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一口痰毀掉的生意(2 / 2)

除了吐痰,還有許多生理上的小習慣,在公共場合都應該避免,比如打哈欠、咳嗽、打噴嚏、剔牙、擤鼻涕等。這些生理行為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你的體液、氣味或細菌可能傳給別人,而為人所嫌惡。

我們在困倦的時候,常會忍不住打哈欠,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在與人談話的時候,這樣卻是不禮貌的。不管你是因為什麼沒有睡好覺,麵對別人打哈欠都意味著“我困了,想休息了,談話應該結束了”,或者“你的談話太枯燥,讓我懨懨欲睡”。這兩種信息,當然都是對對方的不敬。這樣一個小動作,就可能使你得罪人。即使你特別困倦,也應憋住自己的哈欠,實在忍不住,可以學著抿嘴打哈欠,並盡量避免被看到。從另一個角度講,一位職業人士應盡量避免讓別人看到自己困倦的樣子,因為這會影響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精明強幹的形象。

在交際場合咳嗽也是不好的,因為你的氣浪有可能衝到別人的臉上。如果無法克製,就應該稍稍扭過頭去,用手或手帕、紙巾捂住嘴。打噴嚏比咳嗽更加猛烈,也應用手帕捂住鼻子,轉過身去打。

打嗝兒也常常是不由自主的生理行為。在人前打嗝,會影響交流。比如你正要說一句話,對方正洗耳恭聽,結果聽到的是你在打嗝,可能會被嚇一跳,或者忍俊不禁,這都會破壞交流的嚴肅氣氛,分散對方的注意力。那麼該怎樣止住打嗝呢?可以試試一個簡單的方法:把一口水憋一口氣分幾次吞咽下去。

比前幾種小動作更不雅的是當眾剔牙。吃東西有時會塞牙,但是應該盡量避免在人前剔牙,因為這會讓人聯想到牙垢而感到惡心。如果不得不剔,也應到盥洗室去,或者用左手捂嘴,頭略向側偏,用紙巾接住。

還有的人愛搔頭皮,或許因為頭皮屑多,或許是習慣動作。這也是失禮的,因為你的頭皮屑可能會飛到別人身上。此外,擤鼻涕、掏耳朵和挖鼻孔等小動作,在別人麵前也應避免。

除了這些因不衛生而不文明的舉止,還有一些多餘的小動作,在公眾場合也是不雅的。孔子曾描述過一個人在說話時晃動大腿的毛病。又如有人愛抓耳撓腮,或者扳得手指關節“啪啪”響,或者愛拍自己的肚子,或者當眾低聲哼歌,還有的人跟人談話時愛聳肩膀,眨眼睛,擺弄人家的服飾和打火機、煙盒,等等。這些動作不僅多餘,而且容易幹擾對方的注意力,也影響自己優雅的形象,在公眾場合都應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