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水野忠成的假政績(2 / 2)

武士之路——江戶藩籬二五四。這位大鹽平八郎可不是什麼普通的武士,他的背後有著極深的背景,這個背景就是大名鼎鼎的“心學”。心學是中國儒學的一門學派,源於孟子的思想,宋朝時就已經開始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明朝大儒王陽明首度提出“心學”兩字並確立了“致良知”的核心思想。

武士之路——江戶藩籬二五五。王陽明的心學是靠批判朱子之學發展起來的,而江戶幕府200餘年間處於官學統治地位的正是朱子學。所以心學傳入日本後一直以“反傳統”姿態出現,處於被壓抑、受排擠的地位。最後心學在意識形態領域擊垮了江戶幕府的思想基石朱子學,徹底瓦解了日本封建製。

武士之路——江戶藩籬二五六。大鹽平八郎是心學的忠實擁躉,對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哲學推崇備至。他結合日本的社會現實,把“知行合一”思想發展為一門對社會有用的學問。在大鹽平八郎的慧眼之下,腐朽的幕藩體製種種弊病暴露無遺,他也從開始的傳播學問發展到最後的關心乃至改變政治。

武士之路——江戶藩籬二五七。最終隨著當時日本社會矛盾的空前激化,憂國憂民的大鹽平八郎最終為了窮人鋌而走險,揭竿而起。當時歉收使被稱為“天下廚房”的大阪米價飛漲,曾經擔任過大阪市政長官助理的大鹽平八郎向政府提出的“窮民救濟策”不僅沒有被采納,而且還遭到了斥責和威脅。

武士之路——江戶藩籬二五八。大鹽平八郎對此當然是極為憤怒。於是當甲斐發生農民暴亂的消息傳來後,按捺不住胸中怒火的大鹽平八郎決定率領門徒和農民起義,企圖通過武力爭取實施變革。畢竟是有文化的人,大鹽平八郎還用漢文寫了一篇慷慨激昂的討伐檄文,把起義的訴求抒發得淋漓盡致。

武士之路——江戶藩籬二五九。但由於寡不敵眾,起義很快就被鎮壓了,走投無路的大鹽平八郎自殺身亡。大鹽平八郎發動的這場起義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影響卻極為深遠,他開創了日本以武力爭取社會變革的先河。大阪四通八達,事件發生後迅速傳遍全國,全國各地陸續暴發了一係列的農民起義。

武士之路——江戶藩籬二六零。這些農民起義都把大鹽平八郎奉為神明,響應大鹽平八郎在檄文中提出的政治主張,形成了一股聲勢浩大的反封建革命浪潮。這股革命浪潮雖然很快被幕府平息,但是自此破土而出的反封建政治思潮卻再也無法消除,大鹽平八郎也因此以“民權的開宗”的美名流芳千古。

武士之路——江戶藩籬二六一。在後來的明治維新中,大鹽平八郎為明治維新誌士所頂禮膜拜,他的英勇事跡和政治理論也成為倒幕鬥爭的重要精神支柱。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說明治維新以熊熊烈火焚燒了日本封建製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一切障礙的話,那麼大鹽平八郎就是點燃火種的普羅米修斯。

武士之路——江戶藩籬二六二。“大鹽之亂”平息後,被搞得焦頭爛額的德川家齊不得不把將軍之位讓給了兒子德川家慶,自己當了“大禦所”躲在幕後遙控指揮。不久社會動亂的始作俑者水野忠成也死了,經過一係列激烈的政治鬥爭,三河國普代大名出身的水野忠邦脫穎而出成為了幕府首席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