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與時間比賽,提高生命的價值(1 / 3)

一個人出生後,世界送給他最好的禮物就是時間:一天24小時。不論是對窮人還是對富人,這份禮物都是如此公平。每個人都用它作投資,來經營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的人。認為“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知識”,並努力讓自己的有限生命進發出更絢麗的光彩;而浪費時間的人,渾渾噩噩、得過且過,從來沒有時間觀念,自然也就一事無成。我們應該記住愛因斯坦的話:“人與人之間的最大區別,就在於怎樣利用時間。”9.與時間比賽,提高生命的價值一個人出生後,世界送給他最好的禮物就是時間:一天24小時。不論是對窮人還是對富人,這份禮物都是如此公平。每個人都用它作投資,來經營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的人。認為“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知識”,並努力讓自己的有限生命進發出更絢麗的光彩;而浪費時間的人,渾渾噩噩、得過且過,從來沒有時間觀念,自然也就一事無成。我們應該記住愛因斯坦的話:“人與人之間的最大區別,就在於怎樣利用時間。”

哈佛大學的小故事

多年以來,哈佛大學的教授經常給新人校的學生講一些小故事,以此來解釋校圖書館牆上的一句名言:“誰也不能隨隨便便地成功,它來自嚴格的自我管理和毅力。”這些小故事是:

奧斯勒是一位加拿大醫生。他為了從忙碌的工作中擠出時間讀書,規定自己在每晚睡覺之前必須讀15分鍾的書,不管忙到多晚,一概雷打不動。他天天讀書,堅持了半個世紀,共讀了8000多萬字,1000多本書。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就是成功地研究了第三種血細胞。

格勞福特·格林瓦特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學公司——杜邦公司的總裁。他每天擠出一小時來研究一種世界上最小的鳥——蜂鳥,並用專門的設備給蜂鳥拍照。權威人士把他撰寫的關於蜂鳥的書,稱為自然曆史叢書中的傑作。

科爾是美國的一位數學家。20世紀初,在數學界有這樣一道難題,那就是2的76次方減1的結果是不是人們所猜想的質數。很多科學家都在努力地攻克這一數學難關,但均未如願。後來,在紐約數學學會的年會上,科爾通過令人信服的運算,成功地證明了這道難題。有人問他:“您論證這個課題一共花了多少時間?”他回答:“3年內的全部星期天。”

生存一點通

類似上麵的小故事,我們中國也大量存在。例如,漢代的董遇,利用“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時間,邊勞動邊讀書,終成名家;雷鋒發揚“釘子”精神,用“從海綿裏擠水”的毅力擠出時間學習。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這些故事也告訴我們:“沒有時間”的說法並不成立,它隻是懶惰者的借口而已。

一分鍾的作用

著名學者李斯特接到一個年輕人的求教電話,他叫湯姆遜,非常向往成功,渴望學者指點一二。李斯特便和他約好了見麵的時間。

湯姆遜如約而至時,李斯特的房門大開著,眼前的景象更是令他頗感意外:著名學者的房間竟亂七八糟、一片狼藉。

沒等湯姆遜開口,李斯特就招呼道:“你看我這房間,太亂了,請你先在門外呆一分鍾,我收拾一下,你再進來吧。”說完李斯特就輕輕地關上了房門。

不到一分鍾的時間,李斯特就又打開了房門,並熱情地把湯姆遜請進客廳。這時,湯姆遜的眼前展現出另一番景象:房間內的一切已變得井然有序,而且還放著兩杯剛剛倒好的紅酒,它們在淡淡的酒香氣息裏還漾著微波。

可是,沒等湯姆遜把滿腦子的有關人生和事業的疑難問題向李斯特提出來,李斯特就十分客氣地說道:“幹杯!年輕人,你可以走了。”

湯姆遜手持酒杯一下子防住了,既尷尬又略顯遺憾地說:“可是,我……我還沒向您請教呐。”

“這些……難道還不夠嗎?”李斯特一邊微笑著一邊掃視著自己的房間,輕言細語地說:“你進來又有一分鍾了。”

“一分鍾……一分鍾……”湯姆遜恍然大悟,“我懂了,您是想告訴我一分鍾的時間可以做許多事情,也可以改變許多事情。”

李斯特滿意地笑了。湯姆遜把酒杯裏的紅酒一飲而盡,向李斯特連聲道謝後,開心地走了。

生存一點通

李斯特用他寓意深長的舉動告誡我們:行動,是做事的良方。不管幹什麼工作,樹立什麼什麼理想,實現什麼目標,一定要養成馬上行動的習慣,切勿遲疑、延誤、猶豫不決。行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前提,光有想法而不去行動,就是空想。要知道,一分鍾能做很多事,耽誤一分鍾,離成功的目標就遠一分鍾!

總有空間在一次大學勵誌課上,張教授把一隻壇子放在講壇上,然後又從講台下麵拿出一些正好可以從罐口裝進去的大石頭。張教授把大石頭放進去後問學生:“你們說這隻壇子是不是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