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端別人的飯碗,就得受別人管。”員工從老板那裏領取薪水,老板要求從員工身上獲得尊重。人與人彼此尊重是很正常的,但這種尊重在老板看來更加重要,而且是老板領導力得以實施的保證。因此,職場中一條不成文的但是非常重要的禮儀就是,要時刻尊重老板,給足老板麵子。
老板之所以成為老板,自有他的過人之處。在付出了數不清的辛苦和艱難之後,他成功了,當上了老板,在心理上,老板會有一種馬到成功的感覺,有一種無論在什麼場合都想做主角的欲望。
作為下屬,要了解老板的這種心理,一旦有表現的時機和場合,不要忘了把老板推到前麵。
而有些下屬不懂得迎合老板的這種心理,有意無意地搶了老板的風頭,自己是露臉了,老板的臉色卻越來越難看了。比如下麵故事中的阿健。
阿健在一家外貿公司工作,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在跟外商談判時常露臉。
相比之下,阿健的頂頭上司——部門經理比阿健遜色多了,個頭比阿健矮,學曆、水平和能力似乎也沒有阿健高。有一次阿健在他倆跟外商談業務的宴會上,得意地頻頻舉杯,瀟灑飄逸,用英語跟外商海闊天空地閑聊,把上司冷落在一邊,和外商分手的時候,阿健也搶在上司前麵跟外商握手道別,使上司滿臉不高興。沒幾天,阿健就被調到另外一個不太重要的部門了。後來阿健才聽說是這個上司向公司老總打了小報告,說他太浮淺,不適合做銷售業務。經朋友點撥,阿健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犯了職場忌諱——“越位”。
也就是沒有找準自己的角色位置:他是業務主辦,受部門經理的領導,在各種場合都應當以上司為中心,突出上司的主導地位。如果喧賓奪主,旁若無人,在公眾場合搶“鏡頭”,就會使上司陷入尷尬的處境。後來阿健懂得了這個道理,再也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職業生涯也變得順利了許多。
給老板麵子,尤其體現在當老板犯錯誤的時候。
在公司裏,老板是決策者,肯定站得比一般員工高,決策的可行性、科學性也比較高。但老板也不可能永遠是正確的,一旦老板的決策有所疏漏,作為下屬該怎麼辦?有時老板會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你,甚至在他心情不好時拿你當出氣筒,此時又該怎麼辦呢?
這種事情在職場中是司空見慣的。有一家規模很大的圖書發行公司,老板年輕有為、辦事果斷,下屬對他都很尊重和敬佩。可是有一次,老板的判斷出現失誤,在沒有進行市場調查的情況下,憑感覺欲與出版社簽訂一份圖書包銷合同。老板讓助理小劉去加蓋公章。小劉一看,這些書在市場上根本不會暢銷,就急了,進了老板辦公室就對老板說:“王總,這些書現在不行了,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多?”小劉說完,才發現老板的辦公室裏正坐著一個客人。老板的臉一下子就沉了下來,幸虧小劉反應快,找了個借口,說公章在抽屜裏,他把鑰匙忘在家裏了。
這份有風險的合同沒有簽,小劉立了一功,但他也犯了一個職場大忌:在別人麵前丟了老板的麵子。
老板失誤的時候,幹萬不要直言指出“你錯了”,如果必須指出來,也要用迂回的技巧。比如上麵案例中的小劉,可以婉轉地請老板出來一下,說有別的事情需要他處理,然後再指出自己的疑慮,效果會更好。
還有,當老板大發雷霆時,你最好不要反駁,應該禮貌地接受。如果你莽撞地解釋,他對你的不悅和懷疑會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