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2 / 2)

崔珩換過衣裳,踏進妹妹的房門,弄琴和侍書正張羅著擺飯擺餐具。

崔琰端茶過來:“等二哥你一塊吃飯。”

崔珩一笑,接過茶來漱口潤喉。

吃完飯,崔珩拿了張帖子出來,崔琰接過來一瞧:原來是四皇子喬季桓的拜帖。

崔珩道:“聽說你昨兒昏過去了,他送了帖子來,想要探望你。”頓了頓,又問,“你有章程沒有?”

崔琰冷笑道:“爹爹手握兵權,還把西北四省治理得軍民一心,再讓咱倆與其他權門世家聯姻,皇帝怎麼坐得住?咱兄妹倆至少有一個得跟皇室扯上幹係,差別隻是娶還是嫁,娶哪個或者嫁哪個對咱家更劃算而已。”

確實,十七歲的崔珩和十五歲的崔琰都該議親了。

大晉的婚姻製度與封建時期的天朝類似,也是一夫一妻多妾製。隻是大晉的妻妾出身差距頗大,從而導致嫡出和庶出子女的待遇以及婚姻對象也有天差地別。

世族結盟需以一方嫡子迎娶另一方的嫡女為標誌。而庶出子女的婚姻反倒因為不具有太多政治或者商業意義,再加上父母稍許的補償心理,他們婚事反而比較自由自主。

崔琰的大哥和大姐都是自由戀愛、成婚,婚後小日子也過得相當滋潤。

而崔珩和崔琰在接受了精英教育,享受了大量的資源之後,也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

崔珩早對自己的婚事不抱希望,眼見妹妹也如此冷靜,他莫名鬆了口氣,端著茶盞道:“其實,四皇子風評不錯。”

崔琰道:“咱們崔家也沒有將皇子拒之門外的威風。”

不過在四皇子拜訪之前,崔琰在兩個哥哥的“護衛”之下去了大營,下馬便直奔儲存箭枝、馬刀以及長槍的庫房。

大晉朝出過兩位女皇,還有會帶兵的太後和公主,所以軍士們對崔玨崔珩兄弟領著妹妹來到大營庫房並不排斥更說不上反感——隻要別不懂裝懂瞎指揮就行。

萬幸,崔琰真的是位專業人士。

其實她對當前科技和軍械水平心中有數,但不眼見為實,親手測試下總歸不太放心。她不僅取了西北自行生產的,還特地要了些四皇子押送來的箭枝和長槍。

在崔琰挑挑揀揀的時候,聽說有人要進來領取弩箭——西北軍以騎兵為主力,主要對戰關外的遊牧民族,而弩箭正是斥候的標配武器。

崔琰忽然來了興趣,她很想比較下實際使用的連弩與自家用來防身的那種有何不同,正要開口就聽門外罵罵咧咧道:“沒卵蛋的!老子可不是個慫貨!”

很顯然,崔琰正占用庫房,而她畢竟是秦國公嫡女,不是隨便誰都能得見芳顏。於是哥哥的親兵們嚴守庫房大門,導致領用軍需的那位直脾氣的校尉一時進不來,起了口角。

大哥崔玨正要出麵,崔琰攔住了他,“大哥,我這兒也完事兒了,咱們走吧。”

崔琰快步走出庫房,冬日暖陽正好照在她臉上,白皙得透明的皮膚和她身披的白狐裘幾乎連成一體,更襯著她青絲如墨、紅唇勝血。

剛才還破口大罵的年輕校尉萬沒想到庫裏會走出個這樣的女子,竟愣在了原地。

崔琰嫣然一笑:“我確實沒有卵蛋,我隻有卵巢。”言畢,一甩馬鞭,揚長而去。

兩個哥哥匆忙跟上,大哥崔玨還特地問了崔珩一句:“這才是小妹的本來麵目麼?”

崔珩點點頭,笑得高深莫測。

傍晚,秦國公崔逸得知了女兒當天的行程,揮退稟告完畢的下屬,在書房裏笑了好一會兒。崔氏靠軍功起家,族人也大多從戎,若是崔家女兒連糙漢子的幾句葷話都應付不來,未免太對不起這個姓氏了。

四皇子前來拜訪的那天,秦國公崔逸去巡視大營了,並不在府中。喬季桓不苟言笑,氣場強大,不少名門淑媛在他麵前都不由自主地緊張,當然這些人裏肯定不包括崔琰。

四皇子喬季桓正是崔琰上輩子的丈夫。

重生才幾天?她隻感覺前一秒喬季桓還眼含熱淚拉著她的手依依不舍,再睜眼,少年時期的喬季桓就坐在自己對麵,語氣淡淡地訴說著感激和關切。

崔琰真有一種一夢千年的……荒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