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原則。要考慮兩層因素:穿著對象和交際對象。也就是說,你的穿著既要適合自己,能表現自己的個性風格,又要對應別人,與你的交際對象保持協調一致。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高高胖胖的女士,上身穿一件淡紅色緊身衣,下身穿一條一步裙,露出肥厚的前胸和粗壯的大腿,令人擔心衣服隨時會崩裂;而身材矮小的小姐,卻上身穿深色蝙蝠衫,下身穿長長的黑色呢裙,寬鬆肥大的衣裙把她整個人都裝了進去,越發顯得瘦弱憔悴。男士也是如此,有的五大三粗的男子卻穿著包臀的蘿卜褲,讓人看上去十分別扭。要想穿得自然得體,就要根據自己的高、矮、胖、瘦,選擇不同質地、顏色、款式的服裝來揚長避短。
著裝的個性化,還要考慮容貌、膚色、年齡、職業、性格等多種因素。
比如,你的相貌老成,卻穿大花短上衣,就顯得很滑稽;你的膚色偏黃,卻穿土黃色或黑色服裝,就越發像“出土文物”;你的年齡隻有十八九歲,卻穿灰色服裝,氣質像個40歲的大嫂。
著裝還要綜合考慮自己各方麵的條件和社會條件,從而穿出自我、穿出個性。比如,外形和氣質都比較活潑的公關小姐,可以穿得藝術、誇張些,一件洋紅色的旗袍既可以顯出身材美,又可以將容貌映襯得鮮亮高雅。在外貿公司做公關工作的張小姐,總是喜歡穿款式陳舊、色澤暗淡的服裝,盡管她努力工作,能力也不錯,但有好幾次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機會都被那些衣著更時髦、打扮更精神的同事爭取到了。因為她的衣著似乎在說:“我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我對目前的狀況很滿意。”穿著無聲地在表達著你的某種態度,至少別人在某種程度上會根據服裝來理解你。
在一些重大的社交場合,穿著在表現自我的同時,還必須與他人保持一致。曾有一位業務員到一家公司拜訪公司的老總,他為了表示鄭重其事,也為了讓對方瞧得起自己,把自己最好的一套衣服穿上了。這套衣服很名貴,是一個世界著名品牌,的確將他襯托得氣宇軒昂。可是他的拜訪成功了嗎?沒有,而且就敗在他的這套衣服上。因為他的衣服比那家公司老總的還要高檔。那個老總看了,心裏很不平衡,當然也沒有把生意給他做。可見,穿著要講究個度,也要考慮你的交際對象。在與人約見之前,一定要仔細考慮對方可能的穿著,並加以應對,這樣才能縮短雙方的心理距離,博得對方的好感和信任。
服裝對於人就像包裝對於商品那樣重要。穿著要與時間、場合相適應,並要很好地表現自己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