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有時想讓領導接受我們的意見,簡直比登天還難,因為大多數領導都極為自信,總認為自己有能力決斷一切事情,對下屬的進言多半采取“左耳進、右耳出”的方式,或者幹脆將下屬拒之門外,不聽他們的任何進言。有些話我們又非得對領導說不可,特別是在重大的事情上,必須說服領導接受自己的正確意見。那麼,怎樣才能用自己的“舌頭”去打動領導固執、高傲的心呢?薩克斯的說服技巧就值得我們學習。
德國物理學家哈恩於1939年發現了中子裂變現象,人們從中預見到裂變會產生連鎖反應,利用它可以研製出一種威力巨大的武器——原子彈。
當時,在美國的一些物理學家聽說德國想要研製原子彈的消息後,心急如焚。他們找到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要求他上書羅斯福總統。愛因斯坦立即寫信給羅斯福,請他重視核武器研製,並且搶時間趕在納粹德國之前造出原子彈。
但是,要實現這一主張,必須說服總統羅斯福。派誰去說服呢?愛因斯坦等科學家慧眼選中了羅斯福的朋友,他的非正式顧問、國際金融家薩克斯。薩克斯好不容易才得到機會同羅斯福見麵,並簡潔地轉述了愛因斯坦信中的內容。可是,羅斯福的反映十分冷漠:“這些東西外行人聽起來真是神乎其神,轉告你的物理學家們,我祝願他們成功。不過,我覺得,在現階段行政部門幹預此事為時尚早……”
薩克斯在離開羅斯福的辦公室之前,急中生智,給羅斯福講了一個曆史典故。他說:在上一世紀初,法國的拿破侖憑借他的強悍的軍隊,幾乎席卷歐洲,但就是打不下英國。因為當時英國擁有強大的海軍和戰艦。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的美國科學家富爾頓來到拿破侖麵前,建議將戰艦裝上蒸汽機,這樣,在任何惡劣天氣的情況下都能橫渡英吉利海峽,出奇製勝地實現登陸作戰了。但是,拿破侖卻對沒有帆的船難以置信,於是他對發明家報以一頓嘲笑。
薩克斯最後補充了一句:“曆史學家評論這段曆史憾事時認為:要是拿破侖當時能夠采納富爾頓的建議,那麼19世紀的歐洲曆史將要重寫了。”
薩克斯這一席話終於打動了羅斯福總統,於是他當即在愛因斯坦的信上簽署:“此事須付諸行動!”最後決策和批準了研製原子彈的計劃——現代史上著名的曼哈頓工程,從而揭開了美國製造原子彈的第一頁。
例舉曆史上與自己相關的話題,用典故、史實去打動領導,是最具有說服力的,因為事實已擺在那裏,不接受勸告的危險後果已擺在那裏,因此領導即使再“頑固”,也會開竅,也會采納你的意見。不過,要想運用史實去說服領導,就要求你平時就應具備豐富的曆史知識,才能在遇到突發狀況時,能靈活機智地運用,作為說服領導的“秘密武器”才會產生“威力”。
事先為領導的質疑準備答案
很多時候,一些細小的東西會和語言一樣具有說服力。因此事前作一些準備是很有必要的。
在工作中,很多人都會遇上這樣的情況,當你把自己準備好的方案或報告交給領導時,一般情況下,領導都會對你的方案提出疑問,而你事先毫無準備,因此回答時吞吞吐吐,前言不搭後語,或者回答問題時自相矛盾,語言含糊,缺乏有說服力的數據,這樣就無法說服領導。因此,隻有充分做好這些準備工作後,你的提案才容易被領導接受。
KH公司準備在W地區建立分公司。這個消息在公司傳開後,公司的基層主管們立即分成了兩派:一派擁護公司的主張,認為在W地區開分公司的時機已成熟,現在如果不去搶占先機,將來就會失去一大片市場;而另一派的觀點則恰好相反。這兩派的理由都很充分,公司因以此而遲遲未能做出最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