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有分寸,講尺度:與同事說話要知深淺(2)(3 / 3)

“聰明有什麼不好?”

“聰明當然好,但要看你把聰明用在什麼地方,你如果把它用到工作中,當然是好事,但你把聰明全用在分析同事工作的失誤之處,這就犯大忌了。其實每個人都有失誤的時候,但你不能總是在上司來檢查工作之時,當著大家的麵,指出某一同事工作上的錯誤,這樣一來,你的上司會想,難道我是白癡嗎?我還看不出他工作上的錯誤?而同事呢,也會在心裏怨恨你,認為你是故意出他的洋相,丟他的醜,這一切,都是你在公司一直很被動的原因。”

“那我今後該怎麼做?”何俊虛心地問。

“把聰明用在本職工作上,該糊塗時就糊塗!”

該糊塗時就糊塗。一個人過分聰明並不是好事,有時“糊塗”一點,或許對自己更有好處。尤其是在辦公室裏,很多時候,有些事並不需要完全明白,或者說,自己心裏明白即可,表麵上還是糊塗些好。

不要在別人背後說閑話

當你在別人背後說閑話時,你所談論的重點其實不在那個人身上,而是暴露了你自己的人格特質——你的好批評及你喜歡在人背後說閑話。如此,別人也會從你的閑話,由此及彼地聯想到自己,他們會因此認為你是一個品質低劣、說三道四的小人。

某公司正在開聯歡會。

正在跳舞的小馬對小高說:“瞧,你看到沒有,剛才坐在左邊沙發上的那個女孩,是我們公司市場部新來的員工,別看她模樣長得清秀,可聽說品質不好。所以,這種人,就是那種外表光鮮、內心醜惡之人,你以後還是離她遠點好。”

就在小馬喋喋不休時,小高想:“哼,你今天在我麵前說別人的壞話,說不定明天就會在別人麵前說我的壞話。”一想到這裏,小高便借口有點不舒服,到一旁休息去了。

當你在別人背後說閑話時,你所談論的重點其實不在那個人身上,而是暴露了你自己的人格特質——你的好批評及你喜歡在人背後說閑話。如此,別人也會從你的閑話,由此及彼地聯想到自己,他們會因此認為你是一個品質低劣、說三道四的小人。

好在要戒除這個習慣比你想象的要容易。隻要你發現這個習慣帶來惡劣的後果時,其餘的就好辦了。一開始時你還是會任意地批評,等你感覺不對時,話已說出口。這時不要太苛責自己,你要高興自己省悟了,現在你要做的就是立刻停止它。下一步你會在和別人說閑話的過程中警覺到,你可以提醒自己:“哦!我又開始了。”然後你要不著痕跡地轉移話題,到最後,你會發現這件事並不難做到。當你話到舌尖,你會自動警覺,不再說下去了。你會看到那種傾向出現,注意到自己的思想與行為,在一開始時就中止它。不用多久你就會真正地停止在別人背後說閑話了。

就算你身邊的人在背後說人閑話,你也要想辦法不要牽涉進去。你可以很技巧地將這個話題轉移到別的事情上,說一些比較好的話,而不要變成集體八卦大會。不在別人背後說閑話的好處會很快就出現的,隻要你肯試試看,你就會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說話要為自己留餘地

我們每天有相當一部分時間在和同事打交道,難免就會發生言語上的衝突,但不管誰是誰非,“得罪”同事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因此,話不要說得太滿,要為自己留餘地。

有一句老話說“為別人留餘地就是為自己留餘地”。事實上的確如此,我們每天有相當一部分時間在和同事打交道,難免就會發生言語上的衝突,但不管誰是誰非,“得罪”同事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因此,話不要說得太滿,要為自己留餘地,這也是口才高手們的經驗之一。

張慶東是某公司銷售部的員工。在一次銷售會議上,同事李勇毅談了一些自己對當前銷售前景的看法,並提了一些具體的建議,這引起了張慶東強烈的不滿。心直口快的張慶東絲毫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在會上慷慨激昂地進行反駁,以他對市場調查得來的第一手資料,說得李勇毅麵紅耳赤,啞口無言。

這次會上,張慶東為逞一時之快,實話實說,可導致的結果卻是李勇毅常在領導麵前說他心高氣傲,目中無人。

後來,領導一紙調令,張慶東被“流放”到倉庫去當管理員了。

把握好說話的分寸,管住自己的舌頭,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該說的時候說得恰到好處,你的話才不會惹惱他人,“禍”就不會從口出,“火”也不會燒到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