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利尼克二世終於率領埃塞俄比亞人民取得了抗意衛國戰爭的勝利,成為了埃塞俄比亞的民族英雄。
納賽爾———尼羅河畔的英雄
納賽爾是埃及的第二任總統,被認為是曆史上最重要的阿拉伯領導人之一,也被稱為“尼羅河畔的英雄”。
納賽爾小的時候,全家住在一所用泥磚壘的破房子裏,生活十分貧寒。當時埃及是英國的半殖民地,埃及人民辛辛苦苦生產的棉花,被大批裝船運往英國。英國人還任意欺壓殺害埃及人,這在納賽爾幼小的心靈裏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反抗英國殖民者的愛國之心成了納賽爾學習的動力。他從小學習就很用功,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納賽爾喜歡博覽群書,看過伏爾泰、馬克思和盧梭這些大思想家的作品,但他最愛看曆史書,對德國統一、法國革命、埃及和阿拉伯曆史都特別感興趣。他崇拜亞曆山大大帝、愷撒等曆史偉人,但最佩服的是土耳其革命領袖凱末爾和埃及民族英雄紮格魯爾。他暗暗立下雄心壯誌,為埃及的獨立和自由而鬥爭!
1935年11月13日這一天,是埃及的國慶節。當時英國強迫埃及國王廢除了承認埃及獨立的1923年憲法。埃及人民在這天舉行大示威,納賽爾帶領同學們也參加了遊行。他指揮同學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舉著旗幟和標語牌,向開羅中心廣場前進。
一路上,“打倒英國”、“埃及獨立萬歲”的口號此起彼伏。當隊伍來到阿巴斯橋時,反動警察攔住了去路。看到警察殺氣騰騰的樣子,有的同學想打退堂鼓。納賽爾卻毫不畏懼,領頭高呼“英國佬滾回去”的口號向前衝去。
“砰砰!”警察開槍射擊了,子彈飛過頭頂。有兩個同學不幸中彈犧牲了,還有許多同學負傷倒下。突然,一發子彈掠過納賽爾的前額,他頓時血流滿麵。但他隻用手帕擦了擦血,又繼續領著隊伍用石塊、棍棒和警察搏鬥。
反英鬥爭迅速從開羅推廣到全國,持續了1個月,終於迫使英國恢複了1923年憲法。在這場鬥爭中,納賽爾認識到,反抗英國人的統治,必須進行武裝鬥爭。
納賽爾中學畢業後進埃及皇家軍事學院,畢業後獲少尉軍銜。1952年7月23日,納賽爾發動了軍事政變,推翻了國王,做了內政部長。1954又成為了埃及總理。兩年後,納賽爾作為唯一的總統候選人,成為埃及的第二任總統。
納賽爾把埃及的權力進行了集中,推行中央集權製,增加了總統的權力,進行了企業國有化改革,實行了土地改革,也建造了大型公共項目,為埃及的獨立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馬丁·路德·金———美國黑人
運動的著名領袖種族平等。
馬丁的少年時代是在幸福中度過的。在6歲以前,他不懂得什麼是種族歧視。他的小夥伴中,既有黑皮膚、卷頭發的黑人孩子,也有白皮膚、黃頭發的白人孩子,他們一起在門前的大草坪上玩耍、嬉戲,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6歲那年,馬丁要上學了,上學那天早晨,他和爸爸一起來到公共汽車站。這裏已經有人在等車了,有幾個是他的白人小夥伴,他們也是去上學的。
汽車來了,小夥伴們在他們爸爸媽媽的牽領下,從前門上了車,小馬丁的爸爸則領著他從後門上車。上車後,天真的馬丁就跑到車的前麵去找小夥伴玩,乘務員卻把他擋住了:
“黑鬼,坐到後麵去!”
“我要去找我的朋友,他們坐在前麵。”馬丁說。
“不行,你隻能坐在後麵。”
“為什麼呀?”
“因為你是黑人!”
馬丁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傷害,他第一次嚐到了種族歧視的滋味。晚上,爸爸跟他談了很多,爸爸告訴他這座城市裏存在的種族歧視:黑人白人不能住在同一個社區,不能同上一家餐館,坐公共汽車,白人從前門上,黑人從後門上,白人坐在車的前部,黑人隻能坐在後部,如果座位不夠,黑人必須給白人讓座等不合理的規定。
馬丁牢牢地記住了爸爸的話,從那以後,小馬丁好像一下長大了,變得愛思考了。
長大以後,馬丁一直為消除種族歧視而執著奮鬥著,他的努力大大推動了廣大黑人獲得真正平等和自由的進程。
1956年,馬丁·路德·金領導蒙哥馬利城黑人成功抵製了當地公共汽車歧視黑人的行為。當時全城5萬名黑人都拒絕乘坐公共汽車,鬥爭堅持了385天,最終使美國最高法院宣布在交通工具上實施種族隔離為非法。
1963年8月23日,馬丁·路德·金組織了美國曆史上影響深遠的“自由進軍”運動。他率領一支龐大的遊行隊伍向首都華盛頓進軍,去為全美國的黑人爭取人權。他在林肯紀念堂前向25萬人發表了著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想》,為反對種族歧視、爭取平等發出最有力的呼號。
1968年4月4日,馬丁·路德·金在支持田納西州孟菲斯市清潔工人罷工鬥爭中被種族主義分子暗殺,年僅39歲。由於他的影響巨大,美國政府決定每年1月的第三個星期一為法定的馬丁·路德·金紀念日,而且是法定節假日———迄今為止,美國隻有三個以個人紀念日為法定假日的例子,分別為林肯紀念日、華盛頓紀念日以及馬丁·路德·金紀念日。
加加林———開創了人類太空探索的新時代
加加林1934年出生在蘇聯的一個小鎮,他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是農民。
加加林從小就是一個非常熱愛學習的孩子,他最喜歡航模製作。他常常夢想,乘坐著自己製作的宇宙飛船飛向太空。懂事的加加林為了盡早幫助並不富有的家庭,15歲時,就輟學進入工廠工作。然而他並沒有放棄學業,堅持每天去工人夜校學習。
從夜校畢業後,加加林繼續到薩拉托夫工業技術學校學習,加入了薩拉托夫航空俱樂部,業餘時間學習飛行。幾年以後,他以優異的成績從工業技術學校畢業,進入了航空學校,開始在航空軍事學校學習飛行,他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一步。
1957年加加林參加蘇聯軍隊,並成為北海艦隊航空軍團的一名殲擊機飛行員。當加加林駕駛著飛機在藍天上飛翔時,心裏感到特別自豪,但他還有更高的理想,那就是翱翔於浩瀚的太空!
