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21
單君:
非及此時,我也難怪會小信一封書於你。
大體徒有一件小事的,便是關於《宋詞》書的事。你於四周前的周一中午借走了它,卻不知道你究竟有無讀好。我的目的並非催促,而卻是在催讀。讀書是件大好事,我們班裏愛好文學的一些他人也都很嗜讀,且最典型的便有尹翊潼、王馨彙兩君,都是些讀經典文學的大才好手;至於周君、趙君、馮君等人,也都很愛書的,卻大以當代文學為主的。當代文學與現代文學作比較,則現代文學從文品和思想上更勝一籌,現代文學卻更勝於銷量和銷路,從其實際根本的現實意義甚至於筆法和筆力之上,卻難能有過於現代文學。而至於古典文學,瀝盡曆史長河的洗禮已然是脫穎而出的,更不要論終於能夠如何。綜上,我由是認為的,古典文學是經典,應當品讀;現代文學是著作,應當研讀;當代文學是雜燴,應當適讀。
我這本借於你的《宋詞》書,我個人也是未曾讀訖的,不過倒也有些心思和想法,不必多說,主要還是在於你自我的讀書思考。而讀這書又是有些難度的,也是大有好處的;倘使你讀訖了此書,你所收獲的非惟“分數”,更有情操和積累。誇大事實點兒說,你懂了宋詞,或許便能懂得款款深情。
我有篇小詞,是抒寫愛情的,自以為玩樂,也自以為不錯;其詞格效於歐陽文忠公,其詞氣效於南唐李後主,現附之於此供君玩味:
《長相思》
單一人
影一痕
寒淚泠泠逗朱唇
雨聲更雨晨
思無渾
念長存
疾柳怏怏悄入門
風吹白發根
這首小詞是我至今最為得意的詞作,也受到了一些人的驚歎。他們或問我“如何寫得這般好?!”或問我“何意乎?”而唯獨一位老師說道:“君無嚐曆經愛情,卻如何做得?”這大體就是在告訴我們,詞源於生活;而倘若你唱過千首違心情歌,也會化作情歌王子,更無論婉約詞抑或是什麼其他了。
我亦有篇小文,尚在寫作,其名為《魯迅精神今何在?》其中有一部分在“勸讀”。魯迅先生是最好讀書的,他寫白話文,但他的古文能力卻是極好的。老舍大概說過這樣一句話:“翻看他的目錄,你就不得不承認他是個淵博的人。”這話是評價魯迅的。魯迅在一次著名演講中曾經真誠地坦言自己中學學的是鐵路礦工,於是便大大可以知曉:魯迅,他讀的書是非常豐富的,而且廣泛,而且主動自由,還伴有批判式的思考,這便為他成為一位大文豪,從“文”的方麵壘好了堅實基礎;而至於“豪”,則在於其思考之於思想、思想之於精神了。
我們每個人都不能不讀書,也不能不思考,不能沒有思想,更不能沒有精神!精神是可以用思想來磨礪的,思想是可以用思考來磨礪的,思考是可以用讀書來磨礪的,那麼讀書呢?就是用時間來磨礪的,專業的時間與聊閑天、吐口水的時間,比比皆是。
魯迅先生說,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隻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而要我說,那麼時間便是沙漠裏的沙子,隨手一抽便滿手皆是了,可是人們偏偏不。
我隻想讓我的書對你有所益處,其餘不提。
四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