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驗光與配鏡(3 / 3)

一般鏡片加用三棱鏡,可用光心移位法,此方法還偶然用在糾正輕度眼睛位置偏斜方麵,因為通過三棱鏡去觀察物體,物體是向三棱鏡的尖端移位,所以在眼鏡處方上還要記錄三棱鏡底的朝向。

五、瞳孔距離的測量方法

測量瞳孔距離有專用尺和測瞳距儀等,這裏介紹一種應用有001刻度的小直尺測量的簡單方法:

(一)使被檢者麵向陽光,檢者相距一臂遠相對站立。兩人眼部應盡量保持在同一水平。

(二)檢者以右手拇指指甲扣在小直尺的60mm處(成人瞳距多在60mm),然後將小直尺水平置在波檢者的鼻甲上方,不可觸及睫毛。

(三)讓被檢者右眼注視檢者的左眼。檢者閉上右眼觀察水平移動的小直尺,使尺上的零刻度正好放置在被檢者右眼的瞳孔外緣。立即閉上左眼用右眼觀察被檢者的瞳孔內緣位置,然後用拇指將此點扣在小直尺的相應的尺度上。此點的數值就是被檢者看遠時的瞳距。於此測量過程被檢者的左眼必須堅持注視檢查者的右眼不動。

測看近時的瞳孔距離方法同前,隻是兩個人的距離為待配眼鏡所要求的近距離;同時檢者隻用一隻眼(另眼閉上)測量被檢者兩個瞳孔的距離。最好用手指或筆杆做目標,置於被檢者的正前方和所要求的近距離的地方。

要注意瞳孔大小有改變時,應多作幾次取其平均值。

六、眼鏡最後的試戴和調整非常重要

好的眼鏡,首先要滿足眼鏡的光學要求(如鏡片內在質量、光心距離、鏡片前傾和角膜頂距離等規範)。同時戴上後,重量能比較均勻的分布到鼻側和兩耳根上部且不會出現緊迫和不適的感覺,能使鏡片始終穩定地保持在雙眼前的固定合理的位置不鬆動。這樣的眼鏡合乎科學和適用的目的才不至於戴用不久就被丟棄成為不受歡迎的廢物,因此眼鏡最後的裝配和調整十分重要,但是當初選擇空鏡架時就應對鼻橋寬度、鏡框中心、鏡片中心距和鏡腳長度等有個考慮而不要單純追求鏡架型式和顏色等是否流行和美麗。需要進一步調整的主要是以下幾方麵:

(一)鏡腳的調整:包括顳距和頭寬要合適,並且當鏡腳張開時兩邊的張開角度要對稱一致,否則戴用後張角小的那一側鼻托就不會貼附在鼻子側麵,同時鐫框也要向該側移位。如是鏡架的重量就主要落在張角大的那—側鼻托上了,同時鏡片的光心不會保持理想的位置,所以戴用時間久了就會感覺不適,特別是一側皮膚受鼻托的壓迫出現深深的壓痕和糜爛。

特別應該注意的地方是耳上點和耳後彎曲部分必須適應戴用者的耳型和角膜頂距耳根上點的距離。一般鏡片距耳上點的距離應加睫毛活動空間12mm(前者可由實測獲得)。在保證上述鏡片距離的條件下在鏡腳上調整耳上點位置,然後鏡腳圍繞耳根後部的生理曲線下降,務使下垂部鏡腳貼附在耳根而不感到壓力才好。像這樣才能起到保證鏡框位置正確和穩定的作用。

(二)鼻橋的調整:塑料鏡框的橋部足跨繞在鼻子上的,因此鼻橋下部框壁後部附著的固定鼻托的形狀和輪廓要和鼻子兩側的輪廓相一致。這樣鏡架的重量才可以均勻地分布在盡量大一些的麵積上,箱以獲得最大的穩定和舒適感覺並避免皮膚受壓出現傷痕。一輯金屬或金屬組合鏡架用的是有彎曲金屬柄的活動塑料鼻托,它的位置很容易用鉗子調整,以使鏡框的重量平均地分布在鼻子兩側盡量大的麵積上。

要求鏡片光心和瞳乂中心一致,為此就要考慮鼻橋的構造和寬度。瞳孔距離及鼻橋的寬度定好之後,鏡片的直徑也可決定了。

總之,一副眼鏡戴在臉上主要是依靠鼻子(兩側)和兩個耳根來起到固定和承重作用的。所以調整眼鏡的這主要三點(一鼻兩耳)就會起到位置固定的作用,另外還要求眼鏡的重量均勻地分布在鼻子兩側和兩個耳根上麵。這便是調整跟鏡的目的。一副眼鏡是否合適,很大程度也取決於這一步驟是否認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