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很多家庭都隻有一個孩子,父母們都把孩子當成“掌上明珠”一樣嗬護備至。因此,無形中父母總會對自己的孩子讚揚甚於批評,這與教育上所倡導的“賞識教育”在目標上是一致的,但在教育結果上卻是南轅北轍。那麼,怎樣的讚揚才是恰到好處,才能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呢?
1.最好不要使用物質獎勵的手段。物質獎勵會使孩子過早地貪戀物欲,一旦養成習慣,如果沒有物質性刺激,孩子就會很難接受教導,從而停止進步。
2.讚揚要先密後疏。在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習慣的初期,父母的讚揚要及時、經常,父母一旦發現孩子進步了,一定要抓住時機,多些讚揚。逐漸地,等到孩子在讚揚聲中業已養成了好的習慣,就要減少讚揚的次數,並且要把握好讚揚的節奏,才能充分發揮讚揚的作用。
3.切忌讚揚過度。父母讚揚孩子時,把握好輕重。有些父母為了鼓勵孩子,對孩子的讚揚太過誇張和張揚,這會讓孩子產生驕傲自滿或過分依賴讚揚的心理。對孩子的讚揚一定要適度,掌握好“火候”。
4.讚揚要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方向性。當孩子的某些言行得到了父母的認可和讚同,父母為了強化孩子的成績,在讚揚孩子的同時,要有意識地教導孩子這樣做為什麼可取?將為孩子帶來怎樣的積極影響?讓孩子明白了自己受讚揚的原因,即使父母以後不再對其加以讚揚,孩子也會自覺地把這種好的言行繼續保持下去。
5.不要總用陳詞濫調。日複一日地總是用老一套孩子都耳熟能詳的詞語來讚揚孩子,效果會好嗎?他們可能都聽膩了、聽煩了!讚揚本身不是目的,它應該讓孩子感到一種真實感,父母是真的對他們的進步予以了關注,父母內心的滿意與口頭上的言語必須一致。當然,父母也不必過分注重辭藻華麗,簡單樸實、真摯坦誠、自然直接更能讓孩子接受和認同。
6.公開場合的讚揚。有時候,父母讓孩子在親朋好友或大眾麵前展示他們的優點,並適時給予讚揚,會收到非常好的效果,這會引發他們的榮譽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當然,這種讚揚一定要有分寸,不要讓孩子感到不自在、不舒服。
9.孩子有很多話需要傾訴,父母應多聆聽孩子的心聲
——孩子心裏的話,鼓勵他大膽地說每個孩子都是天才,都是降臨在世間的天使,他們的心靈有時候很脆弱,脆弱得像一麵湖,一顆小石子就可以激起漣漪,脆弱得像一張紙,輕輕一觸即會破裂,所以,有時孩子為避免受到心靈傷害,會封閉自己的心靈之窗,那麼,其中有很多話就會被封存起來……
每個孩子都有他內心的獨白,這些內心獨白,有的是說給他們自己的,有的則是說給父母的,但由於種種因素,他們隻能把這些話憋在心裏,這有可能對孩子產生非常不良的影響。所以,父母應該盡力創造條件和機會,通過引導和鼓勵,讓孩子把這些話大膽地說出來。
有一次,一位勵誌講師在課堂上給孩子們分享一堂叫作《人生價值》的課程,一個叫悅悅的12歲小女孩站起來說:“聽完這個故事,我很有感觸,我想說的是人生的價值,不在別人的口中,而在自己的心中。”
聽完她說這句話,講師的內心不由為之一震,在成人的課堂上,他曾經與很多的家長、老師分享過同樣的課程,每個人都會有所感悟,但他從來沒有發現過有一個人能悟得這麼深,這麼有見地,而且她隻是個12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