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後記(2 / 3)

調查記者拿俄彌?克萊爾說:“為了不被激進的市場原理主義浪潮所吞噬,首先我們必須正確地把握現在所發生的事情。”

次貸危機問題的出現,被看做是金融世界的一場災難。人們僅僅關注到美國中央銀行的艱難抉擇,以及由此所導致的股票價格的變動呢,卻沒有看到那些無法繳納醫療費而悄然死去的老人們,沒有看到那些為了換取生存權而被迫去參戰的窮忙族的年輕人們,而這些同樣都是次貸危機所帶來的現象。究竟是僅僅去關注金融市場,還是去關注如何構築一個新的世界呢?選擇權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在這樣艱難的時刻,有一樣東西是絕對不能失去的,那就是媒體的中立性,美國的事例已經清晰地告訴我們這一點。“9?11”事件發生之後,美國最開始對媒體報道進行了管製。這種做法來源於越南戰爭的教訓,當時有關戰爭的消息被公布後,使得美國國內反戰運動一度盛行,最後美國政府不得不撤兵,政府因此從曆史中吸取經驗。“9?11”事件之後,美國政府推行的個人信息一元化,大資本家所有的媒體對戰爭進行歪曲失真誤導美國國民,這些事實同樣也深刻反映了日本的現狀,二者之間互相形成了彼此的參照。

2006年,“記者無國界”組織公布了“世界168個國家的報道自由度排行”。日本位居第51位,竟然低於從2005年的第37位極具下降14個名次,跌到第50位的以色列。這一事實告訴我們,在美國發生的這一連串事件,絕不僅僅是美國的事情,日本也同樣需要反思。

拿俄彌?克萊爾反複強調“知道發生了什麼”的重要性,並在美國的演講中號召“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

比利牧師將“從作為接受方的消費者成為自由選擇的市民”這樣一個訊息包含在福音的樂曲當中傳達給人們,他的歌聲響徹了聖誕節前夕的曼哈頓。比利堅信音樂是沒有國度的,當他的話語與許多美國人高昂的聲音一道漂洋過海傳到日本時,海納百川的胸懷,以及用新的眼光來重新看待這個世界的視野,這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教訓總是在事情發生之後才被人們悟到。在2001年9月11日之後的美國,首先成為犧牲品的,是新聞報道。

“9?11”恐怖事件發生的瞬間我正在旁邊的一幢大樓,親眼目睹了這一切。我親眼看到,美國國民被那些遠稱不上中立的報道煽動起的恐怖情緒而變得具有了擊性,從愛國主義這一詞語中獲得的虛假的安定感,使得他們開始支持強硬派的領導,最終使得美國走向戰爭。

但是,實際上改變這一切的並不是恐怖主義,而是在“反恐戰爭”這個關鍵詞以前所推進的“新自由主義政策”。為什麼這麼說?正是因為這個詞語在媒體中的出現,才使得接下來很快的時間裏國民的個人信息便被政府所掌握,與生命、安全及國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國家中樞功能都被民營化,本應該用來保護在競爭中失敗的弱者的社會保障支出也被削減了。

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並不單單是由於一次恐怖事件引起的,這不過是更大規模的世界各地正在發生的大趨勢中的一個場景罷了。“民營化戰爭”這樣一個國家層次的貧困商業,以及被卷入其中的社會最底層的勞動人民,正在被大量地消費,這才是一個令人恐怖的結構。

這是一幅遍及世界的恐怖畫麵,遠遠超越了美伊兩國的戰爭範圍。日本也在步美國的後塵,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民營化,削減社會保障支出。於是,被稱為“窮忙族”的人和領不到生活救濟的人以及沒有醫療保險的人開始急劇增加。與我在美國所采訪的高中生們受到的入伍勸誘一樣,日本的高中生也被自衛隊的招募人員盯上了,這是我最近從日本各個地方聽到的消息。而與此同時,在美國認識到這一嚴重問題的人們已經開始站起來提出批評和反對。

這些人不僅僅包括士兵和他們的父母。已經或正在成為民營化的犧牲品的教師和醫生,颶風的受災者以及失業補助被削減的勞動者,被逼入絕境的年輕人,被奪去表達自由的記者,現在都發出了反對的呼聲。人們都已經認識到,為了獲取生存權這一項類基本的權利,需要創造一個沒有戰爭的社會。從美國傳來的這一波新的浪潮,同時也大大推動了日本民眾保護憲法第九條的運動。

一位為了阻止戰爭而在自己即將升為中將的絕佳時機退出軍隊的原美軍少將這樣說:“問題在於,我們應該效忠於誰。我們不能效忠於美國總統,也不能效忠於國家,而必須效忠於憲法上永遠銘刻的價值和理念。”

