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我們在必須對領導提出意見時,不妨事先就想個辦法,把自己早已考慮好的方案,在和對方閑談時裝作不經意的樣子說出口,這樣我們的見解就會通過談話巧妙地輸入對方的大腦,對方在吸收消化後,就變成他的思想了,如此就不會有損領導的“麵子”,還能維護他的權威和尊嚴,而且領導也會樂於接受你的建議。
避開敏感的話題
避開敏感話題,就能減少刺激,這樣既不會得罪領導,又不會委曲自己。
和領導說話,要想說得好,說得讓領導高興,就得避開“雷區”,避開領導最敏感的話題。
古時候,有一個縣官很喜歡附庸風雅,盡管畫技很差,但興致很高。他畫的虎不像虎,反而像貓。並且,他每畫完一幅作品,都要在廳堂內展出示眾,讓眾人評說。大家隻能說好話,不能說不好聽的話,否則,就要遭受懲罰,輕則挨打,重則流放他鄉。
有一天,縣官又完成了一幅“虎”畫,懸掛在廳堂,又召集全體衙役來欣賞。
“你們瞧瞧,本官畫的虎如何?”縣官得意地說。
眾人低頭不語。縣官見無人附和,就點了一個新來的差役說:“你來說說看。”
那個差役膽戰心驚地說:“老爺,我有點怕。”
縣官:“怕,怕什麼?別怕,有老爺我在此,怕什麼?”
差役:“老爺,你也怕。”
縣官:“什麼?老爺我也怕。那是什麼,快說。”
差役:“怕天子。老爺,你是天子之臣,當然怕天子呀!”
縣官:“對,老爺怕天子,可天子什麼也不怕呀!”
差役:“不,天子怕天!”
縣官:“天子是天老爺的兒子,怕天,有道理,好!天老爺又怕什麼?”
差役:“怕雲。雲會遮天。”
縣官:“雲又怕什麼?”
差役:“怕風。”
縣官:“風又怕什麼?”
差役:“怕牆。”
縣官:“牆怕什麼?”
差役:“牆怕老鼠。老鼠會打洞。”
縣官:“那麼,老鼠又怕什麼呢?”
差役:“老鼠最怕它!”來人指了指牆上的畫。
新來的差役沒有直接說縣太爺畫的虎像貓,而是從容周旋,借題發揮,繞彎子似地達到批評的目的。這位差役對付不宜直言的話題的手段實在是高明。
在職場中也有許多“不宜直言”的場合需要你用心應付。
古人曾言:“伴君如伴虎。”的確,身為員工,有時麵對領導確實有如伴老虎的怯怯惶惶之感,因為從某方麵來說,領導決定著你的“生死榮辱”。因此領導的一言一行都能左右著你的人生,決定著你的命運。那麼,如何和領導說話,的確是我們職場中每個人都要學習的一項技能。
謙恭的語言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謙恭表示你的“低下”,而有時“低下”正是戰勝“偉大”的最關鍵、最有力的武器。
和領導說話時,適當的謙恭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沒有人喜歡別人比自己強大。特別是領導,如果領導覺得某個下屬比他強大,那麼這個下屬就要小心了。同樣的道理,在語言方麵,我們也在要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盡量讓領導感覺到他比你優越,比你更具智慧,這樣就能暗中“抬高”領導,“貶低”自己,使自己成為最受領導歡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