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心理學中的約拿情結(2 / 2)

人類中普遍存在某種約拿情結,即不是追求高級需求,追求卓越、崇高的自我實現,而是相反,逃避高級需求,逃避卓越、崇高的人類品行。人們視天真純情為幼稚可笑,視誠實為輕信,視坦率為無知,視慷慨為缺乏判斷力,視工作中的熱情為懦弱,視同情心為廉價和盲目。

“約拿情結”的問題還在於,自己怕出名,如果別人出了名,他又會嫉妒,心裏巴不得別人倒黴。這種情結阻礙生命成長和自我實現。

仇恨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最常發現的阻礙成長的內在原因。我們常常可以觀察到這種情況,一個聰明的青年人,他在學校裏成績很好,但在高考前夜突然生病了,以至於失去了考試的機會。後來他工作了,能力很強,頗得賞識。但是在他馬上就要得到一次關鍵的升遷的時候,他又辭職了……盡管這些事情的發生看似偶然,但深入接觸他的內心世界時我們會發現,他的內心埋藏著對父母未曾宣泄的怨恨。為了潛意識裏報複父母的願望,他下意識地毀掉了自己的前途。其潛在的願望可以表述如下:“你們休想得到一個成功的兒子,我就是要讓你們失望和痛苦!”

作為女性,對於成長和成功的恐懼背後的無意識信念常常是“如果我成為一個特別優秀的人,則將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男人來配我,我將孤獨一生”。對於有著這樣信念的女性來講,“實現自己”也就意味著“失去愛”。愛的需求和實現自我的需求同樣如此重要,以致於任一壓抑都會帶來個性中的神經症傾向。

這些內在衝突有時候可以被我們意識到,但大多數時候,它被潛抑在無意識裏。

人們不僅躲避自己的低穀,也躲避自己的高峰。不僅畏懼自己最低的可能性,也畏懼自己最高的可能性。“約拿情結”發展到極致,就是“自毀情結”,即麵對榮譽、成功、幸福等美好的事物時,總是浮現“我不配”、“我受不了”的念頭,最終把到手的機會放棄了。

我們大多數人內心都深藏著“約拿情結”。心理學家們分析,這是因為在我們小時候,由於本身條件的限製和不成熟,心中容易產生“我不行”、“我辦不到”等消極的念頭,如果周圍環境沒有提供足夠的安全感和機會供自己成長的話,這些念頭會一直伴隨著我們。尤其是當成功機會降臨的時候,這些心理表現得尤為明顯。因為要抓住成功的機會,就意味著要付出相當的努力,麵對許多無法預料的變化,並承擔可能導致失敗的風險。

毫無疑問,“約拿情結”是我們平衡自己內心心理壓力的一種表現。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成功的機會,但是在麵臨機會的時候,隻有少數人敢於打破平衡,認識並克服了自己的“約拿情結”,勇於承擔責任和壓力,最終抓住並獲得了成功的機會。這也就是為什麼總是隻有少數人成功,而大多數人卻平庸一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