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決定命運,長大成人的你在剛剛踏入社會時必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更積極、更自如地去適應社會,而不是等著社會來適應你!
改造社會之前,先要改變自己,而改變自己之前,最迫切的是改變自己的心態。
有位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有位偉人說:“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了誰是坐騎,誰是騎師。”這些話都說出了心態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樣的話語,那麼究竟什麼是心態呢?
心態,簡言之就是一個人看待事物的態度,是一個人對客觀事物的心理反應。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人們的心理活動支配著人們的行為,心態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積極的心態,一類是消極的心態。不良的心理狀態,就會對工作和生活產生消極影響,良好的心理狀態會對工作和生活起到促進作用。
一個人如果以壓抑、煩躁、消極的心態對待工作,即使我們的辦公條件再優越,也難以取得很好的成績。反之,如果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和諧的人際關係、正確的精神因素、那麼他就會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信心,從而產生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內在的潛力。
不僅僅是對待工作,其他事情也是如此。
有兩位年近70歲的老太太,一位認為到了這個年紀可算是走到了人生的盡頭,於是便開始料理後事;另一位卻認為一個人能做什麼事不在於年齡的大小,而在於有什麼樣的想法。於是,她開始學習登山,幾十年間征服了幾座世界上有名的山,在95歲高齡時,她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齡最高者的記錄。她就是胡達·克魯斯。
胡達·克魯斯70歲才開始學習登山,並創造了一個奇跡。這充分說明了隻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就能超越自我,達成自己的目標。這也告訴我們:態度決定一切,你想獲得成功,就要有敢於取勝的態度。經調查研究顯示,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差別是:成功者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製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則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支配,意誌薄弱,心態消極。
有些人常常說,他們現在的境況是別人造成的。環境決定了他們的人生位置。其實,我們的境況不是周圍環境造成的。我們的心態才是自己的主人,它決定了我們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
有一位教授做了這樣一個試驗:把45個脾氣、性格有比較明顯差別的學生,分了三個組:
第一組的人是情緒易波動、急躁、易怒、不知足;
第二組的學生是自覺、積極、開朗、很活潑;
第三組的學生的性格、心態處在謹慎、安靜、知足、很平穩的狀態。
過了三十年再看這三個組人的情況,第一組的那些人,患癌症、心髒病和精神錯亂症等病症的占77.3%,另外兩個組的一個是25%,一個是26%,就是說心態平和是身體健康的基礎。
同時,保持積極的心態,還有以下種種好處:為你帶來成功的意識,建立信心;表現出自我更優秀的一麵;內心平靜和充實;沒有恐懼;各方麵都能平衡生活。相反,消極的心態,其結果是使人變成被消極環境束縛的人,伴隨而來的還有貧窮與淒慘;心情不好,導致生理和心理的疾病;限製你的思想;敵人多,朋友少;被莫名的煩惱困擾;成為所有負麵影響的犧牲品;過著一種毫無意義的頹廢生活。
可以說,消極的心態,剝奪一切使你生活有意義和有樂趣的東西。
所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讓自己做個樂觀的人吧,嚐試著用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看待萬物,你將有無數美好的收獲。
經驗之談
環境並不是決定我們想法的因素,真正的因素是我們的心態。人生好比海上行船,你不能左右風的方向,但你能夠調整風帆。隻要你擁有一顆積極的心態,那麼,你的人生就會充滿勇氣和智慧,能夠去應對人生的一切艱難險阻,也能夠去享受人生的一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