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辦“公”室不可辦“私”事(1 / 1)

所謂“辦公室”,是辦理“公事”的地方。不利用上班的時間和公司的財物做私人的事情,是起碼的職業道德。某些部屬認為公司的薪水太少,利用上班的時間做兼職,做些私人事務理所當然,譬如利用公司電話打私人電話,在辦公時間看報、看閑書,借用公司的電腦查找個人想用的資料等。這些行為看似是小事,老板卻不認為“小”,他會認為你不夠忠誠和敬業,不僅不會重用你,甚至可能會趕你走人。

菲菲在一家大公司工作,工作很緊張。菲菲的工作能力倒是不低,公司的事情,她處理起來得心應手。可她就是有一個壞習慣——愛打電話。她總要從繁忙的事務中抽出時間,打電話給朋友,然後神采飛揚地一通神侃,比如:“蘭蘭呀,忙什麼呢?哎,告訴你呀,燕莎正在打折呢,周末我們去淘名牌吧!”

“林先生,最近生意好嗎?周末聚一聚呀,好久不見了耶!”

然後是天南海北地神聊,既和朋友溝通了感情,又擴大了自己的交際範圍,菲菲很是得意。可是,菲菲光顧著自己狂侃,絲毫沒注意到她的同事正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她。她抱著電話不放,別的同事沒法用電話,以至於經常想辦法提醒她別人要打業務電話,催她快點兒。更要命的是,公司的電話因為總是被她占著,與業務有關的電話經常進不來。終於有一次,因為電話占線公司失去了一大筆業務。老總得知情況,大發雷霆,下令調查原因。結果菲菲受到了嚴厲的懲罰,不得不哭著離開了這個曾令她驕傲的大公司。

你也許會說,菲菲倒黴,正好趕上了這樣的事。但是有很多小事,包括上班打私人電話、聊天、遲到(哪怕是幾分鍾),這樣的事隻要你做過一次,在別人眼裏就可能代表了你經常做。而且不要指望你的同事會為你保密,即使他們也做過。“辦公室裏無小事”,要明白小道消息的擴大效應,這些你心中的小事,傳到領導耳中就會成為了不得的大事。

工作就是工作,在工作時間專心公務,才能表現出職業忠誠和職業素養。

實際上,上下班時間的確定,職業裝或工作服的穿著,勞動工作紀律的確立,都表明職員在工作期間是受到職務約束的。八個小時工作,就應該一心一意公幹,就應該“兩耳不聞窗外事”,而不能“身在曹營心在漢”,因此要注意不要在辦公室裏做以下私事:

一是不打私人電話。有的人上班時喜歡“煲電話粥”,為此,一些跨國公司明文規定限打私人電話,對私人電話的賬單進行定期自查並收費。

二是不上網玩遊戲。上網聊天玩遊戲,不但耽誤時間,而且與公文處理同機作業,還可能導致泄密,所以許多單位禁止處理公文用計算機上網。

三是不幹私活。有的人上班時聽歌曲、讀小說、看電視,有的人下棋打牌、洗澡理發、買菜打酒、打盹睡覺,這都不好。不幹私活,這是職員最起碼的職業操守。

凡此種種,不但有違禮儀規則,有損職業形象,而且容易誤事,影響別人,降低效率,擾亂工作秩序,破壞工作氣氛,因此應該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