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茶亦有道(2)(1 / 3)

其實,給茶道下定義是件費力不討好的事。茶道文化的本身特點正是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時,佛教也認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給茶道下一個定義,把茶道作為一個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失去了茶道的神秘感,同時也限製了茶人的想像力,淡化了通過用心靈去悟道時產生的玄妙感覺。用心靈去悟茶道的玄妙感受,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耀金”,有的“靜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淺魚讀月”,有的“月穿江底水無痕”,有的“江雲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無聲蛙自語”,有的“清江明水露禪心”,有的“疏枝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有的則“雨暗蒼江晚來清,白雲明月露全真”。月之一輪,映像各異,“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在各個茶人的心中對茶道自有不同的美妙感受。

茶道不同於茶藝,它不但講求表現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內涵。

這裏援引林治先生的解釋,他認為“和、靜、怡、真”應作為中國茶道的四諦。因為,“和”是中國茶道哲學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靈魂;“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不二法門;“怡”是中國茶道修習實踐中的心靈感受;“真”是中國茶道終極追求。

“和”為中國茶道哲學思想的核心

茶道追求的“和”源於《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實踐萬物皆有陰陽兩要素構成,陰陽協調,保全大和之元氣以普利萬物,才是人間真道。陸羽在《茶經》中對此論述的很明白。惜墨如金的陸羽不惜用250個字來描述它設計的風爐。指出,風爐用鐵鑄從“金”;放置在地上從“土”;爐中燒的木炭從“木”;木炭燃燒從“火”;風爐上煮的茶湯從“水”。煮茶的過程就是金木水火土悟心相生相克並達到和諧平衡的過程。可見五行調和等理念是茶道的哲學基礎。

儒家從“大和”的哲學理念中推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儒家眼裏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當,和是一切恰到好處,無過亦無不及。儒家對和的詮釋,在茶活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泡茶時,表現為“酸甜苦澀調太和,掌握遲速量適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中表現為“奉茶為禮尊長者,備茶濃意表濃情”的明禮之倫。在飲茶過程中表現為“飲罷佳茗方知深,讚歎此乃草中英”的謙和之禮。在品茗的環境與心境方麵表現為“普事故雅去虛華,寧靜致遠隱沉毅”的儉德之行。

“靜”為中國茶道修習的必由之路

中國茶道是修身養性,追尋自我之道。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必由途徑。如何從小小的茶壺中去體悟宇宙的奧秘?如何從淡淡的茶湯中去品位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動中明心見性?如何通過茶道的修習來澡雪精神,鍛煉人格,超越自我?答案隻有一個字——靜。

老子說:“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

莊子說:“水靜則明燭須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水靜伏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

老子和莊子所啟示的“虛靜觀複法”是人們明心見性,洞察自然,反觀自我,體悟道德的無上妙法。

道家的“虛靜觀複法”在中國的茶道中演化為“茶須靜品”的理論實踐。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寫道:“茶之為物,……衝淡閑潔,韻高致靜。”

徐禎卿《秋夜試茶》詩雲:

靜院涼生冷燭花,風吹翠竹月光華。

悶來無伴傾雲液,銅葉閑嚐字筍茶。

梅妻鶴子的林逋在《嚐茶次寄越僧靈皎》的詩中雲:

白雲南風雨槍新,膩綠長鮮穀雨春。

靜試卻如湖上雪,對嚐兼憶剡中人。

詩中無一靜字,但意境卻幽極靜篤。

戴昺的《賞茶》詩:

自汲香泉帶落花,漫燒石鼎試新茶。

綠陰天氣閑庭院,臥聽黃蜂報晚衙。

連黃蜂飛動的聲音都清晰可聞,可見虛靜至極。“臥聽黃蜂報晚衙”真可與王維的“蟬噪林欲靜,鳥鳴山更幽”相比美。