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向少林寺和尚學習(2 / 2)

站立時往往感到手不知放什麼地方好,有人便插在西服口袋裏。但是穿西服時手插上衣口袋是不雅觀的,隻有穿運動裝、夾克衫時手才可以往口袋裏插。最好的辦法是雙手自然放在胸前,或十指交叉,或一手扶臂。女士們可以用漂亮的手袋或挎包來解決手足無措的局麵。

站著談話時,為了輪流承受上身壓力,可以重心向前,腿部挺直,雙腳自然分開,但是有節奏地跺地板是不文明的,有時會被理解為不耐煩或急於走開。

“坐如鍾”是怎麼回事呢?“坐如鍾”的核心是要穩。

入座時,應以輕盈和緩的步履,從容自如地走到座位前,然後轉身輕而穩地落座,並將右腳與左腳並排自然擺放。坐定後,身體重心垂直向下,腰部挺起,上體保持正直,頭部保持平穩,兩眼平視,下頜微收,雙掌自然地放在膝頭或者坐椅的扶手上。女士入座時,如果穿著裙子,應用手將裙稍微攏一下,不要等坐下後,再重新站起來整理衣裙。

《禮記·曲禮上》中說,“有坐必安,並坐不橫肱”,就是要求人們坐姿安穩,不要東倒西歪,同他人坐一起時要雙手向下,不能橫起胳膊影響他人。

現代禮儀活動中有些人忽視姿態所傳遞的意義,怎麼舒適就怎麼坐:坐沙發時伸直腿半躺著,坐椅子時前搖後晃,甚至把腳放在桌子上。如果在自己臥室裏可以一切隨便,在社交場合這樣就很不雅觀。這些姿態告訴人們你很疲勞,想休息,沒有耐心或者妄自尊大。

在社交場合無論坐椅子還是坐沙發,都要保持上身端正。坐累了可以稍微活動一下,女士們兩腳交叉、男士蹺起二郎腿都是可以的,但不要把小腿橫放在大腿上,將鞋底對著旁邊的人。

而“行如風”是什麼意思呢?是說走路要利落,就是走姿要協調穩健、輕鬆敏捷,給人動態之美,表現出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

這要求:起步時,上身要略向前傾,身體重心落在前腳掌上;行走時,雙肩平穩,目光平視,下頜微收,麵帶微笑;手臂伸直放鬆,手指自然彎曲;擺動時,以肩關節為軸,上臂帶動前臂,前後自然擺動,擺幅以300-350度為宜;步幅要適當,一般是前腳的腳後跟與後腳的腳後跟相距一腳長,跨出的步子應是全腳掌著地,膝和腳腕不僵直,行走足跡在一條直線上。

行走時,男士不要左右晃肩,女士髖部不要左右擺動,女士穿高跟鞋應注意保持身體平衡,以免摔跤。男女兩人同行,因為女士步幅較小,男士步幅較大,所以男士應適當調整步幅,盡量與女士同步行走。行走時,不要左顧右盼,左搖右擺,大甩手,也不要彎腰駝背,歪肩晃膀,步履蹣跚。不要雙腿過於彎曲,走路不成直線,也不要走“內八字”或“外八字”。這些姿勢都不夠雅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