?……不熟悉“盛大”發展史的人會認為陳天橋是一下子暴富的,“是一個二流遊戲成就了一個超級富翁”。陳天橋對此不置可否:“管那麼多別人的評價幹什麼?創業路上甘苦自知。”剛到浦東的時候,他想做一塊結實的好磚,不經意間,他卻成了一座大廈。
胡潤統計出陳天橋的財產是40億,業內有人質疑。陳天橋說,這種猜測和爭議不會改變他的生活,因為在一年前,他接受陽光衛視楊瀾的專訪時,楊瀾曾經問他,你是一個有錢人嗎?他說,應該是吧,因為他覺得自己比以前有錢了。可是有錢說明什麼問題呢?僅僅說明人生成功了一部分。陳天橋告訴記者:“‘盛大’不僅是網絡遊戲的運營商、開發商和銷售商,還要做無線娛樂、平麵娛樂、周邊產品開發等一係列的新業務。”
2002年底,“盛大”完成了一輪數目可觀的私募活動,以不到20%的股份融到了4000萬美元,公司海外上市的計劃也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陳天橋有一個夢想,就是要做中國的“網絡迪斯尼”。
“有夢想是一種幸福”,他突然冒出這麼一句話,投射出他之所以“傳奇”的思想基礎。喜歡在網上玩遊戲的陳天橋對人生有著很嚴肅的理解。
比如幸福,他覺得自己最幸福的時刻就是幫助別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他的一個朋友,在甘肅省自學成才,立誌搞基地建設,但是政府批的錢不夠用,便在陳天橋這裏尋求幫助,一路摸爬出來的他深知創業的艱辛,便毫不猶豫地解囊相助……
郭晶晶———跳水皇後
2004年8月27日,北京時間淩晨,在雅典奧運會的跳水比賽場上,郭晶晶用優美、穩健的動作,征服了所有的裁判,最終以高於第二名20多分的優勢獲得了女子3米板的金牌……一隻腳踏在冠軍領獎台上,郭晶晶有點迫不及待,幾次想站上去,左右看了半天,還是沒有聽到冠軍的名字。等了好久才終於站上去:冠軍,郭晶晶,中國!站在既熟悉又陌生的奧運會冠軍領獎台上,郭晶晶眯起眼睛,笑了。冠軍時刻,終於等到了!
這位纖弱恬靜的女孩在領獎台上說:“拿金牌沒什麼感覺。”其實沒有人知道,為了這枚金牌,她不僅付出了16年的努力,甚至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童年和少年時代。
郭晶晶出生在河北保定市,1988年她上學前班的時候,恰好河北省遊泳館的李芳教練來她所在的膠片廠的子弟學校選拔跳水人才。
那年郭晶晶隻有6歲,李芳教練見到她的那一刻,立即看上這個四肢修長筆直,像男孩一樣調皮的小姑娘,經過嚴格的考查和選拔,李教練發現郭晶晶不僅力量好,爆發力強,而且動作的協調性也比較好,是一塊跳水的料。
沒想到正式進遊泳館訓練時,郭晶晶一看到水就往後縮,還沒上跳板就緊張得直掉眼淚。原來郭晶晶3歲那年,隨父母遊泳時被水淹過,從那時候起就患上了“恐水症”。
當得知女兒各方麵條件都非常好,隻是因為膽小上不了跳板時,父母親狠下心對李芳教練說:“她如果再不敢跳水,你就往下推。”李芳教練得到了郭晶晶父母的授權,就開始對這個“膽小鬼”采取強製措施。一天訓練時,郭晶晶照舊躲得遠遠的,李芳和其他教練在悄悄安排好防護措施後,趁郭晶晶不注意一把將她推下遊泳池。那次被強行推下水後,郭晶晶這個有名的膽小鬼竟然一下子變成全隊膽子最大的女隊員。
郭晶晶在業餘體校跳水一年之後,個子逐漸長高了。她有一雙修長筆直令人羨慕的長腿,唯有膝蓋稍顯得突出,這對普通女孩子來說根本就無關緊要,但是對一個跳水運動員來說,卻是一個致命的弱點。李芳教練說:“膝蓋突出做動作就收不緊腿,晶晶如果將來拿不了冠軍,肯定是因為腿的緣故。”
為了糾正不聽話的腿,每天緊張訓練後,李教練和父母輪番給她壓腿。將足尖和膝蓋繃成一條線,還要不停地施加壓力,腿部的韌帶被拉得生疼,這對一個隻有7歲的小姑娘來說是非常殘酷的。剛開始的時候,郭晶晶也經常趴在地上悄悄地流眼淚,但是好勝心幫她戰勝了困難,當她明白隻有克服了膝蓋的弱點才能戰勝對手時,她不再哭鼻子,人家不給她壓腿她還著急呢!
