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國外早已有短效睫狀肌麻痹劑問世。但其作用不十分理想,所以直到目前仍未普遍推廣。我國目前也已製出,正在試驗階段。估計一時不易完全替代迄今已應用了百餘年的舊的散瞳驗光程序。
三、讓我們學舍看眼鏡處方
一般青年人的調節力強,隻配一副看遠用鏡片,當看近時再利其本具有的旺盛調節力就可以了。
老年人如果是正視眼,看遠不需要眼鏡;看近因為調節力減退需要配戴老花鏡。如果看遠已有近視或遠視等,看近時就需要在看遠鏡片的基礎上加上老年人調節力不足所需要的老花鏡度數。
中距離鏡片一般很少應用。隻是對於不需要特別看近和看遠的,為應付日常生活活動方便而戴用。
這裏有一個說明,就是依照國際上的慣例也是為了方便,一般左右眼的記錄順序都定為先右後左,這也符合我國右為上的習慣。所以眼鏡處方都是先寫右眼的度數。養成這種習慣後,無需記憶左右眼。隻要是先做的就是右眼結果,後做的驗光結果就是左眼結果。既方便又可避免差錯,國內外通行。
還有瞳孔距離和三棱鏡度數和底朝向的記載。前者在配製眼鏡時也是個很重要的參數,可惜驗光醫師一直交給配鏡人員去完成。近年又因為眼鏡型號不全、配鏡任務繁重而由試戴和目測來完成,這是不理想的。關於三棱鏡的配戴並不常用,此處從略。
最後要提醒讀者注意:不要小看這眼鏡處方。它常常是學生在繁忙的學習中抽暇甚至於是耽誤了幾天學習,在驗光師的努力下完成的,特別是散瞳驗光的結果十分寶貴,應該作為自己的檔案保存起來。常見一些人在青年以後的散瞳驗光結果終生不變。所以一旦眼鏡突然丟失,這種早期散瞳驗光的記錄就可作為參考,有時對中年以上對象僅做顯然驗光略為增減便可得到滿意結果而無需散瞳驗光了。既便有時眼鏡被打碎了,那些碎片交給驗光部門還可以拚對起來測出原有的度數。
四、配眼鏡為什麼要測量瞳孔距離
合適的眼鏡要餘戴上後,雙眼的視線正好是經過瞳孔中心和所戴鏡片的光心。後者一般是在鏡片中心最薄的地方(凹透鏡)或是在鏡片中心最厚的地方(凸透鏡),這樣用雙眼去看物體才能得到正確的單—清晰影像。因此測量瞳孔距離才好選擇相同光心距離的合適鏡框。不然的話,視線通過偏離光心的地方,鏡片就會產生三棱鏡作用,使物像移位。首先移位物像不在黃斑中心凹,所以物像是模糊的;其二物像偏移略大,容易看物不久就產生頭痛、眼脹等視力疲勞現象,嚴重時還會視物成雙。
近來我國受到世界流行大鏡片和廣角鏡架的影響,但國人體型和麵龐多較歐美人窄小,不言而喻,這鏡架的光心距一定大於戴用者的瞳距,如果戴用的是平光(沒有度數)的色鏡並無大的妨礙:如果是有度數的鏡片,那就會產生很多不適應的情況了。
為了進一步了解鏡片光心偏移會產生的上述情況,這裏先介紹一下透鏡的三棱鏡效應。無論凸透鏡或凹透鏡,都可以簡單地認為它們都是由三棱鏡集合而成,更確切地說,透鏡是由無數個棱鏡組合而成。在凹透鏡,這些小棱鏡的底都朝向周邊而頂朝向光心,在凸透鏡,這些小棱鏡的底都向光心而頂朝向周邊。在光心位置,棱鏡的效應為零。這是因為在此處的透鏡兩麵是平行的緣故,這好像是平麵玻璃一樣,這些小棱鏡的度數由光心向周邊而遞增。
如果鏡片的位置不是正好光心對準瞳孔中心而是向周邊方向移位,則視線就要經過透鏡的旁中心位置去看前方的物體了。這時就要產生三棱鏡奴應。在中學物理中已經學過,通過三棱鏡所看物體要向三棱鏡的尖端移位。當凸透鏡在眼前向顳側移位放置時,該眼視線將通過該凸透鏡中心的鼻側去看物體。此時所見物體必向鼻側移位即到位置。與此相反,當左眼視線通過凹透鏡中心的鼻側去看眼前的物體時,它將向顳側位置移位,並且視線經過透鏡的地方距離光心愈遠,或是透鏡的度數愈大,所產生的物像移位的現象愈明顯。
因為雙限看近物時,兩眼就要相對地內轉,瞳孔距離就要移近些,所以測量瞳孔距離時應該根據眼鏡配製的要求,選測近距、遠距或中距離。另外由於日常生活中除了戶外旅行望遠之時,一般多應用雙眼觀看眼前下方不太遠的物體等,因此雙眼鏡片應略向前下方傾斜12.5°。看近時可加大前傾到25。又可將鏡片光心下移2~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