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先生有一次從昆明乘飛機,一位同行的女同事到了起飛時間卻還遲遲沒有登機,所有人都無可奈何地等她。足足有一刻鍾,她才款款現身,不慌不忙地繼續保持著優雅的舉止,心安理得地接受著來自眾人的注目禮,沒有絲毫的歉意。
當她在吳先生身邊落座時,吳先生幾乎不敢讓別人知道他們是一起的,因為他實在受不了那些責備質疑的目光。後來,她這樣解釋:“隻要換了登機牌,就不用擔心,人不到齊是起飛不了的。”吳先生聽了很生氣,又不好說什麼。
生活中總是有這樣的人,對時間沒有精確的概念,馬馬虎虎。比如朋友之間吃吃喝喝的約會,總有人會遲到,盡管讓人恨得牙癢癢,也拿他們沒辦法。又如,楊先生出席一個會議,可會議整整推遲了近40分鍾才開始,原因是幾個關鍵人物因種種緣故姍姍來遲,從而耽誤了大家的時間。
生活中不守時的事情總是令人生氣:開會、約會不準時到;汽車、火車、飛機不準時開;電視上預告的節目不準時播;訂購的物品不按時送……魯迅說過,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無異於謀財害命。而且隨著經濟飛速發展,時間漸漸成為各行各業的生命,商家唯有把握時機搶占市場才能取得成功。
同時,守時更是誠信不可或缺的表現,千萬不能看輕了它而因小失大。因此守時守信是職場禮儀中的基本原則。工作要依據時間節點完成;會議應按時開始、按時結束。對待時間應“刻板”,“一絲不苟”,因為時間就是效率,就是金錢,就是信譽。
在職場中,最基本的守時是上班不要遲到。
某公司原本規定9點上班,可是老板發現經常有人遲到。考慮到上班高峰路況擁堵,老板說以後9點30分上班,沒想到,還是有人不斷遲到。老板很生氣,叫前台以後每天記錄遲到者的名單。前台自然不敢怠慢,從9點27分開始每隔30秒報一次時,凡是在9點30分0秒後踏入公司大門的同事全部被記錄在案。被點名的同事都覺得很不爽,況且讓大家不服氣的是,老板住在離公司隻有3分鍾車程的豪宅,而普通員工都不得不提前一個多小時出門,一路上得經公交轉地鐵,地鐵轉地鐵,甚至公交轉輕軌轉地鐵的長途跋涉,不可抗因素太多了。
但是老板也有他的想法。公司既然有9點30分上班的規定,怎麼可以不遵守?再說,我現在隻是把遲到名單群發一下而已,人家其他公司可是清清楚楚規定遲到多少時間扣多少錢,遲到幾次算曠工的哦。相比之下,我已很人性化了。
而有一個朋友從家到公司要橫跨大半個上海,她隻有很早出門才能保證不遲到。因為很早出門路況就比較好,所以她總是提前20分鍾到辦公室。同事暗示她住得遠,又得老板欣賞,所以遲到不要緊,她卻說:“住得遠是我自己的問題,和公司無關,老板欣賞的隻是我的工作表現,而不是我的其他方麵。”
後來這個朋友果然說到做到,並憑借自己的實力成為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
再美妙的借口對事情的改變也沒有用處,與其把諸多時間浪費在尋找借口上,不如主動反思、檢討自己的不足以改進。當你把遲到與否看作判斷一個人職業精神的標準之一,你就不會晚那麼幾分鍾甚至幾秒鍾了吧。
在職場中,赴約也一定要準時。越是正式的、重要的或規模較小的活動,越不能遲到。
晚來一點非但不被認為“聰明”、“時髦”、“顯貴”,不能引入注目,反而顯得自私自利,不為別人著想。因為遲到必然會影響或打擾他人。
為了避免遲到,職場人士在參加各類活動前,應先檢查該活動與自己的日程有無衝突,並將此記入日程表,避免遺忘;赴約時,要加入提前的時間量,事先準備好材料,計劃好路線。還可以把手表、辦公室的鍾或汽車上的表撥快五分鍾。總之,應事先做好各種準備,有計劃、有條理,避免拖遝和忙亂,以顯示良好的職業素養。
雖然生病沒法預測,但因病痛即將影響約會時,應盡快做出反應。如果你覺得不舒服但又必須堅持,最禮貌的做法就是向對方說明身體狀況。如果你是主人,而且將會比約定時間到得晚些,就必須在客人到之前通知他。這樣,客人可以根據延誤時間的長短來決定等候、回去或重新安排約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