跳水運動對運動員的體重要求非常苛刻,自從晶晶進了跳水隊,十幾年間,再也沒能隨心所欲地吃過一頓飽飯。盡管這樣,體重偶爾也會超出標準,這時就必須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通過加大運動量的方式降下去。跳水隊備有專門出汗服,那是一種類似防雨綢的布料做成的不透氣的衣服,體重超標的隊員在又潮又熱的遊泳館內不停地跑步,臉上、頭上的汗水不停往下流,汗水沿著密不透氣的褲管內一直淌到鞋子裏,這種近乎於懲罰的“減肥”運動要一直持續到體重符合標準才能停止。
9歲那年,郭晶晶在練習踏板時不小心摔了下來,造成左腿腓骨骨折,被教練和隊友們送到醫院治療。醫生給晶晶打好夾板後,囑咐她回家靜養,但為了防止她休息一段時間心散了,晶晶一天也沒有在家裏休息。李教練在遊泳館裏安排了一個玻璃房間,讓晶晶和母親臨時居住,那段時間晶晶一邊補習文化課,一邊養傷。那時候腿還不能著地,稍一活動就會錐心刺骨地痛。但她一抬頭看到在跳板上的隊友,看到人家一天天在進步,就著急不得了,受傷剛滿一個月,夾板還沒有拆完,晶晶就急不可待地下了水。
好在當時晶晶年齡還小,身體恢複得比較快。半年之後,她不僅追上了隊友,而且在李芳教練的精心指導下,參加了近百次大型跳水比賽,並於1993年獨攬了十米台和三米板兩項全國冠軍。郭晶晶的出色表現,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就在那年她被慧眼識珠的於芬教練選中,從此年僅11歲的郭晶晶成了國家隊一名備受關注的“白袍小將”。
在國家隊期間,郭晶晶進步很快,當她躊躇滿誌之時,一次失誤幾乎葬送了她跳水生涯。亞特蘭大奧運會後郭晶晶在一次訓練中受傷,右腿脛骨被摔傷,打了3個月夾板傷情才稍有好轉。在此期間,她回到故鄉保定跟隨啟蒙教練李芳繼續訓練。那時候她正處在長身體的時候,由於臥床休息,運動量一下降了很多,短短的三個月時間,晶晶長高了5厘米,體重增加了十多千克。卸掉夾板當天,晶晶就憑著堅定的信念回到了跳板上,忍著傷痛開始了恢複訓練和降體重。
炎熱的夏季,別人穿著短褲短裙還熱得受不了,晶晶卻要穿著出汗服一瘸一拐地在悶熱不堪的遊泳館裏跑步,媽媽心痛晶晶,但又拗不過倔強的她,隻好躲在遠處悄悄地流淚。這麼多年來,媽媽不知為了晶晶流了多少淚水。
打拚了整整16年之後,郭晶晶已成為中國跳水隊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她信心百倍,在浪尖上翩躚起舞,如同水的精靈。
桑蘭———笑對苦難的陽光女孩
桑蘭是原國家女子體操隊隊員,1981年2月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
1987年進入寧波市少年體校,1993年進入國家體操隊,1995年參加全國城市運動會,獲全能、跳馬第一名,自由體操第二名。1996年,全國體操錦標賽跳馬第二名。1997年,全國體操錦標賽跳馬第一名,上海第八屆全國運動會跳馬第一名。1998年代表中國在美國參加“中、美、羅三國團體賽”獲個人跳馬第二名,在全國體操錦標賽獲跳馬第二名。1998年7月,在美國紐約參加第四屆世界友好運動會期間,頸椎脊髓受重傷,造成胸部以下完全癱瘓。1999年5月回國,在中國康複研究中心接受康複治療。
2002年9月,被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破格錄取,同時與星空衛視簽約,擔任體育節目主持人。桑蘭和父母住在北京南城一套租來的一居室裏,客廳四壁掛滿了相框———那是桑蘭的人生。
桑蘭的體操生涯被濃縮在離門最近的牆上:那是一組平衡木動作,舒展、健康、優美,像一隻展翅飛翔的小燕子。之後是受傷的桑蘭,或在床上,或在輪椅裏,伴著鮮花,還有政界、商界、體壇、娛樂圈的名人們……被簇擁在中央的桑蘭,臉上無一例外是鮮花般燦爛的笑容。
桑蘭說話時一直在笑,似乎傷痛並沒有對她健康開朗的性格造成任何影響———她被媒體稱作“陽光女孩”。桑蘭從小調皮、好動,練體操以前就愛玩倒立,弄得家裏的白色牆壁上到處是一個個小黑腳印。5歲被選進體操隊,也是當好玩的事情在做,等到難度加大,不那麼好玩的時候,她已經練出了成績,有了目標。
意外的是,原本那樣絢爛奪目的人生,卻在桑蘭17歲時出現了重大轉折:1998年7月,桑蘭赴美國紐約參加第四屆世界友好運動會,在熱身訓練中,她從跳馬上頭朝下栽下來,頸椎脊髓受重傷,造成胸部以下完全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