憲法的製定不是為了一個國家和政府的利益,而是為了讓每一個人可以享有作為人的尊嚴並幸福地生活。憲法是不管在什麼樣強大的力量麵前也不能放棄的理想,是我們阻止政府將國家帶入歧途的最強大的武器。當國民以此為評判標準來看待現實的時候,憲法的語言就被賦予了生命,民主主義也就開始逐漸成熟。

作為媒體,本應該向國民正確地講述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但是如果媒體的嘴被封上的話,表達的自由就必然遭到侵害。麵對這種不正常的狀況,我們應當發出呐喊的聲音,應該努力培養健全中立的媒體,因為這也是我們每一個人作為一國國民的責任。如果人類被當作“商品”而不是“生命”來看待的話,這便違反了日本憲法的第二十五條,我們也必須為了奪回生存權這項人類基本的權力而奮鬥不息。

掌控這個世界的大資本家的力量確實巨大,大到超乎我們的想象。但如果我們了解了其中的規律,映入眼簾的這個世界也就能被我們改變,並呈現出一種全新的姿態。就如同在尾聲中提到的比利牧師所說,了解了你要戰鬥的對手,你就能夠更好地製定戰略。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能弄錯了你的敵人。

無知與冷漠是承認無法改變這個最壞的結果所產生的根源,它不知不覺間奪去我們的力量,使得已然身感疲憊的我們更加無力。然而,當我們閉眼不視,閉口不言,閉耳不聽的時候,這才是最大的失敗的開始。當大人們在自己的舞台上孤影自戀的時候,對孩子們來說,這才是最大的是絕望的開始。

雖然,我們嚐到了業已存在的現狀的艱辛。但是,當我通過與許多各種各樣接受采訪的人得以見麵時,我內心深深感受到了一種“民眾的力量”。堅持到底決不放棄,這才是我們有能力傳給我們的後代無限珍貴的東西。

在創作本書時,不斷出版優秀雜誌的編輯工作室——從兩個人開始允許我從敝人的《世界中的核爆點》連載文章中選取部分作為該書材料,在這裏,我借此機會表達我對他們的謝意。岩波書店的《世界》雜誌中也有部分文章收錄進本書,同樣表示感謝。岩波新書的上田麻裏一年來多對我幫助良多,筆者感謝萬分。

同時,也請允許我向那些堅持讀完拙作的讀者,以及那些堅決捍衛自己選擇未來的自由的世界各地的人們,獻上我的愛。

2009年1月20日。

在碧草如茵的大草坪上,白色的華盛頓紀念碑拔地而起,直指蔚藍的天空。紀念碑周圍人山人海,200萬名群眾聚集在此。

在即將舉辦總統宣誓就任儀式的會場——聯邦議事堂前的廣場上,立起了好幾個巨大的屏幕,這樣可以使那些沒有票進場的民眾也能自始至終通過屏幕觀看到整個儀式的過程。

安裝在廣場上的大約五千個監視攝像頭,將人們的一舉一動都記錄了下來。

在廣場周圍寬闊的道路上,4萬多名警察和士兵嚴陣以待。各種警備裝置隨時待命,從金屬探測儀到各種防爆裝置、專用車輛、炸彈探知犬……而針對可能來自空中的攻擊,則有F16戰鬥機和愛國者攔截導彈在那裏候命。一個總統宣誓就任儀式,幾乎動用了所有最高規格的警備配置。

雖然氣溫達到-7℃,但聚集的人群臉上卻洋溢著興奮的表情。他們把棉線帽子戴到眉毛處,把圍巾在脖子上圍了好幾圈,一邊揮手,一邊抬頭高聲喊著標語牌上的口號。

“YES,WECAN!(是的,我們能!)”

來自全美各地的媒體記者走進廣場的民眾中間,試圖捕捉這一激動人心的曆史瞬間。

攝影機記錄下了人們激動地表情,報道記者將麥克風遞給了一位來自俄亥俄州的白人女性。由於天氣寒冷,她的臉頰早已被凍得通紅,即便是這樣,她還是用興奮的語氣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

“我等這一天等了很久了。去年夏天,由於次級貸款的利息急劇上漲,作為銀行代理的保安人員來到我家,強行將我趕出了家門。現在我住在汽車旅館,工作也沒有著落。我相信奧巴馬上台的話,這一狀況一定會有所改變。”

她所經曆的,不過是這個國家現在每七秒半鍾就會發生的一幕。房地產業的泡沫正在不斷地膨脹。然而,麵向信用度低的低收入階層的住房貸款一旦收不回來,那被收回的住房數量就會急速增加,這樣一來,與這些貸款相連的金融衍生產品就如同廢紙一張了。

2008年9月15日,具有158年曆史的美國第四大型證券公司萊曼兄弟破產了。第二天,歐美的證券定級公司陸陸續續發表降級宣言,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場陷入了大崩盤的狀態。六大主要銀行紛紛降低利率,前FRB(美國聯邦儲蓄銀行)行長艾倫?格林斯潘指出,這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美國政府投入7000億美元公共資金用於救濟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