那時候的蘇聯也在積極進行太空探索,需要選拔一批優秀的飛行員。
加加林從3400名35歲以下的空軍飛行員中脫穎而出,成為20名入選者中的一員。1960年3月加加林被送往莫斯科,開始在蘇聯宇航員訓練中心接受培訓。宇航員的訓練是非常艱苦的,比如,他們需要克服失重的不適感覺。因為在進入軌道的宇宙飛船中,宇航員始終是處於失重狀態的,他們沒有上升和下降的感覺,是飄浮著的。在訓練中,加加林憑借其堅定的信念、優秀的體質和過人的機智成為蘇聯第一名宇航員。
由於表現非常突出,加加林擔負起了人類首次太空飛行的重任———加加林很快就可以實現自己童年的夢想了。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7分,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從拜克努爾發射場起航,仰臥在飛船裏的加加林身穿橙色的航天服,精神狀態非常好。宇宙飛船在最大高度為301公裏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周,曆時1小時48分鍾,然後開始減速,準備返回,在上午10時55分安全返回。在距離地麵大約7000米的高空,加加林從飛船的座艙裏被彈射出來,然後借助降落傘,安全著陸了。他的降落傘降落在田野上,就像開出了一朵美麗的大花。
加加林完成了人類的首次太空探索,他的名字傳遍了全世界。在這次曆史性的飛行之後,加加林榮獲列寧勳章並被授予“蘇聯英雄”和“蘇聯宇航員”稱號。
加加林不僅是蘇聯的英雄,更是世界的英雄。
阿姆斯特朗———首次在月球上留下了人類的足跡
尼爾·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出生在美國的俄亥俄州。阿姆斯特朗從小就對飛行非常著迷,15歲開始學習飛行課程,由於學習成績優異,16歲他就獲得了實習飛行員的駕駛執照。
1962年,阿姆斯特朗被美國宇航局選中,成為美國的第二批宇航員。
1966年3月16日,阿姆斯特朗作為飛船指令長,和斯科特一起駕駛“雙子星”8號飛船與太空中的一顆衛星對接。在成功實現對接後,飛船突然開始旋轉。阿姆斯特朗操縱飛船脫離了衛星,但飛船仍在太空中翻著筋鬥。阿姆斯特朗啟動了16台噴氣推進器中的一台,飛船仍在旋轉。他們又啟動了第二台推進器,30分鍾後,飛船終於穩定下來。根據地麵中心的指示,他們終止了這次飛行任務,成功地飛回地麵,降落在西太平洋的指定水域。這些艱苦的研究和危險的嚐試,都為成功登月奠定了基礎。
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科林斯駕駛“阿波羅11號”飛船開始了人類首次征服月球的壯舉。7月21日,他們到達了月球“靜海”的預定著陸點。正要準備著陸時,突然發現飛船下方是一個足球場大小的隕石坑,裏麵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如強行著陸,他們的登月艙很可能會被這些石頭撞得粉碎,而繼續往前飛的話所剩燃料又不多了。
阿姆斯特朗應付緊急情況的才能再一次得到了發揮,他馬上采取緊急措施,把飛船改為手動駕駛,繼續飛行了約20秒後,在6公裏以外的地方找到了一塊較為平坦的地方。
登月艙終於安全地在月球表麵著陸了。阿姆斯特朗立即向地球報告:
“休斯頓,我們在月球‘靜海’報告,鷹已著陸!”
經過幾小時的準備工作後,阿姆斯特朗第一個走出登月艙,用他腳上特製的大號膠鞋在月球表麵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足跡。
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開始了緊張的工作,在月球表麵安放了一些科學儀器,包括宇宙射線計數器、測震儀、激光反射器等,並拍攝了大量的照片,采集了一些月球土壤和岩石標本。在月球表麵停留了三個多小時後,他們返回了登月艙。
7月25日,他們三人成功地返回地球,完成了人類第一次征服其他星球的壯舉。
漢尼拔———足智多謀的軍事天才
迦太基是公元前6世紀時期的一個奴隸製國家,位於非洲北部(現在的突尼斯),漢尼拔是這個國家曆史上最著名的軍事統帥。
漢尼拔是迦太基將領哈米爾卡爾·巴爾卡的兒子,童年是在迦太基和羅馬的戰爭中度過的。
戰火鍛煉了漢尼拔,他9歲的時候,父親命令他跪在祭壇前發誓:長大成人後,一定要和羅馬誓不兩立。在父親的影響下,漢尼拔的軍事天才逐漸顯現出來,25歲時,他便成為迦太基駐西班牙部隊的最高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