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佛陀又把快樂和刺激也給了他。
一晃又是一段時間過去了,佛陀從這裏路過,隻見那男子仍然坐在一堆金子上,向路人伸著雙手。
佛陀又問了同樣的話。隻聽男子說:“我還是不能感到滿足,老人家,請你把滿足賜給我吧!”男子說。
佛陀笑了笑說道:“你需要滿足嗎?那麼,請你從現在開始學著付出吧。”
一段時間後,佛陀又從此經過,隻見這男子站在路邊,他身邊的金子已經所剩不多了。原來,他正把它們施舍給路人。
男子把金子給了衣食無著的窮人,把愛情給了需要愛的人,把榮譽和成功給了慘敗的商人,把快樂給了憂愁的人,把刺激送給了麻木不仁的人。現在,他幾乎一無所有了。
佛陀問他:“你現在滿足了嗎?”
男子微笑著說道:“我滿足了,滿足了!原來,滿足就藏在付出的懷抱裏啊。當初我隻想得到更多,以為隻有那樣我才滿足,可是卻始終沒能如願,反而越來越不滿足。而當我付出時,我為我自己人格的完美而自豪、而滿足;為人們投來的感激的目光而自豪、而滿足。謝謝您,佛陀,是您讓我知道了什麼叫真正的滿足,什麼才是真正的獲得。”
看著人們接過他施舍的東西,滿含感激而去,男子笑了。
這則寓言告誡我們,一味地獲取並不能讓人滿足和快樂,隻有付出才能真正獲得滿足,找到快樂。從這個角度講,用有形有數的付出,卻能換來無形無邊的快樂和滿足。
可看看我們身處的現實世界,總有這樣一些人,他們總是想得到一些什麼,可他們總是得不到,因為他們從來都不想先付出什麼。他們希望得到成功者的幫助,可是他們卻不想先為成功者做一些事情,他們總是非常自私地就是想得到,而舍不得先“吃虧”。這種心態往往注定了他們的失敗。
可以說,向別人付出,是一種愛,這種愛不是一片寧靜的土壤,而是一種征服的力量。很多人都不知道,幫助別人也有助於自己的成功。你可以在幫助他人的同時實現自己的目標。如果你是主管、經理或老板,你在幫助下屬獲得成功的同時,你自己也會變得更加成功;如果你是教師,學生的成功就是你的成功,因為你教會了學生如何實現需求的本事。當我們學著幫助別人時,我們與別人的關係也能得到鞏固和發展。
所以說,我們要想被人重視,就要先尊重別人;不想被罵,就要以和藹寬厚的態度對待他人;不想聽謊言,就先要對人誠實地講話;不想失去朋友,就別去傷害朋友……總之,隻有你把溫暖帶給別人,別人才能將熱情回報於你。所以,我們要對他人付出愛和尊重,哪怕隻是一個飽含真情的眼神,哪怕隻是一個細微的動作,讓他們都因為“我”的存在而變得更幸福、更快樂。一旦如此,我們自己便會從中收獲更多的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