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小幽默。
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點。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快鏟起來,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哎喲,鍋歪了!”“你住口!”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
“你當然懂,太太,”丈夫平靜地答道,“我隻是想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是什麼感覺。”
許多夫妻就像上麵這對夫妻這樣,時常吵架,而且很大一部分是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甚至許多夫妻吵了一輩子的架。沒有吵過架的夫妻恐怕是寥寥無幾的。
夫妻之間之所以更容易吵架,是因為他們把對方當成最親近的人,既然親近,就認為可以不講禮貌,以為心裏怎樣想,就可以怎樣說。殊不知,即使在夫妻之間,如果說話不講究方法,不考慮對方的感受,久而久之也會傷害對方,破壞彼此和諧的關係。也就是說,在夫妻這樣親密的關係中,也需要講究一定的禮儀。所謂“相敬如賓”就是這個道理。而且夫妻關係是人倫根本,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夫妻關係是否和諧,無論對於家庭還是社會都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
夫妻關係要想和諧,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互相平等。俗話說,“水平無波,人平不語”,“不平則鳴”,夫妻之間的關係也應該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
古時候,婦女社會地位低下,夫妻之間的禮儀主要是女性對男性的,比如“三從四德”,“舉案齊眉”等。但是即使在那個年代,不平等也會引起不和諧,比如凡是娶妾的家庭,家庭關係往往不太和睦,而隻有像“張敞畫眉”那樣恩愛的夫妻,才更容易建立和諧的夫妻關係。
在今天的社會,婦女成為半邊天,夫妻關係需要平等。有的男人受傳統文化中“男尊女卑”觀念的影響,有大男子主義的毛病,習慣耍威風,對妻子發號施令,不尊重妻子,粗暴無理,甚至大打出手。也有的女性,從小在嬌生慣養中長大,養成了唯我獨尊的習氣,眼中沒有他人,結了婚,就總想統治丈夫,漠視公婆。這些情況,夫妻關係都很難和睦。夫妻應互相尊重,不論是有關家庭的決策,還是一方個人工作上的困惑或計劃,都不應一個人說了算,而應商量著來。這樣既體現了尊重,又容易實現更好的溝通。
其次,夫妻之間要互愛。在彼此結合之前,異性之間一般具有強烈的吸引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的消磨,想要保持感情的熱度,就不是容易的事了。有人說感情是需要經營的,還有人說,感情就像一個銀行,要不斷往裏麵存儲,盡量少支取,才能越來越豐厚。這些話都是有道理的。夫妻結合之後,幹萬不要認為彼此的感情是理所當然,其實感情不是無條件的,結了婚也不是不可以離,結婚之後感情的維係隻能靠雙方的努力。所以,雙方要不斷地經營感情,不要讓感情的賬戶透支。要經常對對方的優點或成績予以肯定,在對方生日的時候送上一份驚喜,或者時常出去度個假,重溫戀愛時的甜蜜,等等,都可以增進彼此的感情。
最後,夫妻之間要互諒。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有缺點,都可能犯錯誤。人們很容易看到別人的錯誤,而不容易看到自己的。其實結婚之始,就應認識到人無完人,你愛上的人也是有不少缺點的。問題是他(她) 的優點是否在你看來非常重要,為了優點,你是否能容忍他(她)的缺點。
對方犯錯不是不可以指出,但要顧及對方的情緒。比如丈夫出差丟了件衣服,很懊惱,這時妻子就不要火上澆油,毫不留情地批評和指責:“瞧你這個冒失鬼,怎麼沒把自己的腦袋丟了呢?”丟了東西,本來心裏就不好受,妻子再火上澆油,丈夫很可能反唇相譏,結果燃起一場戰火。相反,妻子可以進行安慰:“不要緊,以後出差留點神就是。星期六,我上街給你買一件補上!”聽到這樣的話,丈夫心裏會比較溫暖,對妻子充滿感激。畢竟在我們自己出錯的時候,也不希望對方橫加指責,否則兩個人將永無寧日。夫妻不可能事事統一、處處一致,有時爭吵是難免的,也是一種溝通方式。但是爭吵時不要說“過頭話”,做“過頭事”。夫妻爭吵有“四忌”:忌口出穢言、忌翻舊賬、忌回娘家搬人、忌人身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