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不難有禮,難在得體:與領導說話講策略(2)(1 / 3)

過了一會兒,另一個解夢家被召喚來,聽完了皇帝的夢,他說:“皇帝你真幸運啊!你將活得比所有的親人更長久!”

皇帝的臉色開朗極了,他說:“謝謝你。請立刻和我的侍從一起去庫房領取100個金幣!”

在去金庫的途中,侍從對這位幸運的解夢者說:“就我聽來,你所解釋的和第一個人所解的意思並沒有什麼不同啊!”那聰明的解夢家從容地答道:“話有很多種說法,問題就在於你如何去說!”

好口才能決定好命運,好的口才能助我們的事業成功。怎樣和領導說話,有時能左右我們的命運。的確,對同一位領導,說同一件事,說的方法不同,所得到的結局肯定不同,前後兩位解夢者的命運就證明了這一點。

把見解“移植”到上司的頭腦中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不應該把自己的意見硬塞給別人,而應該采取其他的方式,把自己的意見巧妙地“植入”對方大腦中,這樣既能使對方接受你的意見,又不會傷他的“麵子”。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情:當我們滿懷熱情地去向領導獻計獻策時,卻常常會受到領導的冷遇,甚至是批評;我們製定了一個極具操作性、可行性的銷售計劃呈報給領導時,卻又被領導斷然拒絕了。每當此時,我們的心情常常糟糕到了極點。

其實,向領導進言、獻計獻策是需要講究一定的方式和技巧的,隻要方法運用得當,才有可能使自己的話像和風細雨般地滲進領導的心田,從而達到進言、獻策的目的。

美國前總統威爾遜在任時,在他的顧問班子中間,隻有霍士最得其信任。別人的意見,他常常很少采納,或是根本不采納,而霍士卻屢屢進言得以被采納,後來霍士做了威爾遜的副總統。

霍士自述說:“我認識總統之後,發現了一個讓他接受我的建議的最好辦法,我先把計劃偶然地透露給他,使他自己感到有興趣。這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的。我有一次去謁見總統,向他提出一個政治方案,可是他對此表示反對。但是幾天之後,在一次會議上,我很吃驚地聽到他將我的建議當作他自己的意見發表了。”

霍士不但使威爾遜自信這種思想是自己的,後來他還犧牲了自己許多偉大的計劃,讓給威爾遜來獲得民眾的擁戴。

那麼,霍士是怎樣把計劃“移植”到威爾遜心中的呢?他常常走進總統辦公室,以一種請教的口吻提出建議:“總統先生,不知道這個想法是否……您不覺得這樣做還有什麼不妥嗎……我們是不是這樣……”就這樣,霍土把自己的思想不露痕跡地灌入威爾遜的大腦,使他從自己的角度考慮這些計劃,加以完善並付諸實施。

像霍士那樣,把自己的建議巧妙地“移植”到領導大腦中,讓領導於不知不覺中接受我們的“指令”,是和領導對話的最高技巧。然而,在工作中,我們很多人卻常常忽略了用這種方式婉轉地把自己的意見或建議傳達給上司,而是用一種直率的語言對上司說:“銷售計劃應該更改,因為它有許多不完美的地方。”或是“某某事情應該這樣處理,因為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我比你清楚。”不難想象,如此直率的語言,沒有幾個領導會接受,哪怕你的建議再中肯,再有價值,也會從領導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因為大凡領導者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是不會輕易聽部屬的“高見”的。我們隻有采用一些技巧於潛移默化中把自己的建議“過繼”給領導,這樣領導既容易接受,又會從心裏欣賞你,何樂而不為呢?

在生活或工作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給上司提意見或建議,在此我們首先要注意的一點是提意見時的要真誠,要低調,最好是用請教或商量的語氣說出自己對某一事情的看法,這時對方就比較容易接受,切忌說“聽我的,準沒錯!”或是“我認為必須……”諸如此類的話語,這樣隻會引起別人的反感,甚至還會激怒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